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含解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含解析)_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含解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很早就发现,把金鸡纳树的树皮磨成粉末冲水喝,就可以治疗疟疾。金鸡纳树原产于南美高原,19世纪中期,英国学者把金鸡纳树引种到了印度尼西亚。但是金鸡纳树只适合生长在海拔8003000米的山地,这导致天然原料非常稀缺。1820年,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从金鸡纳树皮里提炼出了奎宁,这才真正找到金鸡纳树治疗疟疾的奥秘。在此后的一百年间,奎宁一直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这一成果也为后来人工合成奎宁打下了基础。 “二战爆发后,世界陷入战乱,天然奎宁更加供不应求,而频
2、繁的野外作战,加剧了疟疾的肆虐。1944年4月10日,有机化学家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人工合成奎宁的实验成功。这条消息大大鼓舞了士气,帮助在疟疾肆虐中作战的士兵摆脱了心理阴影。但是伍德沃德却在此后的60多年间一直饱受质疑,因为许多人重复他的实验步骤,却怎么也成功不了。合成奎宁失败的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实验室太干净。后来的人用的都是新鲜铝粉,而要想成功合成奎宁,则需要让新鲜铝粉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充分氧化。直到2008年,美国的罗伯特威廉斯和亚伦史密斯按照伍德沃德的方法,完全还原当时的实验条件,才在实验室中合成了奎宁。 由于合成技术过于复杂,人工奎宁并没有完全取代天然奎宁。但人们在探索合成奎宁中用
3、到的方法和理论,促进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伍德沃德后来合成了更多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誉为“现代合成化学之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然而,奎宁有很多毒副作用,当疟疾对奎宁产生耐药性后,奎宁副作用多的缺点就更加凸显,它逐渐被氯喹替代。氯喹的副作用相对少见,但由于它的作用机制和奎宁相似,疟疾对它也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耐氯喹的疟疾开始横行全球,人类急需新的良药。 (摘编自张文宏张文宏说传染) 材料二: 1967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项目以启动日期5月23日定为“523任务。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19
4、69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组建了以屠呦呦为组长的抗疟药科研组。 屠呦呦科研组在1969年5月至1970年8月期间以鼠疟动物为模型对200多种方药(包括胡椒、辣椒、锑制剂、黄花蒿)进行筛选,但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实验一度陷入僵局。在第一轮药物筛选实验中黄花蒿提取物的抗疟效率只有68%。但是屠呦呦没有放弃,她遍查典籍、多方分析,直到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的青蒿汁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是绞汁而非煎服。屠呦呦意识到温度可能是提取的关键。1971年10月,研究团队首次采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60进行提取,第1
5、91号样品获得了成功。实验结果验证了科研设想,制备出的黄花蒿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疟效果,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为100%。 全国“523办公室立即要求中医研究院验证青蒿粗提物的临床疗效,同时加紧分离有效成分。在临床观察疗效前,首先要对健康志愿者进行安全性实验。屠呦呦不惜以身试药,试服青蒿粗提物,没有发生明显的人体不良反应。1972年屠呦呦等赴海南岛进行初期临床试验,用青蒿粗提物治疗了20例疟疾患者,发现该提取物能使患者退烧,大幅度杀灭疟原虫至转阴,疗效优于氯喹。在北京302医院的9例患者中也观察到了青蒿提取物良好的疗效。1972年11月终于得到3种晶体,鼠疟实验证明其中的“结晶”即后来的青蒿素是唯一
6、有效的抗疟单体物质。1973年3月,国家权威科研机构开展了青蒿素结构鉴定的工作,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将从黄花蒿中提取的化合物命名为青蒿素。 从1967年开始立项到1980年结束,“523项目经历了13年的艰苦奋战。我国数百名科学家坚持不懈从生药、中药提取物、方剂、奎宁类衍生物、新合成化合物、针灸等六个大方向寻求突破口,最终青蒿素脱颖而出。青蒿素是全球抗疟药物发展史上继奎宁、氯喹等之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科学资源而取得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青蒿素类药物的面世是全国多部门、多学科尽心协作和相互配合的重大成果,而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她是第一个把黄花蒿带入“5
7、23项目”的人,是第一个提取出100%抑制率青蒿素的人,也是第一个做临床试验证明青蒿素在人体内具有抗疟活性的人。 青蒿素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抗疟特效药,与其他抗疟药物相比具有药效强、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作为治疗致死型恶性疟疾的首选药物,向所有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据统计,6.63亿人口因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而避免了罹患疟疾,其中22%受益于青蒿素复方疗法的使用,青蒿素联合疗法挽救了80个国家100多万人的生命。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把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
