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周至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卷) 试卷分数: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作家对生活的敏感程度,决定作家作品是否元气充沛,是否与现实距离近,是否有情趣,是否有朝气蓬勃、热气腾腾的生活等等。 一个对生活不敏感的作家,总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写了几十年还是一个样,写一百篇等于一篇,十年后的作品跟十年前的一模一样,哪怕它的题材不一样,乡村、山川、城市,但从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思想、情调、趣味以及创作手法、技巧等等,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一
2、百篇等于一篇,那是创作的耻辱,在糟蹋自己时间的同时,也浪费了读者的生命。 一个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会在作品中不断自觉超越自己,每写一个作品都有新的东西,或者是新的语言,或者是新的结构,或者是新的叙事和表达方式。手法的创新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笔下写的尽管是唐朝,但也能看出作家对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生活的思考和探究,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种复杂关系,充满对人类自身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终极关怀。 一个对现实不敏感的作家,他所理解的生活是一成不变、波澜不惊的,对于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熟视无睹。这种作家不仅不关心生活,而且也不会读书学习,因此也不会思考。他所进行的文学活动,只能称为
3、写作,还不能称为创作。 作家与生活的关系,应当是左手与右手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一个合格的作家,随时对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我们所说的深入生活,并不是指非得在某个岗位上工作十年八年,或者在某个乡村待上三年五年。一个敏感的作家,买菜的时候能从小贩的口中收集素材,吃饭的时候能从朋友的交谈中收集素材,甚至一个眼神,一次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用到笔下。他的思想始终保持在一触即发的状态。往往生活中一个很小的细节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便可以开始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地创作。这样的作家,只恨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写作,很少有创作枯竭的时候。 创作需要才华,但才华并非灵丹妙药,才华是额度固定
4、的存款,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才可能把才华变成聚宝盆,才可能凭借才情和勤奋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才华横溢的作品。 一个高度敏感的作家,他的世界观、精神境界是发展的、进步的、超前的、与众不同的。面对同一件事情,他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样的作家,面对生活的时候是真诚的,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一样是真诚的。他用真诚的文字表现生活,打动读者。一个作家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也就失去了最宝贵的真诚。他所构筑的世界哪怕色彩缤纷、奇幻多姿,因为失去了真诚,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小说写得太像小说,是小说的悲哀。真正优秀的小说,其场景是自然而然的,是浑然一体的。作家笔下的生活,是可以在生活中重新被
5、复制和展示的。作家用文字创作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用镜头来还原。而那些特别像小说的小说,无处不充满人为的构造,场景、人物和情节如同橡皮泥,他本来想捏一只鸭或者一只鹅,可态度并不严谨,随心所欲,先捏一个鸭头,再捏一个鹅身,接着又捏了一个鸡脚,把这三者生硬粗暴地拼接到一起。他主观认为这就是创造,看似头尾和四肢完整,然而捏出来什么都不是。 故事好找,细节难寻。一个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写的哪怕是前朝往事,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笔下的人物考虑,借助现实生活的体验,借助图书和资料,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做考古史的研究,还原一种真实,让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丰沛的细节是让人物活起来、立起来的关键因素。让笔下
6、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过正常人的生活,必须依靠细节来支撑。细节,考验一个作家的宽阔,深邃和睿智。一部宏大的作品想单凭廉价的想象来支撑,那无异于异想天开。 敏感无价,尤其是作家,对生活麻木不仁的人,不可能写出元气充沛的作品。 (摘编自李新勇敏感无价) 材料二: 生活中的我是敏感的,常常别人的一个眼神就会引起我下意识的反思。其实这不太好,它让我花费太多心思了。 生活中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特别是引人围观、热闹非凡的事,我内心的触动会更大,很多事甚至不希望它发生。可是,生活是个大舞台,喜剧或者悲剧每天都在上演,谁也阻止不了它发生什么。作为作者,特别是喜欢以小小说的形式描摹生活的作者,这样的敏感有时又是好事,它
7、弥补了我生活的不足,扩大了我体验生活的外延。我要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放大镜,还原生活的本质,探究真相背后的东西,然后揉进自己的思考,把它呈现给读者。如果没有什么感觉,我会把它们记下来,等着自己静下心,认真思考它的来龙去脉。 小小说是具有新闻性特质的。关注生活,实际上就是关注新闻事件。曾有理论家定义,小小说是生活的轻骑兵。我想,这样定义小小说的一个特质,是有它的道理的。关注生活或者说关注现实,小小说不能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它需要以合适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这种声音不是还原生活事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有引人深思的观点,想象和夸张也是必要的,这是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的最大区别。 生活是复杂的,也
