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融资创新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第1章 引言 41.1 背景分析 41.2 目标与意义 41.3 指导思想与原则 5第2章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创新 52.1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 52.1.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布局 52.1.2 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52.1.3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 62.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62.2.1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62.2.2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62.2.3 深化农村金融与产业融合 62.3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62.3.1 财政支持政策 62.3.2 货币政策支持 62.3.3 政策引导与激励 6第3章 农村金融服务优化 63.1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提升 63.1.1 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73.1.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73.2 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增强 73.2.1 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完善 73.2.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73.3 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改进 73.3.1 提高农村金融政策实施效果 73.3.2 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73.3.3 提升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8第4章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84.1 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84.1.1 建立信用信息采集机制 84.1.2 构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84.1.3 制定信用信息共享政策 84.2 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完善 84.2.1 制定信用评价标准 84.2.2 创新信用评价方法 84.2.3 建立动态信用评价机制 84.3 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84.3.1 建立多元化信用担保机制 84.3.2 创新担保方式 94.3.3 加强信用担保政策支持 94.3.4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9第五章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 95.1 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摸索 95.1.1 构建多元化农业产业链金融参与主体 95.1.2 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合作模式 95.1.3 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一体化 95.2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95.2.1 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 95.2.2 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科技产品 95.2.3 推广绿色金融产品 105.3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风险防控 105.3.1 完善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105.3.2 加强农业产业链金融监管合作 105.3.3 提高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105.3.4 强化农业产业链金融法律法规建设 10第6章 农村小微金融服务 106.1 农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106.1.1 建立健全农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深入农村,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便利性 106.1.2 加强农村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优化贷款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保证贷款资金精准滴灌到实体经济 106.1.3 推广农村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农村小微企业信用评估,推广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106.1.4 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小微企业风险补偿推动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风险 106.2 农村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 106.2.1 加强农村个体工商户金融产品创新针对农村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特点,开发符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针对性 116.2.2 提高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额度根据农村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和信用状况,合理提高贷款额度,满足其发展资金需求 116.2.3 简化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流程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降低农村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 116.2.4 推广农村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信用评估,为符合条件的农村个体工商户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
116.3 农村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116.3.1 设立农村创新创业金融专项支持资金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专项支持资金,为农村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116.3.2 加强农村创新创业信贷政策支持对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降低融资门槛,提高贷款额度 116.3.3 推广农村创新创业保险产品开发符合农村创新创业需求的保险产品,降低创新创业风险,保障农村创新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116.3.4 搭建农村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平台整合各类金融资源,为农村创新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项目推荐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11第7章 农村扶贫金融政策 117.1 金融扶贫政策体系构建 117.1.1 政策目标与原则 117.1.2 政策框架 117.1.3 政策措施 117.2 金融扶贫产品与服务创新 127.2.1 扶贫信贷产品创新 127.2.2 扶贫保险产品创新 127.2.3 扶贫金融服务创新 127.3 金融扶贫政策效果评价 127.3.1 评价指标体系 127.3.2 评价方法 127.3.3 评价结果应用 12第8章 农村绿色金融发展 128.1 农村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128.1.1 完善政策框架 128.1.2 强化政策引导 138.1.3 完善监管制度 138.2 农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138.2.1 绿色信贷 138.2.2 绿色债券 138.2.3 绿色保险 138.2.4 绿色基金 138.3 农村绿色金融风险防范 138.3.1 建立风险监测机制 138.3.2 加强风险管理 138.3.3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148.3.4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14第9章 农村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 149.1 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149.1.1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政策框架 149.1.2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建设 149.1.3 推动农村金融监管创新 149.2 农村金融风险识别与评估 149.2.1 构建农村金融风险监测体系 149.2.2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 149.2.3 开展农村金融风险评估 149.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 149.3.1 强化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149.3.2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协同机制 159.3.3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应急处置 159.3.4 提高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水平 15第10章 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1510.1 政策支持与法制保障 1510.1.1 完善政策体系。
加强三农融资政策的顶层设计,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融资政策,形成政策合力,为三农融资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1510.1.2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三农融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规范融资行为,为三农融资创新提供法制保障 1510.1.3 落实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 1510.2 人才与科技支撑 1510.2.1 培育专业人才加强三农融资领域人才培养,提高专业素质,为融资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1510.2.2 推动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提高三农融资的便捷性和效率 1510.2.3 强化技术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为三农融资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1510.3 宣传推广与组织实施 1510.3.1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三农融资政策及成功案例,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 1510.3.2 组织实施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保证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1610.3.3 开展试点示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项目,开展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1610.3.4 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健全三农融资创新工作的监测评估体系,及时发觉问题,调整优化政策措施。
1610.3.5 深化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国内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共享资源,推动三农融资创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16第1章 引言1.1 背景分析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三农融资问题作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整体繁荣国家在三农融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依然存在融资渠道不畅、贷款门槛高、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迫切需要创新三农融资政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1.2 目标与意义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创新三农融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主要目标如下:(1)提高三农融资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2)降低三农融资成本,减轻农民负担;(3)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4)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施三农融资创新政策,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 指导思想与原则本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解决三农融资难题为突破口,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实施原则如下:(1)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三农融资的痛点、难点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2)坚持改革创新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3)坚持协同推进加强政策协同,发挥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多方作用,形成支持三农融资的合力4)坚持风险可控在推进三农融资创新政策的过程中,严格风险防控,保证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第2章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创新2.1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2.1.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布局 加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基层的布局,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 鼓励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2.1.2 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推动农村金融机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2.1.3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能力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2.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2.2.1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周期和资金需求特点,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
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房屋等抵押贷款业务,拓宽农村融资渠道2.2.2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推广“金融科技农业”服务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捷性 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高金融服务透明度和公平性2.2.3 深化农村金融与产业融合 促进农村金融与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支持农村金融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助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3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2.3.1 财政支持政策 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农村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投向农村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降低机构运营成本2.3.2 货币政策支持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增加农村金融市场流动性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存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