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教学设计·简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595461965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教学设计·简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教学设计·简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教学设计·简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教学设计·简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教学设计·简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教学设计·简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教学设计·简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化自信: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思维能力: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品味文中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和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重点、难点)审美创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童年就像一支古老的歌谣,是我们一生的珍宝。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也拥有交织着甜蜜与苦涩的童年。今天,我们就一起从百草园走到三味书屋,看看“小”鲁迅的成长故事,体会“大”鲁迅的深沉情思。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字词积累。自由

2、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确凿”“鉴赏”“人迹罕至”等重点字词。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背景链接文章写于1926年。当时,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他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

3、鲁迅写了一些回忆旧事的文章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这些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2.目标任务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默读课文,结合标题梳理文中写了哪些事,并简要概括出主要内容。学习任务单主要事件:主要内容:记叙了鲁迅从_的童年生活经历。参考答案 美女蛇的故事 提问受斥 做戏描画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18):回忆“我”在百草园游戏玩乐的快乐生活。第二部分(924):回忆“我”在三味书屋读书学习的生活。画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和过渡段。百草园部分起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4、第1段)止句: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第8段)三味书屋部分起句: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第10段)止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第24段)过渡段:第9段。3.目标任务三:品读课文,感受百草园之乐默读课文第18段,说说百草园里令人印象深刻的乐趣有哪些。圈画出来并作简要概括。品读第1段,作者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是否矛盾呢?不矛盾。前一句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似乎确凿只有”说明大人眼里的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而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在童年的“我”的眼里,百草园里的

5、一切都那么有趣,是“我”的乐园。所以并不矛盾。品读第2段,说说作者分别从哪些感官角度写了百草园里的哪些景物,体现了百草园的什么特点。景物: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缠络着的何首乌藤和木莲藤,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一样的覆盆子。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覆盆子又酸又甜。特点:生机勃勃、趣味无穷。第2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比喻。将覆盆子比作“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覆盆子的形状特点,流露出“我”的喜爱之情。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

6、法,将“油蛉”“蟋蟀”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它们发出的声音的悦耳,充满童趣,表现出儿童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些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单是”后面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了“单是”后边的内容,还表现了鲁迅历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表现出儿童所特有的一种情趣。品读第36段,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美女蛇的故事吸引着“我”,使“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品读第7段,写“雪地捕鸟”的乐事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扫”“露”“支”“撒

7、”“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出雪后的百草园给“我”带来的无穷乐趣,也流露出“我”回忆往事时的愉快心情。第2课时1.目标任务一:品读课文,体味三味书屋的生活第9段“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两个感叹句,在“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前面加上“我的”,形象地写出了“我”与百草园中的动植物的亲密无间,流露出“我”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眷恋之情。默读课文第1024段,这部分写了发生在三味书屋里的哪些事情?行礼拜师;问“怪哉”虫;后园玩耍;师生共同读书;做戏、偷描绣像。鲁迅具体从哪些方面描写寿镜吾老先生?从中

8、可看出寿镜吾是个怎样的老师?外貌描写,如“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写出了他的年老,从侧面反映出他的学识渊博;神态描写,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表现出他的古板严肃;动作描写,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表现出他对好文章的热爱。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老师。快速默读“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严趣行礼两次行礼:严格的学习规矩对扁和鹿行礼,“算是”:对规矩的调侃课堂“不应该问”“只要读书”:压抑的学习氛围偷跑进后园玩

9、,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天真可爱的童心先生“怒色”“人都到那里去了?!”:疾言厉色的先生“头仰起,摇着”“拗过去”:陶醉而可亲的先生【示例一】快乐。依据: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并不在其苦,而在其乐。写了读书时偷跑进后花园折蜡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等趣事;还写了被老师发现后回书屋,“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听老师一个人大声入迷地朗读;又有趁老师读书入迷,“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描写。其中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儿童的快乐,一种成年人再也没有的单纯的快乐。【示例二】枯燥无味。依据:作者笔下的三味书屋,门是黑油的,陈设、礼节在小孩子看来也是无趣的。同时,学习内容只

10、有读书、习字、对课,可见所设课程十分单一。而且,先生古板严厉,教学方式刻板,不许学生问课本以外的内容。所以,作者在这种压抑环境下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2.目标任务二:深层阅读,探究课文主题你认为百草园之“乐”与三味书屋之“乐”有什么异同?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观点一: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活泼的童心,这正是本文的意境和韵味之所在。因此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观点二:本文的主题是揭露和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如文中写“我”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先生,却遇见了“不知道”和脸上的“怒

11、色”。观点三:本文的主题是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进行对比,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同时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鲜明对比,引出了“儿童的成长,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空间?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的问题。鲁迅通过对自己童年的生命成长的回忆,对这一教育学的根本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个案。结束语: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童年生活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既写出了三味

12、书屋生活的枯燥,也写出了读书时学生溜到后园嬉戏、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而学生乘机偷玩的乐趣,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玩乐天性。三、作业布置1.朗读并背诵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2.仿照第2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段文字,描写一下你的“乐园”,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00字左右。3.课外阅读朝花夕拾中的另外九篇文章,试着按我们学习本文的方法对名著内容圈点勾画,做批注,了解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同时为本单元的整本书阅读做准备。本教学设计密切结合统编版教材的教学理念,力求解读出童心的乐趣、回忆的美好。教学步骤清晰,逐层推进。本设计从整体结构入手,到局部赏析,再回到整体主题探讨,符合学生认识过程。教与学相结合,是指导回忆性散文阅读的有效方法。整体把握内容和结构,局部研读,读出情趣,探讨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为后面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做了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