8、是多变多彩的,我们时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多看到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东西,它常常只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施肥、剪枝,促它发芽、结果。因此,做敏感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摘编自田洪波做一个敏感的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生活不敏感的作家,只要写的是生机勃勃的新时代,他的作品就会有很高的情调。 B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即便写的是古代,他的作品也都有新的语言、结构、手法,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认知。 C对生活不敏感的作家,对生活熟视无睹,不关注生活,也不学习思考,尽管他怀着真诚,他的创作也不会持久。 D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是生活的有心
9、人,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很少有创作枯竭的时候。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世界可以用镜头来还原”,是说敏感的作家创作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自然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 B细节非常重要。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会以丰沛的细节,使其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过正常人的生活。 C材料二认为,作为小小说的作者,对生活保存敏感有时候是好事,不仅要有对生活的敏感,还要思考与积累。 D小小说与新闻报道,都要求关注生活,对生活高度敏感,但新闻报道要还原生活事件,小小说则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林黛玉是个敏感的人。薛
10、宝钗过生日,史湘云说台上唱戏的小戏子像林黛玉,林黛玉觉得贬低了自己,很生气。 B列夫托尔斯泰是个敏感的人。俄国的一个真实案件,引起了他的思考,从而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复活的创作。 C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是敏感的人,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发现典型的语言。 D有经验的司机往往是敏感的人,他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能通过汽车运行的声音判断汽车各方面的状况。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相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5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文学工作者,要关注新时代的生活。请结合材料简述文学工作者关注新时代生活的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南方(节选) 罗伟章 雍秀丽租着任强的房子,已经十年。房子是别人的,可她当成自己的家。不过对雍秀丽来说,家仅指住宅,不包含家眷的意思在里面。她没有丈夫,没有儿女,也没有老人跟着。 雍秀丽的生活很单调。自从来到回龙镇,她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白天四处打零工,傍晚或更晚些时候,买了菜回去,再不出来。大热天也不出来。 有天任强站在店门口,见雍秀丽收工回去,就问她,秀丽,天这么热,你晚上也不出来歇凉?她笑盈盈地回,任大哥,我哪有时间歇凉啊?我忙着做梦呢! 她说做梦,是真的做梦。 雍秀丽不是回龙镇人,她的家在老君乡。老君乡在清溪河左岸的高山上,而雍秀丽又在高山更高处,那地方名
12、叫万古楼,是从山头又平地拔起的一座孤峰。 可她的梦却不在镇上,也不在整条清溪河流域。她是要到南方去。 再小的地方都有个南方,雍秀丽要去的,是中国的南方。她成人过后,同村的年轻人都出门了,下山了,下山后也都去了“南方”,雍秀丽为什么没能走成,她从不向人说起。倒是隐隐约约听到一些,说她家里遭了灾。从她独自一人来看,还可能是大灾。万古楼山高路陡,猴子也会兴虚脚,特别是经不得暴雨,暴雨一来;山洪、塌方、泥石流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无论什么原因,她被绊住了腿,这是事实。 可她从没忘记要去“南方”。她把那个梦做得一板一眼的。 每天晚上回去,做了饭吃,洗了碗筷,她就忙着收拾行李。像所有出村远行的人一样,她买了
13、个很大的帆布包,她把她的几双鞋子、四季衣服和两张毛巾,都装进包里。想再装些啥,可是没得栽了。村里人出门,除带上衣帽鞋袜,还会带些腊肉,并不是怕花钱买肉吃,而是把家乡的风味带在身边,也把亲人的关切带在身边这个她不用带。也没腊肉可带。自从来到回龙镇,她既没做过腊肉,也没买过腊肉。腊肉不仅是肉,还是年节里亲人团聚的气息,对她来说,那样的气息或许是一种痛。 她这才发现,自己能带的,是那样少。(1)帆布包瘪瘪的,好像瘪着嘴,对她说,你就这么点儿东西? 她想说是的,却又不甘心,就环顾四周。客厅里,有一张餐桌、一台冰箱、一部电视,三把木椅、一张布艺沙发、五个塑料圆凳,这些都是房东的,没一样是她的。 于是她起
14、身进了厨房。 锅灶、菜刀、案板、碗柜、铁铲、筷子篼,也是房东的,(2)她在厨房里的家当,是两个碟子、三个盘子、两双筷子、一把勺子、一口盐罐、四只碗。她把这些都取出来,用塑料袋装了,再塞进帆布包,怕坏,拿毛衣裹上,又裹了件羽绒服。提一提,包是沉一些了,可照样瘪着。这样子且不说难看,背起来也不贴身。因此她又进了卧室。 床是房东的,但床上用品是她的,包括垫絮、床单、被子和枕头。除了这些,还有一床冬天用的厚棉絮,收捡在墙角的立柜里。啊,把这些放进去,包就不会瘪了。 通常,去南方的人不带被子,都是到当地买,那是因为他们带的东西多,除了腊肉,还有这样那样,都是吃的,要么是亲戚送来的,要么是父母硬给的,比如
15、一瓶豆瓣酱,甚至一窝白菜,父母也非让带上,说去了外地,就再也吃不到这么好的豆瓣酱和白菜了。 别人不带被子,她可以带。她把平平展展盖在床上的被子揭开,叠了,往帆布包里装。装下这条被子,再塞进枕头、床单,就是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了。 原来,她能带的并不少,那床厚棉絮根本就带不走,垫絮更带不走。 带不走的东西,留给任大哥好了。能有东西留给别人,这个人就是富有的。 她就怀着这种满意的心情,把包拉上。拉链不太顺滑,但声音很好听,那声音似乎在说,每次把包合上,都是一段生活的小结,并开启另一段新的生活。她蹲下身,手穿进去,背起来。一点儿也不沉。跟平时干的活比,这算什么沉?别说坐车,就是背着走,她也能一路走到南方去。 包很宽,很高,宽得能把她埋了,脖子一仰,头就被顶住了。她是背了一座山。她去南方,是把一座山背到南方去了。(3)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