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深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填涂考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共17分) 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
2、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种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作“独
3、居蜂的昆虫。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 由于蜂类行为的规律化,而且这种行为和它的生命的基本机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上述例子不如下面的例子来得更加令人信服。这里所举的鸟的行为,似乎已经处于自觉的边缘了。 有个田主决心要打死一只在他庄园的望楼里筑巢的乌鸦。他试了好多次想惊动它,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人一走近,乌鸦就离开了巢,飞开了。它栖在远远的树上守着,等到人离开了望楼,才肯飞回巢去。有一天,这田主定下了一个计策:两个人走进望楼,一个留着,一个出来走开了。但是乌鸦并不上当:它老等着,直到留
4、在望楼里的人也走了出来才罢。这个实验一连做了几天: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都没有成功。末了,用了五个人:也像以前一样,先都进了望楼,留一个在里面,其他四人走出来,离开了。这次乌鸦却数不清了:它不能辨别四与五、马上就飞回巢里去了。 这个例证可以引起两种反驳的意见。第一,具有这种数觉的动物只限于极少的几类,而在哺乳动物中就没有发现这种才能,甚至猿猴也好像没有。第二,就已经知道的一切事例而言,动物数觉的范围实在太小,简直可以略而不论。 第一点意见我们是承认的。这确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识数的才能,不论是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看来总是限于几种昆虫、几种鸟类和整个人类。对于狗、马和其他家畜所做的实验和观
5、察,都不曾发现它们有什么数觉。 至于第二点意见,却没有多大价值,因为人类的数觉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寻常让一个文明人去辨别数目的时候,他总有意无意地用其他的技能,诸如对称图形读法、心计组合法、计数术等,来帮助他的直接数觉。特别是,计数已经变成我们智能的如此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实验我们的关于数的知觉,实在是很困难的。但是,话虽如此,现在还是有了一些进展。根据精密安排的实验结果,不能不下结论说:普通文明人的直接视觉数觉,很少能超过四,至于触觉数觉,范围甚至还要小些。 我们绝没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远祖有更高的天赋,却有许多理由使我们怀疑这种想法。试看各种欧洲语言,几乎都带有这种早期局限性
6、的痕迹。英文的thrice和拉丁文的ter,有同样的双重意义:三倍和许多。拉丁文的tres(三)和trans(超过)之间有着可信的联系,而法文的trs(甚)和trois(三)也是如此。 一种比鸟类高强不了多少的原始的数觉,就是产生我们数概念的核心。毫无疑问,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的知觉,在计算的技术上,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但是经历一连串的特殊的环境,人类在极为有限的数知觉之外,学会了另一种技巧来给他帮忙,这种技巧注定了使他们未来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这种技巧就是计数,并且,正是由于有了计数,我们赢得了用数来表达我们的宇宙的惊人成就。 有些原始语言对于虹的各种色彩都有专门的词,但是没有“色
7、”这个词;又有些语言所有数词都有,只是没有“数这个词。其他的概念也有这样的情况。在英文中,对于某些特种集合,有丰富的本国语言的表现方法,例如,flock(一群)、herd(一帮)、set(一套)、lot(一大堆)、bunch(一束)分别适用于特殊的场合,然而collection(集合)和aggregate(集)这两个词却是外来语。 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罗素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人类才发现一对锦鸡和两天同是数二的例子。”到现在我们还有不少词来表达“二这个概念,如pair、couple、set、team、twin、brace等。 早期数概念的极端具体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的语言
8、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种语言共有七种不同的数词:一种用于走兽和扁平的物体,一种用于时间和圆形的物体,一种用来数人,一种用于树木和长形物体,一种用于小艇、一种用来测量,还有一种是在没有特定对象时计数用的。最后一种大概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前几种必定是这族人还没有学会计数之前的早期遗物。 正是计数,才使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前者是原始人的特点,后者则是数学发展的前提。 (摘编自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其区别在于是否牵涉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否是人类独具的特性。 B.
