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师说》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师说》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说/韩愈 同步训练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现代文阅读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同_,_(2) 或师焉,或不焉_同_,_二、诗歌鉴赏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韩愈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日薄”照应诗题,交代时间;“旷”表明天气晴朗,视野开阔。B.第二句写诗人出门归来后躺在房前屋檐下,自然引出颔联描写的景象。C.颔联以撕碎了的棉絮喻云朵,以磨亮了的镰刀喻新月,生动形象。D.这首诗前两联
2、写人事和景物,后两联转为抒情,景中蕴含浓浓的思乡之情。2.这首诗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三、语言表达3下面是形成记忆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字。4生活中的许多名句,只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会有不同的认识。依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你对所列两个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语言通顺、生动,有一定的说服力,并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要求句式一定与示例一致。示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另一种看法:不扫一屋也可以扫天下,如果总被小事羁绊,哪有精力去干大事?(1)名句:重复是学习之母。另一种看法:_(2)名句:眼睛是
3、心灵的窗户。另一种看法:_四、其他作文5请以“尊师重道”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强调新时期“尊师重道”的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洁,不超过350字。五、基础知识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人非生而知之者C.或师焉,或不焉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_(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3)吾从而师之_(4)今之众人_(5)小学而大遗_8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3)而耻学于师_(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_(6)不拘
4、于时_9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特殊句式:_译文:_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特殊句式:_译文:_3.而耻学于师。特殊句式:_译文:_4.学于余。特殊句式:_译文:_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特殊句式:_译文:_6.不拘于时。特殊句式:_译文:_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特殊句式:_译文:_10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_。今义:表示因果关系;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_。4.是
5、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_。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5.年十七,好古文古义:_。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作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6.小学而大遗古义:_。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1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2.小学而大遗_3.孔子师郯子_4.而耻学于师_5.君子不齿_6.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参考答案1答案:(1)“受” “授”教授。(2)“不”“否”表否定。解析: 2答案:1.D2.颈联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
6、或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写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无奈一年又将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解析:1.“景中蕴含浓浓的思乡之情”错误,这首诗没有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2.“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中,“田野”指田园,“衣冠”代指官场,“兴偶动”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情久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中,“吾生可携手”照应诗题,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岁将淹”写岁月蹉跎,令人惆怅,抒发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慨叹。3答案:外界信息进入大脑形成感觉记忆,对信息的注意形成短期记忆,再经过对信息的重复和巩固,长期记忆就形成了。解析:这是一个信息的流
7、程图,箭头指示了信息的流向。根据箭头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动词,串联关键词语即可。4答案:(1)重复是创新的绊脚石,它只追求相同,而不能容忍异类。(2)窗户总是有一定朝向的,眼睛有时也可能会被蒙蔽,从眼睛中未必就能看到真实的心灵。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要善于从另一个角度设想,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5答案:略。解析:写作指导:本题要求写出新时期“尊师重道”的意义,可先理解“尊师重道”的含义,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谈意义,也可从“尊师重道”的影响等角度来谈其重要性和必要性。6答案:B解析:A项,受,同“授”,传授。C项,不,同“否”。D项,“食”,同“饲”,喂。7答案
8、:(1)求学的人;(2)用来的;(3)两个词,动词“从”(跟随)和连词“而”(而且);(4)一般人;(5)小的方面要学习解析:8答案:(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状语后置句;(4)宾语前置句;(5)省略句;(6)被动句解析:(1)“者,也”表判断。(2)应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3)应为“而耻于师学”。(4)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5)应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6)“于”表被动。9答案:1.特殊句式: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2.特殊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3.特殊句式:状语后
9、置句,介词(于)+名词(师)或名词性词组放在句末,正常语序为“而耻于师学”。译文: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4.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介词(于)+名词(余)或名词知/不解),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译文: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6.特殊句式:被动句,“于”表被动。翻译时将“于”翻译成“被”“受”等。译文:不受时俗的限制。7.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哪呢”。译文: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10答案:1.求学的人2.用来的、凭它(他)来的3.一般人4.不一定5.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6.两个词,小,小的方面;学,学习解析:11答案:1.形容词作名词,圣人;形容词作名词,愚人2.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5.名词作动词,并列、排列6.名词作动词,低于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