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模拟卷03-【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江苏适用)原卷版

上传人:26****ao 文档编号:595473079 上传时间:2024-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刺模拟卷03-【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江苏适用)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冲刺模拟卷03-【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江苏适用)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冲刺模拟卷03-【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江苏适用)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冲刺模拟卷03-【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江苏适用)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冲刺模拟卷03-【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江苏适用)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刺模拟卷03-【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江苏适用)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模拟卷03-【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江苏适用)原卷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2024年中职语文职教高考文化统考冲刺模拟卷三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选项的方框里)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迸溅(bng) 吝啬(ln) 涟漪(y) 苍穹(qing)B.攒聚(cun) 贮藏(zh) 教诲(hu) 折本(sh)C.隽永(jun) 古刹(ch) 晌午(xing) 拮据(j)D.汲水(j) 栈桥(zhn) 烘焙(bi) 纤细(qi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道扬镳 寸积铢累 融汇贯通 急不暇择B.绿草如茵 发愤图强 震耳欲聋 凭心而论C.疾风劲草 销声

2、匿迹 浮想连翩 惹是生非D.责无旁贷 呕心沥血 强聒不舍 优柔寡断3. 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危樯(高) 物力维艰(是) 趋之若鹜(野鸭) 崇山峻岭(山高而陡)B.寒暄(温暖) 相形见绌(不足) 峨冠博带(高) 面目全非(相似)C.歆享(神享用祭品)殚精竭虑(考虑) 沸反盈天(满) 厥功甚伟(他的)D.漫溯(逆流而上) 孔武高大(很) 繁芜丛杂(杂乱) 不名一钱(值)4. 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字本身, 无形象 不能抒情言志,它必须依附于作品中所写的具体事物, 能发挥作用,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至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得好不好,那

3、取决于作家的艺术才能了。A.既 也 就 只 B.既 也 才 就C.因为 所以 才 就 D.因为 所以 就 只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A.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B.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新体制。C.今年9月份,“西湖达利”有两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推到了针织分公司和制衣分公司常务副总的重要位置上,这意味着“西湖达利”开始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上贯彻它的快半拍意识。D.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

4、后逝去了。6.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B.我问他为什么直到今大才说出事情的真相?他支支吾吾地,没有正面回答我。C.卡森在论战中具有两个决定性的力量,尊重事实和非凡的个人勇气。她反复地推敲过寂静的春天中的每一段话。D.有一种生物比蝴蝶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蝴蝶的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它种生物人的。7.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 (双关)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比拟)C.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比喻)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

5、无管弦。(互文、借代)8.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髙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说明)B.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记叙)C.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描写)D.丰子恺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从不委屈自己的兴味而随波逐流,他的散文有一种无功利的洒脱。(议论) 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药 小说 鲁迅 中国B.冰河英雄 通讯 克莱尔萨夫安美国C.获得教养的途径 议论文 亨利希曼 德国D.茶馆 戏剧 老舍

6、 中国10. 下列各句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再別谈桥节奏感强,契合诗人的感情波澜,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B.五味结尾一句“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是全文的点睛之笔。C.物种起源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陈述了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基本观点。 D.语言的功能开篇即详细介绍了语言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为下文介绍语言的其他功能奠定了知识基础。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一)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

7、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 、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留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的演变获得一定的认识。为了具体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最好拿一段古代作品来看看。下面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篇的头上一段: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8、,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把这一段用现代话来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光看字形。光看字形,现代不用的字只有四个:昳、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12个字:八、我、能、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 选自吕叔湘的语言的演变11.体现选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

9、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 B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 C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D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12. 选段第三句中所举朱熹听不懂孔子和弟子们讲课的例子属于( )A典型举例 B 假设举例 C列举举例 D引用举例13.作者选朱熹来听孔子讲话作为例子,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去听孔子讲话,连他都听不懂,说明不是对儒学的理解水平问题,而是语音、语法、

10、语汇问题了,这样举例很有典型性。 B朱熹是孔子的学生,是孔子思想权威的解释者。 C朱熹跟孔子不是同朝代人,听不懂是正常的。 D作者随便选的一个例子,没有特别的意义。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第二句是从语言的横向演变(地区的变化)对中心观点进行说明。 B.全文用了大量的专门术语,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从而使文章生动活泼。 C.选段第四句是从语言的纵向演变(历史的发展)对中心观点进行说明。 D.文章中说“语言的变化”日子长了就显现出来,方言是“久而久之”形成的,这些说明语言演变是种渐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逐渐变化的,它有相对的稳定性。15.选段中作者举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段的目

11、的是( )A.为了说明古今语言字形的差异。B.为了说明古今语言语法的差异。C.为了说明古今语言意义的变化。D.为了具体说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别。(二)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在动物之中, 据我所知,只有人猿能笑,不过即使我们承认此一说法,但我信而不疑的是,只有人能嘲笑自己。我不知道我们能否称此种笑为神性的笑。倘若希腊奥林匹亚圣山的神也犯人所犯的错误,也有人具有的弱点,他们一定常常自

12、我嘲笑吧。但是基督教的神与天使,则绝不会如此,因为他们太完美了。我想,若把自我嘲笑这种能力称之为沦落的人类唯一自救的美德,该不是溢美之词吧。在苏东坡完全松弛下来而精神安然自在之时,他所写的随笔杂记,就具有此种醇甜的诙谐美。他开始在他的随笔里写很多漫谈偶记,既无道德目的,又乏使命作用,但却成了最为人喜爱的作品。他写了一篇文字,说自己的贫穷,又说到他门人的贫穷。他说:“马梦得与余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另有一篇随笔,是两个乞丐的故事: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尔。他日得志,当吃饱饭后便睡,睡了又吃饭。”另一则云:

13、“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16.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神性”是对人类自我审视自我批判精神的高度赞扬。B.“沦落”在文中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肯定的意味。C.“松弛”不仅表现了苏东坡当时的生活状况,而且体现了他的精神状态。D.“措大”在文中指的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17.对选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选文主要写了苏东坡的精神变化及其带来的文学创作风格的改变。B.选文综合运用了议论、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C.苏东坡这一时期所写的随笔杂记既无教化性,也无功利性,但却更为人喜爱。D.选文中的引文不仅使传主的形象真实可感,而且使作者的论述更加令人信服。18.根据选文,对苏东坡性格概括最准确的是( )A.旷达乐观 勇于自嘲 B.诙谐幽默 寄情自然C.失意悲观 放浪不羁 D.寄情自然 逍遥自在19.联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林语堂,中国现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大淖记事等。B.本文运用适当的虚构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C.文章记述关于苏东坡的谣言就是为了表现他的社会影响力之大。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