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健康与安全的重要制度。它旨在通过规范操作行为、识别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一、操作规程的编制与执行:1、 编制要点: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应遵循以下要点:(1)明确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规程的目的、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确保规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细化操作步骤:将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细化,明确每一步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员工能够按照规程进行操作。(3)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各步骤的责任主体,确保规程的执行能够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3)强调安全防护:在规程中强调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员工在作业
2、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设施。2、 执行要求: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员参与:所有员工都必须参与规程的学习和执行,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了解规程的内容和要求。(2)严格遵守: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或忽视安全防护措施。(3)监督检查:企业应设置职业卫生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4)持续改进:企业应定期对规程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规程内容。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目的与依据: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国家法律
3、法规。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2、 主要内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在职业病危害防治中的具体职责,确保层层有责,各司其职。(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明确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的范围、形式及要求,确保劳动者充分了解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以便接受监督和管理。(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
4、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确保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维护,防止因设施故障导致的职业病危害。(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规定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更换和维护等事项,确保员工在作业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职业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9)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员工健康
5、档案,定期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报告要求,确保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三、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1、 识别范围:危害因素的识别范围应覆盖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因素:如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2)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电磁辐射等。(3)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等。(4)人因因素:如工作负荷、不良工作姿势等。2、 评估方法:危害因素的评估通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现场调查:通过现场观察、测量和询
6、问等方式,收集危害因素的相关信息。(2)风险评价: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可能导致的后果。(3)制定控制措施:针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等。四、防护措施:1、 工程技术措施:工程技术措施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2)加强通风排毒:通过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浓度。(3)隔离操作: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隔离开来,减少有害因素对员工的暴露。2、 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确保工程技术措
7、施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操作规程:根据作业特点和危害因素识别结果,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安全防护要求。(2)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3)开展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3、 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是保障员工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噪耳塞等。(2)保持个人卫生: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等,减少有害
8、物质在体内的积累。(3)合理安排休息:根据作业特点和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员工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健康损害。五、应急处理:1、 应急预案制定: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救援措施。预案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2)应急资源保障:确保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员等资源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3)应急处置程序: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步骤和措施,包括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事故报告等。2、 应急演练: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演练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模拟事故场景:根据作业特点和危害因素识别结果,模拟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场景。(2)应急处置操作: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处置操作演练,包括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等。(3)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