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套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595504048 上传时间:2024-11-25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64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套(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5年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套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书法篆刻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美术七年级第一学期人美版第一单元书法篆刻单元概述本单元分为书法和篆刻,前者主要介绍了书法的艺术构成与书法艺术的本质;后者阐述中国篆刻艺术和篆刻基础技法。大观念书法与篆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与艺术精髓。它们不仅是文字的书写与雕刻艺术,更是情感表达、审美追求与哲学思考的载体。在本单元的深入探索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宽视野,从更宏大的文化观念出发,理解书法与篆刻的独特价值与深远影响。素养目标1.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历代书法与篆刻作品,学生能够敏锐地感知到不同书体(如篆、隶、楷、行、

2、草)及篆刻的独特美感,提升对中华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鉴赏能力。2.艺术表现:掌握书法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以及印章在材质、用途、镌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知道篆刻的刀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书法作品和篆刻作品,展现个人艺术风格和创造力。3.文化理解:深入理解书法与篆刻背后的文化内涵,包括历史背景、社会习俗等,认识到它们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不可替代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书法与篆刻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如设计书签、印章、节日贺卡等,通过创意实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培养耐心、专注

3、、细致等良好品质,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教材分析:书法篆刻单元,在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一次全面提升,也是对其文化传承意识的一次深刻唤醒。本单元内容设计巧妙,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书法与篆刻的魅力。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年龄阶段,他们开始形成独立的审美观念,并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对于书法与篆刻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系统的认知。因此,在教学过

4、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探索书法与篆刻的奥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知道甲骨文的特点,总结中国书法中不同字体的风格特点。基本把握不同字体的写法,选择喜爱的碑或帖进行临摹。2.能了解印章在材质、用途、镌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知道篆刻的刀法和步骤。掌握篆刻的技法,并选用适合的材料刻制一枚印章。教学难点:能感受文字之美,体会不同字体的审美特点,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篆刻的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理解中国书法和篆刻中蕴含的民族智慧与文化底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具:毛笔、宣纸、墨

5、汁、砚台(墨盒或者白瓷盘)、篆刻所需的工具、篆刻图谱等教学过程单元情境创设:都说“江南四大才子”中最有才华的人,不是唐伯虎而是他!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徵明。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他创作了兰亭修禊图,该图描绘了1000多年前王羲之、谢安等名士于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风雅集会。在这场雅集上,众人坐在兰亭曲水边,饮酒作诗,畅谈胸中抱负。王羲之即兴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今天的我们能通过怎样的方式追溯这场盛会并与古人对话呢?我们一起从接下来的学习中去寻找答案吧!第一课赏书法之韵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许多著名的书法流派,出现了灿若群

6、星的书法家,留下了难以尽数的书法珍品。你写过书法作品吗?你了解中国书法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赏书法之韵,了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领略中国书法的文化底蕴,总结中国书法中五种字体的特点,临摹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在翰墨纵横间感受书法的魅力。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古中国甲骨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课堂实践:(古文字连线小游戏)比较四大古文字体系,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1)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2)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为苏美尔人所创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

7、头,金属或蜡板上。(3)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文字体系,由图形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构成,使用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4)印章文字是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已发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2.中国书法的文化底蕴走进经典: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金典”,以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为例了解古中国的甲骨文,感受中国书法的文化底蕴。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由牛的肩胛骨制成。这片甲骨保存完好,字迹清晰,上面的文字书风雄劲、挺拔爽利、笔力遒健,在镌刻感之外,更有浓厚的毛笔书法的意蕴。找一找,这件甲骨珍品上的文字你认识多少?它们有什么特点

8、?甲骨片上的“车”字是不是看起来十分形象?课堂实践:(甲骨文猜字小游戏)找出甲骨文与现行汉字之间的联系。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000多个,可识读的还未超过一半。3.中国书法中五种字体的特点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至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草书、楷书、行书等。汉字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以“车”字为例,给同学们总结一下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在点画和结构上的特点。篆书:广义的篆书指隶书

9、之前象形意味较强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玺印上的文字等;狭义的篆书指秦代通行的文字。篆书特点是字形呈竖长方形,结构端整匀称,线条婉转流畅、粗细均匀。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将篆书圆转的线变成方折的笔画,把象形结构简化,以便书写,字形多方扁,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草书:形成于汉代,大量采用连笔、省略等方式,以实现快速书写。楷书:字体工整方正,横平竖直,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行书:介于草书、楷书之间,楷法多于草法的称“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称“行草”,相传始于汉末。4.临摹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学习书法字体,得从临摹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开始,学会“读帖”与“临池”。今天,我们就选取几位书法

10、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家之作,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书法之旅。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如此高的地位,究竟美在哪里呢?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下,你觉得它美在哪里?找出兰亭序里共有多少个“之”字?作品中的字在笔画字形、间距上有什么不同?课堂小练习:一起来试着临摹“之”字的笔法。总结:王羲之的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的艺术感受。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天下第一”。所以他作品中的字结构:穿插避让疏密得当,布局:大小长扁粗细疏密取势。而楷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字体之一。“永字八法”是楷书的用笔法则,

11、它以“永”字八笔的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的笔势特点。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跳貌,与跃同)。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点短撇捺竖横提撇钩课堂小练习:请你临摹颜真卿和欧阳询碑帖中的“永”字,体会两者在点画的提按与快慢、力量与节奏、连断与行止等方面的不同,体会楷书结构的均衡稳定与参差变化。课堂作业作业要求:文字之旅让我们掌握了很多书法知识,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临摹。温馨提示: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用笔的转折与灵动、粗细与藏露

12、的变化。课堂展评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设计制作书法作业展板,展示优秀作业并交流心得体会。课后探索实践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写的材料也多种多样。书法作品分别写在纸、竹简、帛上或刻在石或青铜器上。你能说出它们属于哪一种字体吗?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各有哪些特点?它们的笔画形态与书写材质有何关系?岳麓书院正门匾额和门联上的文字在字形结构和点画上有何特点?匾额和门联在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课堂小结研磨之间,书法之美悄然绽放;挥毫之际,文化传承生生不息。在这个数字化泛滥的时代,让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重拾这份古老而优雅的传统艺术。在纸上挥洒自如,感受那份由内而外的宁静与致远。这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

13、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在繁忙与浮躁中,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课前反思在每一次带领学生们踏上书法之旅的前夕,我总会进行一番深刻的课前反思。这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再审视,更是对学生学习状态与兴趣点的精准把握。以下是我对本次书法课程的一些思考与调整策略:一、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深度: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在教授具体技法的同时,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每一笔一划背后的文化意义,是我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例如,在讲解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时,可以引入更多关于商代社会、宗教信仰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在感受甲骨文古朴魅力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

14、。广度:书法不仅仅是技法的传授,更是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综合提升。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我应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比如结合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多样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讲授为主,但这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计划引入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甲骨文猜字小游戏”中,可以设计更丰富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甲骨文知识。互动性: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课堂上,我将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交

15、流和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我也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三、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反馈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作业和考试外,我还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反馈机制:及时有效的反馈是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在每次课后,我都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批改,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同时,我也会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在教授书法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和传承书法的传统精髓,让学生深刻领会其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传统书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书法作品。这样既能保持书法的生命力,又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总之,通过本次课前反思,我更加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方向,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相信,在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在这片古老而优雅的艺术领域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第二课品篆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