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衡阳县四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材料一
2、: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那么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传统呢? 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就是诗的语言。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则除了语言以外,什么都没有。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而语言就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间接认识。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感受。杜甫的名句“
3、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以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落日”“大旗马”“风这样一些概念。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处理办法,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最起码的一点,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节奏是富于跳跃感的,它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
4、我们日常语言中所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唐诗在诗歌语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有的虚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可是我们又不能失掉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省略掉这些字因此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我们新诗的这个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比方唐诗中可以完全不用“之”字,而新诗中“的字就还不能完全不用。古典诗歌的语言离开散文越来越远,这就是“诗化”的过程。诗化而自然天成,一点也不别扭,这标志着古典诗歌语言的真正成熟。 古典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给我们以丰富的启发。但启发既不是止境,更不是胶柱鼓瑟。一切烦琐的技巧上形式上的讲求,都往往只会把诗歌引入
5、歧途。艺术上的借鉴近于一种修养,艺术的修养好比人体丰富的营养,要能够创造性地消化它,才能成为自己的新鲜血液。否则,营养太多了,反而容易使人变成好像不爱多走路的胖子,觉得古诗的语言处处方便,信手拈来,一切都是现成的。不少新诗的作者因此往往写着写着就放下新诗,停下来作旧诗了。我们需要古典诗歌的丰富借鉴,但愿这借鉴是创造性的,它将有助于新诗的成熟和发展,而不是拜倒在古典诗歌之前。 (摘编自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材料二: 光明智库:谈到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发展,网友们最集中的主张有两种:一是跳出“曲高和寡的小圈子,真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百姓生活;二是坚持与时代同步。对此,您怎么看? 葛晓
6、音: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首先要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传诵的面越广,传统诗词的生命力也越长久。现在能写古体诗词的人还有不少,并不限于专业研究者。运用传统形式,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不是没有可能。闻一多先生、林庚先生探索新诗格律,就是希望将古体诗词的形式原理用到新诗创作中去,创造出和古体诗一样容易传诵的新诗形式。但由于古体诗词的语言基础与现代不同,这种探索可能还要走很长的路。 当然,形式只是诗词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关键还是要能写出真正代表新时代精神的好诗。在这方面,盛唐诗的经验值得借鉴。“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提出来的,首先是强调诗歌要反映时代和社会的重大问题,这是诗词创新的重要动力。同时,他也希
7、望诗歌明白易懂,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他用自己的讽喻诗和新乐府的创作实践证明了二者统一的可行性。 康震:如果把古典诗词比作一个优盘,那么它便将古代社会丰富的情感与内容都聚合保存了起来。普通百姓读一些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有困难,而读一些语言浅显、内涵深刻的诗词就容易些。诗词以一种便捷、扼要、明快的方式将中国人的价值理念进行了充分表达。传承中华古典诗词需要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接触诗词,等他们长大后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再来理解这些诗词就能有深切的体会。 余江:诗词创作既要源于现实生活,又要反映时代的变迁与脉络。近年来涌现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传承中华经典诗词、篇章的节目,一系列对诗词发展作出突出
