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2.19MB
约96页
文档ID:595377787
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1/96

目录第 一 章 概 况.1第 一 节 概 述.1第 二 节 编 写 依 据.1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1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1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2第 三 节 地 质 构 造.3第 四 节水文地质情况.4第五节掘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6第 一 节 巷 道 布 置.6第 二 节 矿 压 观 测.6第三节支护设计.8第 四 节 支 护 工 艺.13第四章 施工工艺.15第一节 施工方法.15第 二 节 掘 进 方 式.16第三节 装载与运输.17第四节 管线敷设.17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20第 六 章 生 产 系 统.21第 一 节 通 风.21第二节 压风系统.21第三节 综合防尘.29第 四 节 防 灭 火.31第 五 节 供 电 系 统.32第六节运输系统.34第 七 节 供 排 水 系 统.34第 六 章 矿 井六大系统.34第一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34第 二 节通信联络系统.36第三节人员位置监测系统.37第 四 节压风自救系统.38第 五 节供水施救系统.38第 六 节紧急避险系统.39第七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9第 一 节 劳 动 组 织.40第 二 节 循 环 作 业.41第 八 章 职 业 病 危 害.42第 一 节防尘设施管理.42第二节粉尘危害防治措施.42第三节有毒有害气体防治.43第 四 节 噪 声 防 治.44第 五 节高温高湿防治.44第 九 章 安 全技术措施.45第 一 节 施 工 准 备.45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45第 三 节 运 输 管 理.56第四节 顶板管理.58第 五 节 机 电 管 理.61第六节 煤质管理.63第 七 节 掘 进 机 管 理.63第 八 节 防 片 帮 管 理.68第 九 节 防 冒 顶 管 理.69第十节 锚杆机使用管理.70第十一节变化管理.71第十二节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72第十三节其它.74第十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77第 一 节 水 灾 预 防.77第二节 火灾预防.78第 三 节 瓦 斯、煤尘灾害预防.79第 四 节 避 灾 路 线.81第十一章风险预控管理.82第一节各工种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82第 二 节 主 要 危 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及存在场所.88第 一 章 概 况第 一 节 概 述一、巷道名称本 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名称为4 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用于如煤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风、行人、回撤、材料运输的需要,为工作面回采做准备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设计长度:1 5 5 8.2 mo服务年限:4-3 煤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采结束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 0 2 1 年 7 月下旬开工,预计2 0 2 2 年 3 月下旬竣工第 二 节 编 写 依 据一、神木市河西联办煤矿4-3 煤东翼大巷工作面掘进巷道设计二、陕西省神木市河西联办煤矿 一水平盘区调整设计说明书三、神木市河西联办煤矿V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四、煤矿安全规程(2 0 1 6版)五、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B50 2 1 3-2 0 1 0 o六、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 B50 51 1-2 0 1 0 o七、煤矿防治水细则(2 0 1 8版)八、防灭火细则九、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2 0 2 0 版)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2-1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4-3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1050m盘区名称41盘区地面标高+1215.8-1223m井下标高+1055.8m+1044.0m地面相对位置地表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接壤地带。

陕北侏罗纪煤田神木北部矿区柠条塔井田东部,刘石畔村南,阴湾煤矿西部4-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位于矿井井田东部,地面为南北高中间低的洼地,地面无建筑物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4-3煤掘进工作面地面为山梁、谷地,地面建筑物不会造成破坏但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地表观测,若有陷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井下位置及与相邻采掘情况一、巷道布置4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风顺槽开口点位于厂煤东翼回撤通道T3点处;开口坐标:X=4322160.543,Y=37436275.895,方位角 180设计距离1558.2到切眼位置,沿煤层顶板破底掘进二、相邻关系4-3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风顺槽东部为井田边界保护煤柱,北部为4-煤辅运大巷西部为43102采空区,南部为南翼保护煤柱4煤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风顺槽上部为广煤大巷煤柱、下部为5T煤未采已采掘工作面对该巷道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注意顶底板稳定情况,严格安装要求进行探放水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层及顶底板岩性本巷道掘进煤层为4-3 煤层,多以半亮型为主;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均为黑色,条痕褐黑色,沥青状光泽;煤层容重为1.2 7 t/n)3,地质构造简单结构: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研,属稳定的全区可采中厚煤层。

由于该工作面煤层厚度稳定,顺槽掘进时均沿顶板掘进就目前的开采条件一般不会发生漏、冒顶事故(详见下表)2顶板粉砂U-4石7-12以粉砂岩为主,泥岩次之,岩体中等完整,属不稳定一较稳定型(I 一II)直接顶节理发育,竖直方向节理面成 正“八”字型,顶板局部破碎,易冒顶.顶板北厚南薄平均抗压强度为26.15MPa,RQD 值 6489%0煤4-3煤1.66全区稳定,烟煤,煤层饱和强度属软弱类岩石,具脆性而不具韧性,宜冲击破碎;抗压强度为5.6-25.2 MPa,平 均10.49 MPa;抗拉强度0.220.54 M P a,平均 0.30MPa0底板粉砂U J石46底板以粉砂岩为主,泥岩次之,岩体中等完整,属不稳定一较稳定型(I II)RQD值6489%,平均抗压强度为26.15MPa,二、瓦斯202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4 3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0.77m3 /min,相对涌出量0.61m 3/t,掘进工作面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0.13m3/min,无煤与瓦斯突出、喷出情况该矿井属低瓦斯矿井三、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最短自然发火期根据2018年矿井煤尘爆炸性、煤自然倾向性鉴定,V 煤层属I 类容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