9、数觉是人与若干动物都有的一种对于数的直觉,就这种能力来说,人不比某些动物高明多少。 C.人类因为数觉范围十分有限,所以就会有意无意地借助图形、心算、计数等辅助手段来识数。 D.有些语言有具体的数词,没有抽象的“数”,英语中collection(集合)这一抽象词是外来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回应乌鸦的例证可能引起的反驳意见,意在说明动物与人类具有相似数觉的实例不够充分。 B.欧洲语言中早期局限性的痕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人类远祖在数觉方面是否具有更高的天赋。 C.经过漫长岁月,人类发现一对锦鸡和两天同是数“二”,这是人类思想史进了一大步的体现。 D.对辛
10、姆珊族语言中七种不同数词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关于数的概念由多元具象到一元抽象的转化。 3.下列选项属于“数觉”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小孩子识数,先学会数1个、2个、3个;然后到10,到100;之后会飞跃到“什么数都会数了。 B.物理学使用数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力学和能量等,生物学使用数学来描述生命的系统和进化。 C.当我们走进一个会堂时,不用计数,就可以知道会堂的座位和出席的人这两个集合是否相等。 D.我们在上楼梯时,虽然并未计数已经上了几层,但双脚却会告诉自己是到了二楼还是三楼。 4.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这句话的理解。(4分) 5.数:科学的语言原有
11、一个副标题“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说法的。(4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共14分) 名人传 (日本)中岛敦 赵国都城邯郸有一男子名曰纪昌,立志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他遍寻值得拜师之人,最终认为论射术当今天下恐无人能及名射手飞卫。传说那飞卫技艺精湛,能于百步之外射穿柳叶,箭无虚发。纪昌于是不畏劳苦找到飞卫,拜入其门下。 飞卫对新进弟子纪昌说,想学射术,必须先学会不眨眼。纪昌回家就钻到妻子的织机下,翻身仰面躺于地上。两年后,他甚至已经忘记该如何闭眼。直到最后,竟有小蜘蛛在他睫毛之间结网做巢,他才终于有了自信,禀告老师飞卫此功
12、已成。 飞卫听后说:“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纪昌用发丝将虱子绑住,挂在朝南的窗户上终日观察。日复一日,吊着虱子的窗外景色更迭变化,从春光和暖到夏日炎炎,转而秋高气爽北雁南渡,紧跟着冬寒凛凛飞英蔽日。某日纪昌猛然发觉,窗前的虱子看在眼里竟有马那么大。他一拍大腿道是大功告成,随即走至屋外。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中的人如高塔,马似峻峰,猪看似山丘,鸡有如城楼。纪昌大喜,当即拜见老师,禀报此事。飞卫听后首次肯定了这名弟子:“汝得之矣!当即开始将射术奥秘倾囊相授于纪昌。 纪昌的射术进步之快令人惊叹,老师开始传授秘技,一个月后,他尝试速射箭矢百支,发发相及,矢矢相属,绝
13、无一矢坠地。飞卫在旁观看,不觉脱口道:“善!” 纪昌在老师那里已无艺可学,某日竟心生歹念。若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非得将飞卫铲除不可。他暗中等待机会,终于某日在郊外等到了独行的飞卫。纪昌心意已决,当即取箭引弓,飞卫察觉到杀意,也执弓相迎。二人互射,箭矢每每在半途相撞,应声同时坠地。箭矢落地而不扬起半点尘埃,当是二人技艺皆出神入化之故。且说互射之际,飞卫箭矢已尽,而纪昌仍余一矢。纪昌心喜,取箭就射,飞卫则慌忙折取路旁棘刺之端扦之,正中箭镞。纪昌心知非分之念终难实现,一股出于道义的惭愧悔恨油然而生。反观飞卫,死里逃生之后如释重负,同时又对自身技艺颇为满意,全然没有半点对敌人的憎恨。二人冲向对方,在
14、原野中拥抱,当场洒下师徒情深的泪水。 飞卫与弟子相拥而泣,心想弟子若杀心再起则凶险至极,于是打算给纪昌指明新的目标,以转移其注意力。他告诉这名危险的弟子,若还想在这条路上精益求精,则要不畏太行群山险峻,往西登上霍山之巅。彼处有甘蝇老师,乃旷古绝今之箭术奇人。 纪昌当即踏上西行之路。老师说二人技艺在甘蝇面前如同儿戏,这刺激了他的自尊。如若此言属实,那就代表他距离天下第一的目标还路途遥远。他一心赶路,攀险峰,过栈道,磨破脚底,双腿尽是擦伤,一个月后,终于抵达目的地,登上山顶。 彼时纪昌锋芒毕露,迎接他的则是一名目光如绵羊般温顺、步履蹒跚的老者。老者或已不止百岁,他弯腰驼背,行走时白胡须都拖在地上。
15、 纪昌赶忙道明来意,他说得很大声,生怕对方耳背。他说此次前来主要为请老者对自己的射术评价一番,只听得弓弦作响,这技艺精湛的一箭竟让碧蓝空中五只大乌齐齐应声而落。 老者含笑首肯,道纪昌还算有些本事不过此终究只是射之射,看来好汉尚未习得“不射之射。见纪昌心头火起,老者便领他至两百步开外一峭壁处。下方绝壁笔直如屏风,正可谓壁立千仞,溪流在下面遥远如细丝,仅是俯瞰一眼便令人晕眩,可见地势之高。纪昌心想此时怎能退缩,站上去时那石头还轻微摇晃了一下。他硬着头皮搭箭开弓,岂料正碰上一颗小石子由悬崖边滚落。纪昌被石子的去向吸引了注意,不禁脚底发软,遍身冷汗,只能俯身趴在石面上。老者微笑着伸手搀扶纪昌下来,自己又站上去,请纪昌看他射箭。纪昌脸色苍白,心中惊惶尚未平复,不过还是很快意识到了问题老者没有弓如何射箭?弓呢?老者是两手空空。弓?老者笑了。用弓箭那还是射之射。这不射之射,用不上乌漆之弓,也无需肃慎之箭。此时二人头顶之上,一只鹰正在极高的上空盘旋。甘蝇注视着仅芝麻大小的鹰看了一阵,随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