8、贡献人物的评选表彰,各个学校、机构等对优秀诗词作品的品读、诵读等,都是很好的传承方式,能够以大众化的方式实现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古典诗词,如何赏其美、品其意、传其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小说和戏剧的组成要素相比,诗歌只有语言,所以诗的语言是我们今天唯一可以借鉴的诗歌传统。 B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即使在写作时没有分行,也有利于摆脱散文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C古体诗词的语言基础与现代不同,现在的作者是不可能借用传统的形式写当下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的。 D白居易的创作实践证明,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这二者统一起来是可行的,
9、这就是诗词创新的重要动力。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代的诗歌语言发展到可以完全不用“之字的程度,可见省略掉语法中的虚字,就能使诗歌语言具有飞跃性。 B对古典诗歌的创造性借鉴有助于促进新诗的成熟和发展,新诗作者不能不加消化就使用古典诗歌现成的语言。 C古典诗词凝结了古代社会丰富的情感与内容,以一种便捷、扼要、明快的方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价值理念。 D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诸多节目,有助于传承优秀文化,实现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诗歌语言的飞跃性”的一项是(3分)(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是陶渊明生活中
10、朝夕与共的,但此时南山倏然映入眼帘,不期然地面对面,如同初次相会,因而别有天地。 B“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数峰青山本来就在那里,本来也是青的,但似乎在曲终声寂时,山峰才宛然在目,让人觉得山色更加苍翠迷人。 C“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山水本是绿的,但在这“欸乃一声”中,这绿色就仿佛是第一次在我们的感觉中出现,绿得不同寻常。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两句不能分开理解,“当窗理云鬓”应“对镜”,“对镜帖花黄”也要“当窗”,表现了木兰恢复女儿身的兴奋之情。 4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运用了对比论证,将诗歌与小说、戏剧对比,指出诗歌能够让我们
11、借鉴的只有诗的语言,将语言与音乐、绘画进行对比,论证语言不能直接被感受。 B材料一运用了举例论证,以杜甫的诗句为例来论证语言的艺术性;以唐诗可以不用“之”字、新诗中“的字不能完全不用为例,来论证古典诗词语言的成熟性。 C材料一最后一段“艺术的修养好比人体丰富的营养,要能够创造性地消化它,才能成为自己的新鲜血液”,把艺术的修养比作人体的营养,运用了比喻论证。 D材料一最后一段还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用人体消化营养来类比诗人借鉴古典诗歌的语言,论证要创造性地借鉴古典诗歌的语言。 5中华诗词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
12、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妹妹安然从初一到高一,从来就没有当选过三好学生。我得在这次评选之前,嘱咐她老实做人,别得意忘形。 “哎,我希望你这阵儿老实点。你最好先别穿这件衣服,太红。我的眼睛看着别处,故意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衣服怎么啦?不就是前边没扣子、后边一条拉链吗?这不是你买的吗?不是你夸了半天漂亮吗?真的,我还舍不得穿呢。可就冲你一说,我非连着穿三天不可,考完了,庆贺一下。” “别觉得你考得不错就这么放肆,就、就目空一切。想想你对同学都什么态度吧:讽刺人家米晓玲,还有你那批评班长的作文。虽然班主任放过了你,可下一步呢,你知道?在这种事上占上风多没意思! “姐,”安然换了口气,“我知道我不
13、是什么都好。就说对米晓玲吧唉。她短叹一声,“米晓玲要上班了,你知道吗?她知道自己考不上大学,连高中都不想上了。也许这叫顶班吧,把她妈妈给顶下来了。这两天我总想过去的事,越想越觉得对不起米晓玲。我想,请她到家里来玩,顺便请她吃饭。” “吃饭可以。不过你还是放假以后再穿这件衣服。我说。 “你怎么还想这件事?如果你用衣服和吃饭作交换条件,那我宁可不叫米晓玲来吃饭也得穿这件衣服。”安然说得很果断,像在朗读宣言。 “你 第二天中午,妈妈不愿意请米晓玲,躲出去了,我和爸爸刚把饭菜准备停当,安然和米晓玲一前一后进了门。 今天她穿得很朴素,身上没有那些金丝银绒。但脸上却搽了薄薄一层粉,尽管她的脸本来就很白,雀
14、斑被模糊起来,倒失去了自然。 吃饭时安然话多极了,显然是为了叫米晓玲松弛下来。她不是把汤匙碰到桌上,就是把菜翻到桌上。有一回一个丸子没夹住,又落到盘子里,油汁溅了我一脸,可我却装作不在意。爸爸也不时开个小玩笑来调节气氛,有时米晓玲真能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果然,她话也多了。“你马上就上班吗?”我问。 “是啊。还是我妈妈那家商店。其实你们常去,挨着家具店那家。米晓玲说。 “那个店不小,货挺全的,有时好像还有咖啡糖。”我说。 “那当然了,全市第三大。新修的门脸,都换成钢窗了。听我们经理说,还要装霓虹灯呢。米晓玲自豪地讲述着,俨然一副老营业员的派头。 “到时候我一定常去看你。”安然诚心诚意地说。 “咱姐们儿她看了看我,“咱们老同学,没说的。我们那儿处理罐头,处理水果特多,杏酱才五毛钱一瓶。我保证给你留着。” “太棒了,买它十瓶!安然大笑起来。 “哟,那是一张画吧?可真大。”米晓玲忽然发现了我爸爸那张未完成的创作。 顺便说一下,爸爸的画室就是厨房的一半。 “是啊,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安然问。 “那是树,那是树叶,还没画上人吧。画上人我就能猜得出来。”米晓玲看着眼前那张正在铺满颜色的画布说。 “这幅画永远也不会有人。不过它已经有名字了,它叫安然稍微考虑了一下。 “叫什么,叫落叶呀?”米晓玲蛮有兴致地问。 “叫吻。安然清清楚楚地说。 “叫什么?”米晓玲没听明白。 “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