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实施解决方案

上传人:尘** 文档编号:595475302 上传时间:2024-11-21 格式:DOCX 页数:753 大小:45.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实施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53页
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实施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53页
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实施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53页
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实施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53页
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实施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实施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实施解决方案(7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信息化转型实施解决方案(校园数字化转型)目录第一章 前言51.1 用户概况51.2 学校信息化现状51.3 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51.4 数字化校园建设意义61.5 建设内容71.6 建设原则8第二章 总体设计102.1 总体框架设计102.2 技术路线122.3 接口设计24第三章 基础平台建设方案263.1 信息标准263.2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523.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823.4 数据中心平台1113.5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383.6 运维管理系统184第四章 应用系统建设方案1884.1 协同办公系统1884.2 人事管理系统2194.3 科研管理系统2464.4 后勤管理系统287

2、4.5 资产设备管理系统2984.6 招生管理系统3114.7 迎新管理信息系统3174.8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3454.9 离校管理系统4164.10 就业管理系统4224.11 校友服务系统4334.12 教务管理系统4434.13 教材管理系统4774.14 实验室管理系统4794.15 学生收费管理系统4814.16 继续教育(远程)管理系统4954.17 研究生管理系统5254.18 校企合作平台6074.19 网络教学平台6364.20 精品课程平台6594.21 报表服务系统6634.22 三维校园(E校园)平台6704.23 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677第五章 移动校园及移动应用

3、建设方案6825.1 建设目标6825.2 平台特色6835.3 系统框架6835.4 技术架构6855.5 关键技术6865.6 移动业务应用规划6905.7 移动迎新6985.8 移动离校6995.9 移动学习6995.10 移动社区6995.11 移动资源服务6995.12 个人移动门户699第六章 应用系统集成方案7026.1 应用系统集成原理7026.2 现有应用系统集成方案706第七章 软硬件平台设计7567.1 设计原则7567.2 软硬件平台的性能指标设计7577.3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7577.4 数据库7597.5 中间件应用服务器7597.6 防病毒软件7597.7 备份软

4、件7607.8 负载均衡、中间件集群实现7607.9 软硬件平台配置方案760第八章 系统安全方案7628.1 设计目标和原则7628.2 安全体系结构7628.3 硬件网络方面7638.4 系统软件安全7648.5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7648.6 安全管理768第九章 运维体系建设7729.1 工作体系7729.2 管理机制774第十章 正方服务77710.1 服务档案77710.2 服务工作流程77810.3 运行保障机构77910.4 售后服务清单78010.5 故障分级处理制度781第一章 前言1.1 用户概况1.2 学校信息化现状1.3 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

5、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

6、提高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构建囊括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培训等在内的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7、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促进知识的产生、传播与管理。 学习数字化: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生活数字化:构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数字化生活环境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利用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内外主要消费流通、学生入学缴费、身份认证及门禁管理等

8、。 一站式服务:实现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校园信息化全面实现后,大学功能、范围将得到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数字化校园。1.4 数字化校园建设意义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高校一项基础性的办学设施,是建设全国示范性高校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力保障,成为高校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具有如下的意义: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数字化校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

9、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处理大量的管理数据,提高了教、学、管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校园建设解决信息岛问题,推进数据的集中和共享。数字化校园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全校所有部门的信息编码统一,使学校的所有信息能够实时自动的互连互通,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保证了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消除了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冗余,将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应用系统,进行了统一整合,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问题,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数据冗余以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学校各个部门分别管理自己业务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入口唯一。所有信息实现共享,当某个部门需要用到其他部门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网上获

10、得,这样就避免了多部门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创建新型的学习环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作为知识传授场所的功能存在一定的限制,但学校的社会教育功能会加强,以不断满足人的自身教育的需要。而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更多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文化氛围,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终生求知的能力上,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自身素质。并通过互联网与外部世界,以及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建立十分广泛的而又深刻的联系,让学生生活在一种准社会的实践环境之中,互相接触、互相交往、互相启发、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思想的火花不断并发,不断碰撞,不断整合,从而为开发人的潜能和实施个

11、性化培养创造条件。创建虚拟大学空间,实现跨地域远程教学与管理。数字化校园建设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创建虚拟大学空间和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远程化、智能化,大大拓展了学校的概念,为学校的跨地域传播知识和远程业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各级领导管理决策数字化,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对各种各类数据的数字化处理,使领导者最大限度地拥有管理资源,能够集中集体的智力智慧,便于明确决策目标,论证决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支持,进一步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1.5 建设内容本此数字化校园建设包括如下具体内容:1

12、、 信息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2、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等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3、 建设教务、学工等应用系统;4、 建设数字化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5、 建设数字化校园软硬件基础平台。1.6 建设原则v 实用性和可行性主要技术和产品必须具有实用、成熟、稳定、安全的特点。实用性以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为重点。既要便于用户使用,又要便于系统管理。v 先进性和成熟性系统设计既要采用超前思维,先进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又要注意思维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方法的正确性。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先进性与成熟性并重,并考

13、虑到近年来的应用发展特点,把先进性放在重要位置。v 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应用平台应是一个开放的且符合业界主流技术标准的系统平台,并使网络的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操作平台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小。v 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v 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为适应应用不断拓展的需要,应用平台的软硬件环境必须有良好的平滑可扩充性。v 安全性和保密性在应用平台设计中,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共享,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和隔离,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

14、、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v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整个应用平台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为了便于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要求所选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另外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还包括对平台的自身。v 最佳的性能价格比进行科学的投入产出分析,力求设计反映实际需求,在设计上寻求最佳的性能价格比。第二章 总体设计2.1 总体框架设计数字化园基础平台是以学校现有网络为基础,以服务于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为目的,建立在学校数据中心平台之上,涵盖了学校的信息化标准管理、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职工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与设备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数字图书资料管理等全方位的管

15、理信息平台与信息服务平台。数字校园平台总体框架的设计要有利于学校现有系统的整合和以后系统的扩展,在软硬件的建设上都能够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对于高校数字校园平台,我们采用顶层设计思路,从标准建设,网络运行环境与安全,软件支撑平台,SOA架构、云计算、移动技术、网络社交服务SNS等信息技术,协同化业务处理,师生综合信息服务等总体规划、设计与实施,达到系统的建设目标。基于顶层设计的数字化校园框架如下:1、基础设施层:硬件支撑和网络支撑,包括网络资源、硬件服务器、存储。2、基础服务平台:包括支撑软件(数据库、中间件、工作流引擎等)与基础应用软件平台(数据中心平台、身份认证平台、资源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消息平台、移动平台),基础服务器平台将提供标准开放的访问与调用接口API;3、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管理信息系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