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23张PPT)课件

上传人:62****1 文档编号:595375904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30.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23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23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23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23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23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23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23张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大学有关知识,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文本,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儒家君子修德之学和圣王的治政之道。,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思考大学之道对于自我价值的指导意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礼记中的名言警句,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2、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文化常识,1.戴圣,戴圣,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商丘)。,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经学大师后苍学礼,,成就卓著,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之职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2.礼记,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和周礼仪礼并称“三礼”。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20卷49篇,书中内容主要介绍先秦的礼制条文,阐述周礼的意义。,礼记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

3、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3.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42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题解读,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

4、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学问。道:本意指“道路”,引申为宗旨、规律、原则等,课文指宗旨。大学之道:即“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文本研读,步入经典,文本研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亲民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亲近爱抚民众。,止:到、至。:美好的德行。,明:动词,彰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译大:,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章中的第四十二篇。,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所编。,知

5、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虑:思虑精详。,定:(志向)坚定不移。得:处事合宜。,静:心不妄动。,道: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安情况。,:性情安和。,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够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都有终结和开端,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纲”的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请同学们自主诵读本段,思考“三

6、纲”指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三纲,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明明德,朱熹注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明德,是我得之于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统而言之,仁义礼智。以其发见而言之,如恻隐、羞恶之类;以其见于实用言之,如事亲、从兄是也。如此等德,本不待自家明之。但从来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一向昏昧,更不光明。”,朱熹认为人本性清明,但因为气禀所拘和人欲所蔽才变得昏暗不明。“明德”即人天生拥有的善性,但这种善性会被外物所污染,“明明德”指不断地彰明人内在的光明的德行,把人天生固有

7、的善性发挥出来,培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求知和修身。,步入经典,亲民,“亲民”的解释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一解为“亲爱于民”或“兼教养意”,是关爱人民,这里的“亲”即是亲近、关爱的意思;一解称“亲民”当为“新民”,是教化民众、使民向善之意。,教材里“亲民”取“亲近爱抚民众”之意。,止于至善,孔颖达:“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朱熹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止于至善”要求所有人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这是大学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标,也是一个无限完善的过程。,三纲,止于至善 最终追求,内圣 明明德亲民外王,“内圣外

8、王”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由于这个说法和儒家理念相符合,于是就被儒家借用,并逐渐形成了儒家哲学的主题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指修身养德,要求人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外王”指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众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三纲”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明明德”就是要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品德,这是儒家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根本要求。“亲民”,有一种解释就是要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强调只有不断革新,永不停滞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性中美好的品德得以弘扬。“止于至善”,就是要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告诉人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三纲”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有始有终的过程。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体系,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本段论证层次:,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