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第三季度质量控制小结

上传人:工****文 文档编号:595799705 上传时间:2024-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第三季度质量控制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院感染管理第三季度质量控制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院感染管理第三季度质量控制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院感染管理第三季度质量控制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院感染管理第三季度质量控制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管理第三季度质量控制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第三季度质量控制小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九月份小结 2025年9月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临床科室本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侵袭性操作及导管相关感染监测、(目前?未开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耐药性及感染病例监测,全院重点部门及部分临床科室的生物等监测,及对重点部门临床科室质量督导与评价存在问题进行反馈(手卫生、空气和消毒物品等)进行评价和反馈,内容如下:一、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依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相关规定,对本月总住院患者446人进行全面前瞻性监测。其中医院感染病例共计4例,医院感染发病率0.89%,分别为下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血流感染1例();二、 手术切口专率

2、监测:本月共手术例数为108例,其中类切口56例(占51.85),类切口41例(占37.96%),类切口1例(占0.92%),0类切口10例(占9.25%);无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详见表1 9月全院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及类切口医院感染率统计表 附表1科室住院人数(人)感染部位感染人数(人)感染率(%)类手术切口(人)上呼吸道感染(人)下呼吸道感染(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人)呼吸机相关血流感染(人)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人)综合外科41110000000呼吸、消化内科7000000000骨科45290000000儿科5500000000神经外科2920100126.89肠道一区400000000产

3、科3500000000心血管内科5690000000神经内一7100100010ICU3000100133.33综合病区200000000妇科3250000000合计446560210140.89结合上表分析:本月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2例、血流1例、泌尿系1例。 原因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居首位,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病情较重,基础疾病多,抵抗力差,以及在住院期间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采取措施:1)要求并监督医务人员置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置管后常规护理,降低感染率;2)按照手卫生洗手流程,对科室进行盲查、抽查,督促规范洗手的执行;3)器械消毒灭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有效控制器械相关性

4、院内感染发生;4)加强对重点科室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无菌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技术规范和标准预防等相关知识。一、 侵入性操作例数及监测情况: 统计全院446人中侵入性操作类型及例数分别是:胃管插管总6例(占1.79%);留置导尿管总70例,占15.69%;其他引流操作11例(占2.46%),分别是胆管引流1例、腹腔引流5例、心包引流1例、胸穿引流1例、硬膜下引流2例、腰穿引流1例);深静脉置管总9例(占2.20%);在所有侵入性操作中,神经外科病区导尿管插管感染1例,医院感染率0.22%;ICU病区深静脉置管感染1例,医院感染率0.22%;

5、其他侵入性操作未发生医院感染。详见表2侵入性操作引起医院感染汇总表 附表2科室住院人数(人)胃管插管(人)气管插管(人)使用呼吸机(人)深静脉置管(人)PICC(人)其他引流管(人)留置导尿管(人)感染人数(人)感染率(%)神经内一71100100100呼吸、消化内科62100100100产科350001003000骨科45000102700妇科320000001000肠道一区4000000000神经外科292002021013.44儿科55000000000综合外科41100004500综合病区二2000000000心血管内科56100002300ICU32113013133.33结合上表分

6、析:侵入性操作院内感染共2例,分别是留置导尿管1例、深静脉置管1例。采取措施:1)加强基础护理,对深静脉置管、导尿管、气管切开或是气管插管,按规程做好相应的护理,并加强危重病人管理;2)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从无菌操作、手卫生、日常护理等方面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3)正确评估侵入性操作的每位患者,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频次,根据病情尽量缩短置管时间;4)通过强化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侵入性操作发生的医院感染。三、多重耐药、泛耐药监测及送检情况: 本月统计全院住院病人的总送检标本共62例,检出病原菌10株,检出率16.12%。痰培养

7、共17份,检出病原菌6株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摩氏摩根氏菌1株;伤口分泌物标本4份中检出沙雷氏菌1株;血标本23份中检出病原菌3株:大肠埃希杆菌1株、粪链球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详见表3 9月份耐药监测及送检情况 附表3科室住院人数送检总数痰(份)血液(份)尿液(份)粪便(份)胸水(份)浆膜胸腔积液(份)伤口分泌物(份)病原株数多重耐药菌株数神经内一716020301010呼吸、消化内科628500010010产科350000000000妇科320000000000骨科454000000410儿科551010000000综合外科4110

8、00001000神经外科298700001051心血管内科567520000010肠道一区4240170700000ICU33021000010综合病区二20000000000合计446621723110134101 依据上表情况分析: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因:普通科室未做到挂接触隔离标示,科室内对多重耐药菌的知晓率上,一半医生未能第一时间关注多重耐药菌患者,从而没有及时通知负责人或管床护士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 病原菌的感染情况:共检出病原菌10株,院内感染3例(大肠埃希杆菌、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采取措施:1)科室应高度重视感染患者的管理,发

9、生医院感染患者及时上报、并取样送检,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2)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方式传播,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病房的环境消毒以及终末消毒;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在离开病房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提高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四、全院部门及病区微生物环境等监测: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及我院微生物监测工作计划,感染管理科在9月12日至29日期间对全院相关部门进行微生物环境等监测。共采样60份,其中空气17份、物表19份、无菌器械3份、胃镜灌洗液1份、消毒附件1份、卫生手15份、卫生手消毒3份、外科手消毒1份,结果详见表

10、1 9月份微生物环境效果监测结果统计 附表1科室空气外科手消毒消毒物品灌洗液物表卫生手消毒无菌器械卫生手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测数合格数合格率%神经内一1110011100100中心手术部111001110022100计划生育手术部11100100内窥镜诊疗中心111001110011100儿科门诊眼科手术部11100111001110011100急诊科22100口腔科111001110011100消毒供应中心1110011100产科病区111001110011100儿科病区111001110011100妇科病区1110011100产房111001110011100ICU11100100综合病区二1110011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