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质数和合数(word版本)

ay****p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52KB
约22页
文档ID:595802736
质数和合数(word版本)_第1页
1/22

质数和合数课题课时第六课时班级五(3)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我着眼于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概念,揭示出质数与合数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明确质数与合数的内在特征,感受素数、合数和1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体验,再操作、再体验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把握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数的特征3.形结合的数学建构模式;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学习该知识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因数与倍数、2、5、3倍数的特征等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绝大多数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概念相对陌生,但也有部分学生对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对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质数和合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多又抽象易混淆,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所以,根据学生和知识本身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学习五、教学环境及资料准备课件、小正方形、数字卡片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预 设 学 生 行 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索师:今天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一些小方块,你们能用上所有的小方块摆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学生分成七组,每组的数量分别是4、5、7、9、11、、24) 1、师:咱比一比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多,并将设计好的方案记录在表格里记 录 单 总块数 每行的块数 行数 2.交流并引发冲突 (1)引导学生分组汇报研究成果(教师帮助学生记录研究成果)第一组:4=4×1=2×2 第二组:5=5×1 第三组:7=7×1 第四组:9=9×1=3×3 第五组:11=11×1 第六组:=×1=6×2=4×3 第七组:24=24×1=×2=8×3=6×4 师:第七组太棒了!,你们真了不起,设计的方案最多。

你们是今天当之无愧的冠军!(引发冲突)(2)教师收集学生的意见并记录下来教师板书学生的质疑(3)教师适时的评价,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 师:相信你们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刚才我看到了每个组的同学都在想办法,想使方案尽可能多,但有些数摆完后,方案只有一种,有的就不止一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那么方案的多少到底与谁有关呢?刚才老师提供的学具不公平,如果让同学自己选你们愿意吗?2021-03-09课题课时第六课时班级五(3)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我着眼于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概念,揭示出质数与合数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明确质数与合数的内在特征,感受素数、合数和1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体验,再操作、再体验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把握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数的特征3.形结合的数学建构模式;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学习该知识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因数与倍数、2、5、3倍数的特征等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绝大多数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概念相对陌生,但也有部分学生对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对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质数和合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多又抽象易混淆,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所以,根据学生和知识本身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学习五、教学环境及资料准备课件、小正方形、数字卡片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预 设 学 生 行 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索师:今天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一些小方块,你们能用上所有的小方块摆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学生分成七组,每组的数量分别是4、5、7、9、11、、24) 1、师:咱比一比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多,并将设计好的方案记录在表格里。

记 录 单 总块数 每行的块数 行数 2.交流并引发冲突 (1)引导学生分组汇报研究成果(教师帮助学生记录研究成果)第一组:4=4×1=2×2 第二组:5=5×1 第三组:7=7×1 第四组:9=9×1=3×3 第五组:11=11×1 第六组:=×1=6×2=4×3 第七组:24=24×1=×2=8×3=6×4 师:第七组太棒了!,你们真了不起,设计的方案最多你们是今天当之无愧的冠军!(引发冲突)(2)教师收集学生的意见并记录下来教师板书学生的质疑(3)教师适时的评价,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 师:相信你们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刚才我看到了每个组的同学都在想办法,想使方案尽可能多,但有些数摆完后,方案只有一种,有的就不止一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那么方案的多少到底与谁有关呢?刚才老师提供的学具不公平,如果让同学自己选你们愿意吗?2021-03-09课题课时第六课时班级五(3)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学中,我着眼于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概念,揭示出质数与合数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明确质数与合数的内在特征,感受素数、合数和1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体验,再操作、再体验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把握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数的特征3.形结合的数学建构模式;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学习该知识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因数与倍数、2、5、3倍数的特征等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绝大多数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概念相对陌生,但也有部分学生对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对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质数和合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多又抽象易混淆,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所以,根据学生和知识本身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环境及资料准备课件、小正方形、数字卡片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预 设 学 生 行 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索师:今天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一些小方块,你们能用上所有的小方块摆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学生分成七组,每组的数量分别是4、5、7、9、11、、24) 1、师:咱比一比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多,并将设计好的方案记录在表格里记 录 单 总块数 每行的块数 行数 2.交流并引发冲突 (1)引导学生分组汇报研究成果(教师帮助学生记录研究成果)第一组:4=4×1=2×2 第二组:5=5×1 第三组:7=7×1 第四组:9=9×1=3×3 第五组:11=11×1 第六组:=×1=6×2=4×3 第七组:24=24×1=×2=8×3=6×4 师:第七组太棒了!,你们真了不起,设计的方案最多你们是今天当之无愧的冠军!(引发冲突)(2)教师收集学生的意见并记录下来教师板书学生的质疑(3)教师适时的评价,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 师:相信你们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刚才我看到了每个组的同学都在想办法,想使方案尽可能多,但有些数摆完后,方案只有一种,有的就不止一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那么方案的多少到底与谁有关呢?刚才老师提供的学具不公平,如果让同学自己选你们愿意吗?2021-03-09课题课时第六课时班级五(3)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的内容。

要求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我着眼于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概念,揭示出质数与合数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明确质数与合数的内在特征,感受素数、合数和1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体验,再操作、再体验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把握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数的特征3.形结合的数学建构模式;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学习该知识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因数与倍数、2、5、3倍数的特征等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

绝大多数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概念相对陌生,但也有部分学生对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对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质数和合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多又抽象易混淆,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所以,根据学生和知识本身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学习五、教学环境及资料准备课件、小正方形、数字卡片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预 设 学 生 行 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索师:今天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一些小方块,你们能用上所有的小方块摆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学生分成七组,每组的数量分别是4、5、7、9、11、、24) 1、师:咱比一比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多,并将设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