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北联盟(ZDB)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被称作“超级地球”的岩质行星巨蟹座55e,距地球约41光年,质量是地球的8.8倍,可能有浓厚的大气层其围绕一个质量小于太阳的壮年期恒星运转,公转周期仅为18小时完成下面小题1. 与巨蟹座55e属同一级别天体及巨蟹座55e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A. 彗星太阳系 B. 天王星银河系C. 水星河外星系 D. 火星地月系2. 与地球相比,巨蟹座55e不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可能是( )①大气层过于浓厚②陨石撞击较多③适宜的温度范围④不存在液态水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答案】1. B 2. B【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巨蟹座55e是绕恒星运转的岩质行星,因此与巨蟹座55e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天王星、水星、火星,彗星和巨蟹座55e不是同一级别天体,A错误。
太阳系的直径大约为1光年,银河系的直径大约在100000至180000光年之间,巨蟹座55e距地球约41光年,巨蟹座55e所属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B正确,CD错误2题详解】巨蟹座55e质量是地球的8.8倍,可能有浓厚的大气层,但是与地球相比,大气层过于浓厚;围绕一个质量小于太阳的壮年期恒星运转,气温较低,公转周期仅为18小时,可能不存在液态水,①④正确,③错误大气层过于浓厚,可以减少陨石撞击,②错误B正确,CD错误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1.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液态水的存在2023年12月31日在甘肃白银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图示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 此次地震,地震波从震源向地面传输过程中( )A. 纵波速度突然减小,横波消失 B. 横波和纵波速度均突然减小C. 纵波速度增大,横波速度增大 D. 横波和纵波速度均变化不大5. 在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可运用( )A. RS模拟灾后重建情况 B. BDS确定急需救援位置C. DSS统计失踪人口数量 D. GIS采集灾区气象数据【答案】3. A 4. D 5. B【解析】【3题详解】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外核,④是内核。
根据所学内容,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甘肃白银位于地势第二阶梯,所以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圈层结构中的地壳①,BCD错误,A正确4题详解】此次地震是在地壳,由震源到地面的这一部分都是在地壳,形成物质稳定,所以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速度均变化不大,横波和纵波速度减小,但不是突然减小,D正确,B错误地震波在向下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速度突然减小,横波消失,A错误地震波从震源向地幔传输过程中,纵波速度增大,横波速度增大,C错误5题详解】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模拟灾后重建情况,A错误BD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可以用于准确提供急需救援的位置,B正确;DSS系统是指决策支持系统,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辅助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系统,GIS可以统计失踪人口数量,C错误;用于采集灾区气象要素信息的是遥感(RS),D错误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
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图示为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6. 该图景观体现的地球圈层个数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7. 形成该景观的作用是( )A. 海浪侵蚀 B. 冰川侵蚀 C. 风力侵蚀 D. 流水侵蚀【答案】6. C 7. D【解析】【6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图中有流水、植被、岩石、大气,体现了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图中景观体现的地球圈层个数有4个,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7题详解】该景观是瀑布景观,在陡崖处,地势落差较大,流水(溯源)侵蚀强烈,形成瀑布景观,D正确尼亚加拉大瀑布不临海,其形成和海浪侵蚀无关,A错误图中地区海拔低,目前没有冰川发育,B错误图示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侵蚀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较强烈,C错误点睛】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地球外部环境的演化太阳能屋顶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完成下面小题8.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屋顶的是( )A. 珠三角地区 B. 塔里木盆地 C. 长三角地区 D. 四川盆地9. 下列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①海水潮汐运动②“磁暴”现象出现③煤炭资源形成④河流水体运动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答案】8. B 9. A【解析】【8题详解】太阳能屋顶的效能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太阳辐射强度珠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南方,虽然纬度较低,但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相对较弱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非常适合建设太阳能屋顶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类似,位于南方,受季风气候影响,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辐射较弱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形闭塞,多云雾,太阳辐射较弱综上所述,塔里木盆地因其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的特点,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屋顶,B正确,ACD错误9题详解】海水潮汐运动主要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与太阳辐射无直接关系,①错误磁暴”现象出现与太阳活动有关,但具体是指太阳风中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影响地球磁场的现象,而非直接由太阳辐射引起,②错误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在太阳能作用下形成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转化而成的,河流水体运动的动力之一来自太阳辐射,③④正确。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纬度因素:纬度是影响太阳辐射的基本因素纬度越低,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多;纬度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少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地形地势: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越好,太阳辐射越强;大气透明度越差,太阳辐射越弱北京时间2024年10月03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9.0级大耀斑,达到橙色警报级别,为第25个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大级别耀斑图示为太阳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10. 该大耀斑发生在(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②层和③层11. 此次大耀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②该年全球农业倾向减产③指南针指示方向失灵④浙江上空可以看到极光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10. B 11. A【解析】【10题详解】由图可知,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①②③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耀斑发生在②层--色球层上,B正确,ACD错误11题详解】发生在②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爆发。
太阳活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①正确,耀斑爆发该年全球农业倾向增产,②错误;太阳活动能在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指示方向失灵,③正确;极光现象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上空,我国浙江所处纬度较低,不会有极光现象,④错误点睛】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风强度和速度增大,抵达地球会引起“磁暴”现象,在两极夜空产生强烈的极光,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同时还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破坏臭氧等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完成下面小题12. 长征二号火箭发射升空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A. 递增→递减→递增 B.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C. 递减→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13. 下列关于长征二号火箭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下列现象最可能经历的是( )A. 穿过臭氧层抵达对流层 B. 在平流层看到大雁南飞C. 在对流层时穿越逆温层 D. 高层大气看到闪电现象【答案】12. D 13. C【解析】【12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进入预定轨道前经过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经过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到达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先减后增,所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进入预定轨道前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D正确。
因此排除A、B、C,选择D13题详解】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对流层位于平流层之下,长征二号火箭穿过大气层的过程,应该是穿过对流层抵达臭氧层,A错误大雁主要生存在对流层,在对流层看到大雁南飞,B错误在对流层,一般日出前后地面温度最低,逆温层最厚,长征二号火箭穿过大气层的过程在对流层时可能穿越逆温层,C正确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不可能在高层大气看到闪电现象,D错误点睛】对流层高度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披毛犀(图1)是活跃在亚欧大陆北部的哺乳动物,全身覆盖浓密的长毛用来抵御严寒,一万年前全部灭绝,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图2示意地球演化简史,①—④代表四个地质年代完成下面小题14. 披毛犀生长的地质年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类别分别为( )A.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 B. 被子植物,哺乳动物C. 蕨类植物,两栖动物 D. 裸子植物,哺乳动物15. 下列地球演化事件,发生在③地质时期的是( )A. 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B. 蕨类植物繁盛 C. 爬行生物繁盛 D. 出现鱼类和两栖类【答案】14. B 15. C【解析】【14题详解】披毛犀是活跃在亚欧大陆北部的哺乳动物,生长在新生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类别分别为被子植物,哺乳动物,B正确。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存在于中生代,蕨类植物、两栖动物存在于古生代,ACD错误15题详解】③地质时期发生在古生代之后,是中生代,裸子植物、爬行生物繁盛,鱼类和两栖类、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