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5(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一) 语文试题 2024.10 一、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这是符合事实的。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准则了。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晋大夫臼季云:“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又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郧辛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又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孔子对于楚灵王的评论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
2、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给出仁的完整界说。我不同意此种观点,我认为孔子确实曾经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这里,孔子区别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子贡误以圣为仁,混淆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孔子区别圣与仁,因而必须讲明仁的完整含义,必须如此才能揭示圣与仁的不同意指。而且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确立界说的格式。所以我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界说。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贵仁”,
3、同时也宣扬“义。据论语所记,孔子尝说:“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见得思义。”(季氏)孔子所谓义即道德原则之义。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泛指道德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讲仁,又讲义,但据论语所载,孔子未尝以仁义相连并举。我推测,以仁义并举,可能始于孔门再传弟子,但始于何人,由于书缺有间,已难考定。 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如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
4、)“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是仁义。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 材料三: 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视人的世界观的出发点。 孔子讲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广泛,从论语看几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那么“仁的最根本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含义,这就是
5、“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节选自汤一介“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贵仁”,就是因为孔子的重视,“仁才成为公认的道德原则。 B在“孔子是否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
6、说”问题上,张岱年与过去许多学者的观点不同。 C子贡误以圣为仁,在孔子看来,主要是颠倒了圣与仁的层次。 D“仁是孔子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也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不曾以仁义相连并举,真正将仁义并举,是孔门的再传弟子。 B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仁义是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 C孔子在很多地方讲到仁,意思很宽泛,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D孔子认为选拔人才,既要看其出身的高低,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 3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孔子“仁”的思想范畴( )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克
7、己复礼。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2自然段的论证思路。(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选自老子四章) 材料二: 老子者
8、,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隐君子也。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
9、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伯阳立教,清净无为。道尊东鲁,迹窜西垂。刑名有术,说难极知。悲彼周防,终亡李斯。 (节选
10、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5下列对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B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C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D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伐者无功”和成语“党同伐异中的两个“伐”意思不同;“良贾深藏若虚和成语
11、“余勇可贾”中的两个“贾意思不同。 B公子,先秦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由此可知韩非出身侯门,后来泛指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 C刑名,指战国时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 D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在史记中,“列传”主要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如孔子、屈原、廉颇、蔺相如、管仲、苏秦、荆轲等。 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的思想常有突破俗见之处。学者柳诒征指出:“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选文中“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老子总是提醒世人重视那通常
12、被忽视的一面。 B韩非治国有独到见解。主张依法治国,任用贤能之士,反对君主用权势驾驭臣子。 C韩非擅长著书立说。他悲叹廉正之人不被容纳,又考察历史得失变化,撰写大量著作。 D司马迁评价客观公正。他对老子、韩非的评价不偏不倚,既点明两人优点,也指出两人不足。 9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
13、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宋神宗熙宁九年十月,苏轼在密州获悉自己又将调任他处,遂登上超然台写下此词。马耳、九仙:均为山名,都在密州诸城县西南。使君:文中指的是作者自己。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山与天相连,景象阔大,再写词人登台所感,表现出超然心态。 B下阕描写鸥鹭运用动静结合手法,先写蜷缩在一起的静态,再写离飞时的动态。 C尾句以景结情,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词人曾在“垂柳下,矮槐前留下欢声笑语。 D整首词描写了词人月夜所见的实景,极富画面感,并借此抒发了个人情怀。 10本词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都写
14、到“凄凉”,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2小题,13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 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李白将进酒中,“_, ”两句抒写万古寂寞之愁,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3)苏轼江城子中,“_, ”两句既是词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既强调了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人要自我反思的两句是“_, 。 (2)大学之道中用“_, ”两句强调上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