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方案设计

眭**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71KB
约3页
文档ID:595477358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方案设计_第1页
1/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方案设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结合注释复述出全词的内容,了解作者辛弃疾及写作背景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提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爱国情怀的理解,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深入理解作者的政治立场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诗词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3. 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诗词中的典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o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游览名胜古迹时的感受,然后引入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o 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为理解诗词内容打下基础2. 整体感知o 教师范读诗词,提示学生注意节奏和情感o 学生阅读诗词,结合注释理解大意o 提问学生,总结诗词的主要内容3. 深入分析o 讲解诗词中的典故,如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和廉颇等,分析这些典故在诗词中的作用。

o 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态度,以及通过历史人物所表达的情感o 提问学生,讨论诗词中的对比手法和作者的写作意图4. 拓展延伸o 引导学生联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两首诗词的异同点o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并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感受5. 课堂总结o 梳理板书,进行小结o 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诗文,将诗词转译为小故事讲给同学听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可以包括诗词的主要内容、典故解析、作者情感分析、对比手法和写作意图等部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同时提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