8、21世纪,这是中国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又一实例。 (摘编自钱秀萍等药物的发现:品读药物背后的人和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佩尔蒂埃从金鸡纳树中提炼出的奎宁对治疗疟疾功不可没,而伍德沃德因人工合成奎宁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B.我国“523项目开始时带有军事性质,是集中全国科技力量大项目,它的主要科研内容是研发抗疟新药。 C.至鼠疟实验证明“结晶”是唯一有效的抗疟单体物质,青蒿素便正式从临床实验阶段走向实际应用阶段。 D.青蒿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它投入使用后,挽救了世界100多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9、的一项是( ) A.天然金鸡纳树非常稀缺,这是促使科学家进行人工合成奎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作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和氯喹的毒副作用很多,被新药取代是必然的。 C.“523项目从立项到结束,最终制备出抗疟特效药,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D.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她做出的科学贡献可圈可点。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关于“二战爆发后疟疾在军队肆虐的介绍,为讲述伍德沃德成功人工合成奎宁提供了特定的时代背景。 B.材料一中将美国两位科学家与伍德沃德进行对比,突出了前者在时隔60多年后再次成功人工合成奎宁的意义。 C.材料二中直接引用东晋
10、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彰显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创造性转化的价值。 D.从材料一的奎宁、氯喹,到材料二与之具有同等里程碑意义的青蒿素,可以看出人类在战胜疟疾中的不懈努力。 4.请根据材料内容,填写下面的图表。 名称 内容 人工奎宁 青蒿素 合成或制备的特点 治疗疟疾的效果及副作用 5.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对我们将来从事科研活动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09年12月7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经过近2周的激烈争吵,各方最终未能对下一步温室气体减排放达成共识。以下是记者对本次会议中方科技顾问丁仲礼院士的采访。 记者:这次哥本哈根的峰会给人的感
11、觉一直是激烈的争吵,到底在吵什么? 丁:就是今后不同的国家还能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记者:这个排放多少,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丁:简单讲,就是一个国家以后还能使用多少能源。对普通国民来说,它意味着生活能否继续改善,福利能否进一步增加,甚至有没有工作。 记者:基于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对于气候升温的预测,哥本哈根会议提出,相对于1750年工业化前的水平,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温。对此,您怎么看? 丁:许多人都把它理解为一个科学结论,其实这个2摄氏度只是英国某研究机构通过计算机模拟出来的。随着这个结论的迅速流行,它慢慢变成了一个价值判断。 记者:如
12、果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是可信的话,那不算一个依据吗? 丁:你怎么知道它可信?它并非科学实验的结果,它只是计算机的模拟。 记者:丁院士,我们当然知道科学界有反对和怀疑的声音,但是IPCC作为各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一个组织,它拿出的报告,不应该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同吗? 丁:科学家有主流?科学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在IPCC报告原文中并没有确认气候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产生二氧化带来的结果,也没有精确的数据表明二氧化碳到底对气候变暖有多大的影响,按照哥本哈棖大会达成的控制升温2摄氏度的共识,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约为8000亿吨。这个总量非常非常小。打个比方,假如我们现在是人均
13、排放1.4吨碳,那么到2050年人均排放量就只有0.8吨碳。这还是建立在人口总量维持不变的前提之下。 记者:哥本哈根会议前,一些国际组织提出了多个减排方案,特别是IPCC、G8方案,只对发达国家规定了减排的具体目标,却未对发展中国家做具体要求,难道他们只给自己定指标还不行吗? 丁:当然不行。他给自己定指标,目的就是要取一块更大的蛋糕。姑且不论历史上他们的人均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754倍,即便按照他们的方案,今后他们的人均排放量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可以说他给自己定指标是包含了一个非常大的陷阱。 记者:陷阱? 丁:就是一个陷阱。如果今后国际上严格限制排放,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就会变成一种非常稀
14、缺的商品,你不够排就得买。所以这个8000亿吨排放量,分配到多少,事关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利益。假如真要定指标,那么我们要求今后40年的排放跟你一样多,甚至只需要你人均排放的80,行不行? 记者:那他可能会说,你是个人口大国,这么一乘总量太大了。 丁:那我就要问了,中国人还是不是人?同样是人,为什么中国人就应该少排,你们就可以多排? 记者:也可能他会认为现在都是以国别计算,我不管你是人均还是贫富,现在中国只能按碳排放大国的标准来算。 丁:我承认我是碳排放大国,那你给我们一个数,我们究竟能排多少?根据G8的方案,8000亿吨的一个蛋糕,他27个发达国家11亿人取走44,余下的55亿人分56,你说公
15、平不公平? 记者:您是在指责伊CC? 丁:为什么不能指责?科学本来就应该经受得住人家的批评。我在中科院写的文章,就是直接批评IPCC工作组的。 记者:而且我看到您的措词很激烈,有这么严重吗? 丁:假如告诉你,中国从2020年以后,每年得花一万亿人民币去买碳排放权,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公平不公平? 记者:一个科学家在谈论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会用比较激烈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字眼,这样是否合适? 丁:我们需要的是公平,我必须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引起别人的重视,否则他们不会理你。 记者:您理解的公平是什么? 丁:我把排放权视为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我理解的公平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 记者:您原来是研究古气候的科学家,但这次谈判,您一直在做政治解读,别人也许会对你提出各种疑问,您觉得适当还是不适当? 丁:你是说我搞科学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