《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2据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A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B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C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D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3下表为
2、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户口数(万)人口数(万)东汉永和五年(140)64.98281.32西晋太康初年(280-289)14.2385.39南朝宋昇明三年(479)4.1933.48A大规模的瘟疫流行B战乱异常频繁C豪强大族势力膨胀D官府组织移民4敦煌文书多见唐中叶以后的雇工契,如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某人雇长工,契约中写明工期和酬劳,规定受雇者必须认真劳作,不得旷工,“若先悔者,罚青麦十驮”。由此可推知当时()A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C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D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5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
3、,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B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C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使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6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7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
4、担任主事。这一变化()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C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8下图为1912年刊登在时报附刊之画报上的一则留声机广告,配文为“世界进步留声器授课”。这反映出()A西方商品挤占国货市场B西方文化入侵方式更加隐蔽C商业营销迎合启蒙需求D新型授课手段广受大众欢迎9下表为1930年毛泽东对江西寻乌人口成分的调查情况统计。该调查()职业人口数百分比农民1 62060手工业者29711游民27010商人1355政府机关1004地主783其他1847共计2 684100A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B有助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明确了革命的领导力量D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斗争
5、策略10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农民不愿对同宗同姓的地主展开斗争,认为“卖命不卖姓”。随着土地改革深入,农民中逐渐流行“天下农民是一家”“庄稼人向着庄稼人”的说法。这反映出土地改革()A改造了农村基层组织结构B推动了农村宗族观念消亡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D改变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11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050.9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1007.8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641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倍。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C农民收入不断增加D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12自6世纪末开始,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北方族群大批涌入拜占庭
6、帝国,为使新移民与原住民族和平共处,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据此可知()A斯拉夫人促进了大陆法系的形成B北方族群文化逐渐占据主流地位C习惯法逐步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D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1318世纪,一些欧洲学者试图探讨人类生而具备的共同特征、社会的起源、宗教的起源,以及人种差异的性质和原因等问题,从而促进了西方人类学的形成。这体现了()A这些学者对人类起源学说的颠覆B这些学者对人类知识系统的重构C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内在联系D人文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相互影响141830年,一位法国人发明的缝纫机获得专利,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
7、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这表明当时()A制服生产实现了科学化管理B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C机器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劳动D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15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世界大乱要求毫不延缓地研究劳资关系中出现的困难,迫使我们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整顿好。坦白地说,在没有承认工人长期为之斗争的基本权利之前,是不可能经常地、稳定地调整好劳资关系的。”这表明()A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B美国国内革命形势渐趋成熟C世界大战有利于各国改善工人待遇D法西斯主义威胁到美国社会的稳定1620世纪50年代,英国在镇压肯尼亚“茅茅运动”时,每屠杀一名起义者,得花一万英镑。法国为镇压印度支那人民独立斗
8、争所支出的战费高达三万亿旧法郎,差不多等于马歇尔计划拨款的两倍。这两则史实()A揭示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B有助于解释殖民统治崩溃的原因C有助于衡量英法两国当时的经济实力D揭示了亚非拉反殖反帝斗争的正义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顺治十六年(1659),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南怀仁来华,任职于清朝天文历法机构钦天监。南怀仁经常出入宫廷,为康熙帝讲授西学,还奉旨制造火炮。他在以往天主教士著作的基础上,编纂了穷理学一书。该书共六十卷,将17世纪欧洲流行的逻辑学教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纳入其中,阐释了知识的等级和分类,展现了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
9、。从无穷、分数、公约数等数学概念,到赤道、五洲、经纬度等地理问题,该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方面知识。南怀仁还借鉴宋明理学“格物穷理”之说,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名词术语。例如,今天通用的“科学”“理论”和“实用”,被他译为“致知”“致明”和“致用”。因清朝有天主教禁令,该书删除了与传教相关的概念和提法。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怀仁将穷理学进呈皇帝。康熙帝认为该书内容荒谬不堪,不予刊印。此后书稿散佚民间,几乎被世人遗忘。康熙帝曾说:“赞美天王(主)之西教,与中国教化原不相容。唯西教士能通晓科学,故国家起用彼等,臣民当深体联意。”南怀仁最终官至工部右侍郎,这是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所获的最高职衔。康熙二十
10、七年(1688),南怀仁病逝于北京。康熙帝下旨表彰,谥号“勤敏”。改编自郑天挺清史、肖朗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史上的等(1)根据材料,概括穷理学内容的特点。(2)根据材料,围绕南怀仁和穷理学,以“人书命运”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1950年,中央发文,确定每年的10月1日为国庆节,在首都及各大行政区中心城市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其他重要城市举行群众游行,并对国庆纪念活动的内容、庆祝方式进行了具体安排。1950年,第一次国庆典礼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界群众一道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各大城市也
11、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此后,阅兵、群众游行成为国庆活动的主要内容。1951年,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及部分西方国家的三百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庆典。文化部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等为国庆节主要演唱歌曲。1953年,中央决定,国庆期间地方不再举行阅兵式,只进行群众游行。1959年,中央发文,明确了当年的国庆口号和宣传重点。相关部门出版了一大批介绍新中国成立10年来主要成就的中外文图书、纪念画册。1960年,中央对国庆纪念活动进一步规范,取消阅兵式,群众游行与之前保持相近规模。此后,基本形成“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惯例。1965年,来自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
12、庆典,苏联政府没有派代表团参加。编自张泽宇、岳思琪1944-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述论(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的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图1、图2分别是中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中期印度重要城镇分布示意图。根据张芝联、刘学荣世界历史地图集绘制材料二1900年,印度只有略高于总人口10的人生活在城镇中,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进入20世纪以后,印度城市化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尤其是独立以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到1997年,印度城市
13、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27.3。不过,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普遍不及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很多居民生活在低矮脏乱的棚户区。此外,印度各邦之间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西部和南部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印度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例如,从1951年开始,印度对大城市新建工业或扩大工业规模实行许可证制度,鼓励发展小型工业,支持在小城市或农村地区建设国有工业企业,并大力建设新城。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印度城市化进程中的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改编自俞金尧等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2)
1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以后印度城市化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国人虽能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也只是更换宗主,这说明即使国君可能因国人的意见而被更换,但新立的国君依然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继承,维护了血缘政治的传统,说明血缘政治色彩浓厚,B项正确;“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说法错误,国人虽能发表意见并产生一定影响,但最终决定权不在国人,排
15、除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表明宗法制度在当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非遭到破坏,排除D项。故选B项。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未能充分考虑到各地的差异和历史文化背景,导致地方统治缺乏根基,容易引发反抗。而楚地在秦朝时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这使得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对于像楚地这样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地区,不能完全采用单一的郡县制进行管理。郡国并行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化传统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