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燕歌行(并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诗歌,赏析诗作所体现的表现手法。 2、精读诗歌,把握诗作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联系诗歌,掌握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教学重点: 鉴赏本诗环境渲染、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揣摩诗歌精湛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讨论、总结归纳 教学时数:2课时 预习题纲: 1、结合课本注释解读诗歌的内容,划分并概括诗歌的层次结构。 2、完成预习学案。 一、导入情境。 观看长安三万里相关片段,了解李白对燕歌行的高度评价。提供情境,我校文学社
2、举办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评选活动,高适及其诗作燕歌行高票上榜,同学们一致认为,燕歌行可谓高适最强代表作,如同一团火焰,照亮大唐诗空!那么这最强代表作强在何处? 二、检查预习:抽同学介绍本诗题材、写作起因、人物等,教师适当补充。 作者与背景: 1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2高适字达夫;世称高常侍;唐代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高、岑;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唐代边塞诗派的产生: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
3、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文人边塞生活的机遇和经历大大增加,由此促进了边塞诗创作的繁荣。此外,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从初唐“四杰”、陈子昂开始,边塞诗人逐渐增多,到了盛唐,遂成为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王之涣、崔颢、王翰等。 三、出示驱动性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归纳补充。 驱动性问题一:诵读全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小组讨论本诗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
4、?可分几层?各层侧重写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归纳补充。此诗构思严谨,围绕一次战争的场景,按战事发展的顺序,据此将全诗分成四节。战争:出师战败被围结局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 驱动性问题二:鉴赏各层的关键词句 1、出师 (1)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2、战败 (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句用了什
5、么表现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 一方拼死作战、流血牺牲,一方却是美人歌舞、纵情声色,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暗示了必败的原因。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2)“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3、被围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扣住“久断肠”“空”,体会征人内心之苦,提出反战主题) 4、死斗 (1)诗歌死斗部分句式有何特点?如何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6、?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句式整散结合,通过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和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形成对比,讽刺时下指挥者的无能和残忍,批评朝廷给予建立军功的人奖酬太薄,反思战争本身。 驱动性问题四:概括本诗的主旨 此诗通过边塞战场各种尖锐矛盾的深刻反映,热情歌颂了爱国将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揭露了封建时代军队中残酷的阶级压迫。对“将军的腐败导致战争的失利予以有力的鞭笞,对广大士卒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深刻的同情。 驱动性问题五:思
7、考讨论:诗歌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复杂的情感的?方法指导:手法分析效果 (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烘托)。 边塞环境:山川萧条极边土 特点:辽远、开阔、荒凉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作用:一片肃杀的气氛,渲染悲剧的场面,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2)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 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将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 。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的对比。 当时寻欢作乐、不思报效国家的将军古代勇猛善战、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李将军。 出征时的狂妄战败时的惨烈 汉将(
8、男儿):重横行-半生死-斗兵稀-空回首-死节不顾勋。 将军: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 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四 组 对 比 : 唐军敌军 战士 将军 征人 思妇 古将军 今将军 (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句式整散相间,语言铿锵有力,形成音调之美。 四、边塞诗小结: 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战士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达对将士英勇威猛的赞美。 (3)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表达对战士及其家属的同情。 (4)批评边将无能、腐败,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五、作业布置 (1)高适燕歌行中,“ _, _”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 (2)高适燕歌行中“ _ ,_ ”两句有对比古今将领之意,表达出对良将的思念和对当时将帅的讽刺。 (3)高适燕歌行中“_ ,_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