根据2018年 4T煤层煤样最短自然发火期测试报告,厂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4天四、地温及地压据该矿及邻矿开采情况,井下未发现有地温地压异常现象,属地温地压正常区第 三 节 地 质 构 造3本井田位于鄂尔多斯拗馅盆地伊陕单斜区之内,地层总体为倾向NWW,倾角不大于3 的单斜构造没有发现断层、褶曲构造,邻近矿井生产也未发现有断裂现象,地质构造属于简单类型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一、含(隔)水层划分()含水层1.第四系松散沉积孔隙潜水含水层2.侏罗系延安组裂隙孔隙承压水3.烧变岩裂隙孔洞潜水含水层二、隔水层特征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N2b),区内地表未出露,在深部呈不连续分布,其中的红土层为隔水层,结构致密均一,半固结,可塑性强,为区内良好的不连续隔水层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第四系松散沉积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次是局部地表水补给渗入补给.基岩孔隙裂隙水,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接受地表水体的侧向径流补给,也接受潜水的垂线渗透补给;区内沿基岩裂隙常见有下降泉出露,其为主要排泄方式烧变岩潜水,主要是通过片沙和黄土层接受降水补给,部分地段接受同岩层及地表水侧向补给,总趋势向北部考考乌素沟潜流,多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

三、矿井充水条件矿井充水水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和老空水一).矿井充水水源1.大气降水和地表水2.含水层水延安组砂岩含水极其微弱,便于疏干,对矿井的危害不大二).矿井充水通道1.导水裂隙带4-3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沟通4-2煤层采空区,使 得 4-3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成为矿井的主要导水通道42.含水层孔隙和裂隙煤矿范围内4-3煤层赋存于延安组第二段的下部,由于延安组整段地层为承压水含水层,含水层中不同程度地发育有孔隙和裂隙,它们是保持含水层水力联系的通道,当采矿揭穿含水层时,这些孔隙和裂隙也必然成为地下水向矿坑充水的直接通道3.烧变岩孔隙裂隙由于2 4 3 煤层自燃,上覆岩层受到烘烤致使岩石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孔隙、裂隙,为地下水的赋存和径流形成良好空间4-2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沟通烧变岩潜水时,烧变岩孔隙、裂隙也成为矿井的间接充水通道4.封闭不良钻孔本巷掘进区域无封闭不良钻孔四、采空区及老窑积水分布情况(一)4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上部为4 2煤东翼主运、辅运大巷,对本巷掘进无的影响二)按 照 煤矿探放水细则,4一 3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掘进时,对 煤层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三)施工过程中综掘队要随时观察因地质异常,工作面顶、帮有水情水害预兆时,应立即停止掘进,撤出井下受水情、水害威胁的所有人员,并报告调度室,待隐患消除后,方可进行施工四)施工过程中掘进队要随时观察因地质异常,工作面顶、帮有水情水害预兆时,应立即停止掘进,撤出井下受水情、水害威胁的所有人员,并报告调度室,待矿上采取措施隐患消除后,方可进行施工第五节掘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严格按照炉煤东翼大巷工作面掘进巷道设计和 4 3煤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风顺槽措施施工,矿井最大涌水水量为2m7h,正常涌水量为1.5m3/ho二、地质测量科编制 4、煤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风顺槽地质说明书,4 煤层巷道掘进时,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三、建议地测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及时标定4-3煤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风顺槽中线,掘进队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四、制 定 4一 3煤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风顺槽贯通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贯通后风流调整工作5五、建议掘进技术人员根据顶板特性,选择合理的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确保工作面施工的安全六、严禁空顶作业,加强支护管理工作,确保巷道支护质量七、该 巷4-3煤顶板节理发育,如遇顶板破碎带,应加强破碎带附近顶板管理工作,并防止裂隙导水。

八、巷道低洼积水区域,安设水泵及时排水,必要时掘临时水仓九、4一3煤层与4可煤层层间距小,顶板压力大,因此应加强巷道围岩矿压观测,防止顶板离层和冒顶事故的发生十、掘进过程中如出现地质、水文地质构造变化,及时汇报矿调度室,隐患排除后方可继续向前掘进十一、厂煤东翼大巷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时,应加强掘进工作面及巷道的通风管理和瓦斯管理,加强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控十二、加强掘进工作面及其巷道的粉尘管理,采取必要的减尘、降尘、除尘措施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 一 节 巷 道 布 置4 3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巷道设计长度1 5 5 8.2 m一、炉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施工:4一,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开口中心点位于4 3东翼大巷回撤通道T 3点处;开口坐标:X=4 3 2 2 1 6 0.5 4 3,Y=3 7 4 3 6 2 7 5.8 9 5,方位角1 8 0 ,沿煤层顶板破底掘进施工1 5 5 8.2 m结束二、巷道掘进过程中,在巷道右帮低洼点施工倒车胴(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倒车胴室位置),其长度不得超过6 m后期做临时水窝使用附图:4T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平面布置图第 二 节 矿 压 观 测一、观测对象:厂 煤东翼大巷回风顺槽。

二、观测内容:顶板离层量、锚杆锚固力、巷道围岩位移量等三、观测方法:顶板离层监测、锚杆锚固力检测、挂线围岩观测法6四、监测要求序号 观 测 内 容观 测 目 的观测方法1顶板离层观测顶板稳定状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顶板离层指示仪2锚杆锚固力检测锚杆锚固强度锚杆拉力计3巷道位移量 监测巷道相对变形量,从而判定稳定性挂十字线(-)顶板离层监测顶板离层仪安装深部深7.2 m,浅部深1.9 m顶板离层仪的布置:顶板离层仪每1 0 0 m 安装一个巷道开口、贯通、岔口处要安设顶板离层仪所有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