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历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浮城 文档编号:595303520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历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历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历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历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7历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历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历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练习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B. 陶器、玉器的制作C. 养蚕缫丝技术的发展D. 雕刻技术的发展3.概括历史主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请你为下列图片确定一个适当的主题A. 生产工具的变革B. 我国的农耕文化C. 人类社

2、会的变迁D. 生活工具的变迁4.2015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下列有关黄帝叙述不正确的是A. 建造宫室、车船、兵器B. 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C. 教人农耕、发明陶器、开辟集市D.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5.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6.下列青铜器中,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鼎C. 利簋D. 青铜剑7.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下列证据

3、最有可能支撑该观点的是A. 殷墟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B. 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中牛牵曲辕犁C.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水牛遗骸 D. 春秋里有关于于牛耕生活的描写8.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B. C. D. 9.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下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_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4、第8课百家争鸣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0.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主持修建该工程的是A. 禹B. 郑国 C. 李冰D. 炎帝11.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战国初年只有十几个诸侯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A. 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B. 民族交融逐渐加强C. 社会文化高度繁荣 D.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12.郭

5、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A.百家争鸣的局面B.诸侯争霸的局面C.竞相改革的局面D.商业繁荣的局面13.我国设立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朝时,在中央也设置了类似职责的官员,负责掌管监察事务。此官员的名称是A. 御史大夫B. 丞相C. 皇帝D. 太尉14.曾有人形容秦朝“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犯人,如同集市一样。这种现象说明秦朝时A. 社会治安混乱B. 国民素质不高C. 人民法治观念淡薄D. 刑法严酷15.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通过这

6、一笔记内容可以确定他学习的主题是(1)交战双方: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和秦军主力(2)特点:以少胜多(3)结果:秦军大败(4)成语:破釜沉舟A. 长平之战B. 牧野之战C. 巨鹿之战D. 城濮之战16.关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秦的暴政B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C刘邦率领军队打败了秦军主力,取得最终胜利D秦朝统治者在公元前207年投降,秦朝灭亡17.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B.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 丁是西

7、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18.电视剧芈月传的主人公芈月历经磨难,后来成为秦国的宣太后,“垂帘听政”数十年。但是,她的故乡不在秦国,而是在位于战国七雄中最南端的是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19.下列图片是了解史前时期原始人类遗迹的出土文物,它们均属于骨针 碳化稻粒 纺轮 人面鱼纹彩陶A文献史料 B远古神话 C考古发现 D想象推断20.言简意赅的成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当仁不让”“随遇而安”“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下列哪三家学派的精神A. 道、儒、墨B. 道、墨、法C. 墨、儒、法D. 儒、道、法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8、,在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东到东海,西到临洮,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改正:_。 【 】2.公元前841年,周幽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改正:_。 【 】3.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改正:_。 【 】4.商朝多次迁都,最著名的是商纣王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改正:_。【 】5.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春秋时期。改正:_。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28分,其中22题12分,23题16分)22. 改革是强国之路,促进社会的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9、,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各自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为以后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商鞅变法能够取得比东方诸国更为显著的成功,就是因为其变法实行的更为彻底和全面,执法又严格维护公正的原则。商鞅变法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在变法的执行过程中,依法办事,态

10、度坚决。将法家“立法去私”的精神在社会上广泛推行,形成了“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的现象。摘编自张俊英商鞅变法与秦王朝之兴衰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中“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有什么表现?(2分)为什么说“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能够取得比东方诸国更为显著的成功”的原因。(4分)(3)结合上述材料,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23.文字和思想的光芒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图1 甲骨文字形举例 图2 秦统一文字 材料二 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思想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

11、大背景下形成的百家争呜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争呜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有些学派会失势,有些会消亡,有些会兴旺起来,而决定学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 吴建民评点战国策学派思想主张A道法自然,无为而治。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治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1)甲骨文出现于我国什么时期?(2分)材料一中的图1反映我国古代文字哪些造字方法?(写出其中2种即可,4分)(2)材料一中图2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2分)文字的统一有何意义?(2分)(3)结合材料二,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大背景”指

12、什么?(2分)材料二的表格中体现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主张分别是_和_。(填字母)(2分)(4)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争鸣的特点。(2分)四、活动与探究(共22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节选)材料三 材料四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

13、,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分)引用材料一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2分)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2分)(3)材料三图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秦朝为加强统治,在中央设立了哪一官职来负责掌管军队?(2分)(4)请说出材料三图二中的两项统一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5)材料四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2分)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2分)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突出,请你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 2、A 3、B 4、C 5、B 6、B 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