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95602823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沁园春 长沙是人教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学生从初中迈入高中学习的第一首诗歌。本课旨在品味诗歌语言,体味情感,感受形象,从“青春价值角度学习本诗,抓住重点词句领略雄浑风景和伟人志向,结合学生自身个人体验探索自 我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经历中考进入高中学习,面临着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学生必须调整自己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在学习中需以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掌握知识甚至触类旁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以引导性为主,以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初中知识的积淀,学生已具备

2、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浅层的诗歌感知能力,过去对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和刘禹锡秋词等诗的学习,学生已对诗歌中的悲秋传统以及一些诗人能跳出悲秋传统创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等问题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以读促学,提升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培养学生抓住具有表现力的词并通过分析这些词句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 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体会伟人志向,引导学生探究自我价值,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分析有表现力的词的内涵和其作用,体会作者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小组讨论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 展示诗歌,听配乐范读,识字正音,划分朗读节奏。 有感情地齐读诗歌,尝试说出这首词的上片在写了什

3、么?有哪些景物? 上片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是诗人的所见之景。寒秋,诗人立于湘江边上,欣赏湘江的山,林,江,看船,看鹰,看鱼,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能带给我们辽阔,壮美的感觉。 第二环节 展示诗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提问:为什么诗人笔下的风景能带给我们辽阔壮丽的感觉呢?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一些极富表现力的词语进行分析,现在找出这段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并说一说这些词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前三列并上台展示。 景物 特点 效果 “红遍尽染”“碧透:写程度之“极”,放眼望去全是红色,染遍了每一棵

4、树,江水碧绿到极点。浓烈的色彩,气势雄浑,景色壮丽,富有激情。 “争击”“翔:这一组富有动态感的词,写船数量之多,激流勇进的状态,雄鹰翱翔天际,刚健有力,翔则写出鱼的轻快敏捷,自在畅游。 2、作者前面只引用这六个景物,是否与后面的万类相矛盾? 动静结合,空间转换,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继续完成表格 3、提问:竞和自由的意思及内涵是什么? 竞,竞相,并的意思,而不可解为竞争,是说万物万类间没有相互争夺,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大家都可以拥有自由的空间;自由是没有束缚的,无拘无束的勃发的生命力。这更是对前面提到的山、林、江、船、鹰和鱼特点的高度概括。在这天地之间,诗人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生机勃勃,没有枷锁

5、不受拘束的。 第三环节 1、诗人在开头写到“独立寒秋”这秋景真的“寒吗?如果用一个词代替寒,你会选用什么词,为什么? 展示写作背景: 长沙位于湖南,从1911年到1923年,毛泽东曾在这里读书和革命长达十年之久。在这期间,他经常与同窗好友畅游湘江,游览橘子洲,攀登岳麓山。他们一起关注国家大事,探讨学问,积极追寻取得革命胜利的真理,此后他又多次在长沙组织领导反对军阀的革命活动。1925年2月,毛泽东回到家乡韶山,计划要领导农民运动,但由于地主成胥生告密,而导致他被军阀政府逮捕。得知这个消息后,毛泽东乔装成乡下郎中秘密来到长沙,在此停留了一段时间。在长沙期间,他故地重游,来到橘子洲,面对眼前这般壮

6、美雄阔的深秋景象,他回忆起曾经求学与革命的生活,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2、提问:结合写作背景,请问诗人透过湘江秋景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并回答。 毛泽东透过开阔壮丽的湘江秋景,看到了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万事万物,生命力勃发,借景抒情,联想到的是当下国家的革命形势以及未来的革命前途,这是从美丽的秋景转向了“谁主沉浮之问”的理性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豪迈胸襟和伟大抱负。 3、使学生体味炼字对于情感表现的助益,并得出需要有真情实感才能催动有表现力字词的出现。 4、请大家再富有感情地每个小组选代表竞赛朗读词的上片,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抱负。 【课后作业】熟练背诵全词;对词的上片进行扩写,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所见之景,补写上诗人心中所想。 【板书设计】 山林江遍尽透_广阔胸襟 辽阔壮美 万类竞自由 船鹰鱼争击翔_伟大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