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595375440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的聚落设计说明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城镇与乡村景观,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通过分析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聚落分布特点、观看现代聚落的分布的视频,讨论得出自然环境影响聚落分布和形态。通过分析不同特色的民居特色及设计合理的民居建筑,了解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要与环境相适应。学习目标1.说出聚落的主要形式、形成和发展,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3.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人地协调观)

2、重点难点重点: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辩论学习法、比较法、问题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当夜晚来临,家家户户灯光亮起,我们打开地图,发现它是如此美丽!同学们,每个地区的灯光亮度一样吗?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其实,在一个区域内,众人汇集,落地为家,就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聚落。灯光明亮的区域聚落多而且密集;而灯光暗淡的区域聚落少或没有聚落。创设情境,从灯光亮度与聚落的关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1.聚

3、落的含义、规模、主要形式过渡:出示“聚落”两个字,引导学生推测篆文“聚落”。先解“聚”字,篆文中的“聚”上半部分是“取”,可以引申为“取得食物”,下半部分为三个“人”,合起来的意思是在古代只有众人聚集到一起生活,才能取得更多的食物。教师:总结聚落的含义、规模、主要形式。含义: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规模: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甚至几个人的村庄。主要形式: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镇,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征。2.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的景观特征设计活动:把全班分成两个聚落,从生产方式、房屋

4、建筑、交通、人口分布等方面描述城镇和乡村的景观特征。(1)乡村聚落。生活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农业生产活动,因此乡村又可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乡村聚落规模较小,建筑密度较低,大多数是平房或低层建筑,周围有大片的农田、果园、鱼塘等,生活服务设施较少。(2)城镇聚落。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如工业、服务业等)的居民聚居地。城镇一般规模较大,建筑密度较高,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且对周围地区的发展产生广泛的带动作用。教师:乡村和城镇最大的区别是生产方式不同,也正是这种不同,导致了乡村和城镇之间的景观各具特色。填写表格,比较乡村聚落和城

5、镇聚落的差异。通过“说文解字话聚落”,让学生推断聚落的含义,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运用班级活动,采用比较法总结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异,培养综合思维地理核心素养。比较项目乡村聚落城镇聚落景观农田、果园、鱼塘等高楼、商店、工厂、学校等景观建筑密度较低,大多数是平房或低层建筑建筑密集、多高层建筑人口人口少人口多交通道路少,交通不便道路多,交通便捷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哪种聚落更早出现?哪种聚落规模更大,经济更发达?学生: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居住洞穴,靠捕鱼、狩猎为生,那就是乡村聚落的雏形,后来人与人之间有了物的交换,有了工业生产,城镇聚落逐渐发展起来,且规模越来越大,经济越来越发达。教师:出示聚落由

6、乡村演变为城市的几个阶段景观图和示意图,分析演变过程中聚落景观、聚落规模、交通等方面的变化,总结演变过程:乡村城镇城市。3.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通过两幅漫画,很多农村人喜欢到城市去,而不少城里人则愿意跑到农村去,展开辩论:乡村好还是城市好?乡村好辩方:提出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侵占耕地、水体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好辩方:城市问题正在解决,如合理规划设计,加强管理和保护。补充:展示美丽乡村的照片,以及我国实施振兴乡村的战略,引导学生明确乡村也是大有可为的新天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明确城市人口过度膨胀会引发城市问题。4.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组织活动:选择居住地。活动要求:(

7、1)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好的居住地点,在地形模型中做标记,并说明理由。(2)你认为你选择的地点最好还具备哪些条件? (3)组内讨论 ,组长负责记录、整理同组同学的发言。 活动总结:最初,由于以乡村聚落为主,一般是地形、气候、土壤 、水源等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会成为人们的首选。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交通条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旅游等都可能会成为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人口稠密区,也可以说是聚落密集区,这些地方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密集;而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采用辩论的方法,进一步明确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的优势及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三、学习任

8、务二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过渡: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早期聚落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学生:早期的聚落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道路分布。2.聚落的空间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地理环境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聚落的空间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聚落的形态有团块状、条带状、点状,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农区或林区,聚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渔船为居室的船屋聚落。3.民居与地理环境教师: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与当地的自

9、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呢?阅读教材,完成下表。学生: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关联,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民居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东南亚的高脚屋全年高温多雨双层木楼或竹楼北非的村落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终年炎热干燥墙厚、窗小、平顶,隔热性能好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气候寒冷用冰块构筑小屋,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总结:修建民居,需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聚落因环境而各有千秋,环境因聚落而多姿多彩,有的民居历经千百年留下了独特的文化烙印,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观察景观图片,分析聚落与地理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四、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聚落的景观特征、聚落与地理环境的两个问题。聚落是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形成的,有大有小,分乡村和城镇两种形式。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存在明显的景观差异,主要表现在居民从事的生产活动、聚落规模、人口密集程度、建筑物高矮、交通等方面。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六、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