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手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手册第1章 社会救助概述31.1 社会救助的定义与意义31.2 社会救助的类型与范围31.3 社会救助的政策与法规3第2章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2.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与条件42.1.1 对象42.1.2 条件42.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与调整42.2.1 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2.2.2 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2.3 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与审核流程52.3.1 提交申请52.3.2 资格审查52.3.3 公示与审批52.3.4 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2.3.5 动态管理5第3章 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制度53.1 特困人员供养的对象与条件53.2 特困人员供养的标准与内容6
2、3.3 特困人员供养的申请与审批流程6第4章 农村临时救助制度64.1 临时救助的对象与范围64.2 临时救助的标准与方式74.3 临时救助的申请与审批流程7第5章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85.1 医疗救助的对象与条件85.2 医疗救助的类型与范围85.3 医疗救助的申请与审批流程9第6章 农村教育救助制度96.1 教育救助的对象与条件96.1.1 对象96.1.2 条件96.2 教育救助的形式与内容96.2.1 形式96.2.2 内容106.3 教育救助的申请与审批流程106.3.1 申请106.3.2 审批106.3.3 公示106.3.4 发放10第7章 农村住房救助制度117.1 住房救助的
3、对象与条件117.2 住房救助的标准与方式117.3 住房救助的申请与审批流程11第8章 农村受灾人员救助制度128.1 受灾人员救助的对象与范围128.1.1 对象128.1.2 范围128.2 受灾人员救助的内容与方式128.2.1 内容128.2.2 方式128.3 受灾人员救助的申请与审批流程128.3.1 申请128.3.2 审批128.3.3 公示138.3.4 发放13第9章 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会救助139.1 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形式与途径139.1.1 资金捐赠139.1.2 项目合作139.1.3 志愿者服务139.1.4 社会组织参与139.2 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政策与法规
4、139.2.1 政策支持139.2.2 法规保障149.2.3 监管体系149.3 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激励与监管149.3.1 激励措施149.3.2 监管措施149.3.3 责任追究14第10章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与监管1410.1 社会救助制度的组织实施1410.1.1 组织架构1410.1.2 政策制定与实施1410.1.3 资金保障1510.2 社会救助制度的监督管理1510.2.1 监督机制1510.2.2 信息公开1510.2.3 问责机制1510.3 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1510.3.1 政策完善与创新1510.3.2 社会参与1510.3.3 信息化建设1510.3
5、.4 法制建设16第1章 社会救助概述1.1 社会救助的定义与意义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为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通过提供资金、物质和服务等援助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缓解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4)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1.2 社会救助的类型与范围社会救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最低生活保障: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特困人员供养: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
6、扶养义务人的特困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和供养服务;(3)临时救助:为解决群众突发性、紧迫性生活困难,提供临时性生活援助;(4)医疗救助: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减轻其医疗费用负担;(5)教育救助:为困难家庭学生提供教育资助,保障其受教育权利;(6)住房救助:为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改善其居住条件。社会救助的范围主要包括:(1)低收入家庭;(2)特困人员;(3)因病、因残、因灾等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4)其他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1.3 社会救助的政策与法规我国社会救助的政策与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2)社会救
7、助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法律依据;(3)政策文件: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的关于社会救助的政策文件,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指导和部署;(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第2章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与条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以下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及相关条件:2.1.1 对象(1)具有当地农村户籍的家庭;(2)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3)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无抚养人等特
8、殊情况的家庭。2.1.2 条件(1)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规定的条件;(3)家庭成员未享受其他救助政策。2.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与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并适时进行调整。2.2.1 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参考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2)参考当地上年度消费性支出的一定比例;(3)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2.2.2 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调整周期一般为
9、12年,具体周期由当地确定。2.3 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与审核流程农村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需按照以下流程进行:2.3.1 提交申请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2.3.2 资格审查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2.3.3 公示与审批审核合格的申请人,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由当地批准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3.4 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批准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居民,按月或季度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方式由当地确定。2.3.5 动态管理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定期对最
10、低生活保障对象进行家庭经济状况复查,保证保障对象准确无误。对不再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及时予以取消。第3章 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制度3.1 特困人员供养的对象与条件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旨在为生活困难、无依无靠的农村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下为特困人员供养的对象与条件:(1)具有我国农村户籍;(2)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3)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规定的特困人员供养条件。3.2 特困人员供养的标准与内容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的标准与内容如下:(1)供养
11、标准:按照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确定;(2)供养内容:包括基本生活费、医疗费、教育费、住房保障等;(3)基本生活费:用于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包括食品、衣物、水电等;(4)医疗费:为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障;(5)教育费:保障特困人员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6)住房保障:为特困人员提供安全、适用的住房。3.3 特困人员供养的申请与审批流程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的申请与审批流程如下:(1)申请: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人员,由本人或法定代理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2)审核: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进行入户调
12、查;(3)公示:审核结果在申请人所在村(居)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4)审批:公示无异议的,由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5)发放:审批通过后,由县级民政部门将特困人员供养资金发放给特困人员;(6)动态管理:县级民政部门对特困人员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对特困人员的生活状况进行核查,保证供养政策精准实施。第4章 农村临时救助制度4.1 临时救助的对象与范围农村临时救助制度旨在为遭遇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提供必要的帮助。临时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2)农村特困供养人员;(3)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4)其他需要临时救助的农村居民
13、。临时救助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自然灾害;(2)突发疾病;(3)意外;(4)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的生活困难。4.2 临时救助的标准与方式临时救助的标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救助对象的困难程度等因素确定。救助标准应当合理,既要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又要避免过度依赖。临时救助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现金救助;(2)实物救助;(3)服务救助;(4)转介救助。根据救助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可以采取一种或多种救助方式。4.3 临时救助的申请与审批流程申请临时救助的农村居民需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1)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
14、证、户口簿复印件;(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供养人员的相关证明材料;(3)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证明材料;(4)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人。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及时予以批准,并将救助资金或实物发放给申请人。审批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申请;(2)审核;(3)批准;(4)发放。各级人民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临时救助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救助政策落实到位,救助资金安全、合规使用。第5章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5.1 医疗救助的对象与条件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2)农村特困供养人员;(3)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其他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村居民。医疗救助的条件如下:(1)持有本地区农村户籍;(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因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担医疗费用;(4)符合当地规定的其他条件。5.2 医疗救助的类型与范围农村医疗救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门诊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在门诊就医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2)住院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在住院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3)特殊病种救助:对患有特殊病种的救助对象,按照政策规定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4)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