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方案第1章 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第2章 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现状分析 42.1 三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结构 42.2 三农村基层政权职能与作用 42.3 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5第3章 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基础 53.1 现代治理理论 53.2 基层政权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 6第4章 三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架构优化 64.1 组织结构改革 64.1.1 梳理部门职能,明确责任边界,保证各部门协同高效运作 64.1.2 精简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 64.1.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体系,提高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64.1.4 推进基层政权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74.2 干部队伍建设 74.2.1 严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规范选拔程序,保证干部选拔公平、公正、公开 74.2.2 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74.2.3 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实绩导向,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 74.2.4 加强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74.3 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 74.3.1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建立与工作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
74.3.2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基层治理摸索新路径 74.3.3 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体系,防止权力滥用 74.3.4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强化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维护基层政权稳定 7第5章 基层政权职能转变与能力提升 75.1 职能定位与调整 75.1.1 明确职能定位基层政权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两项职能,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75.1.2 优化职能配置基层政权要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原则,调整内设机构,明确部门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85.1.3 创新服务方式基层政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便捷化、智能化 85.2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85.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水、电、路、信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85.2.2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提高服务质量 85.2.3 培育公共服务人才加强基层政权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85.2.4 引导农民参与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85.3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85.3.1 完善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政权、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等多层次、多领域的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85.3.2 加强矛盾化解加强基层政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85.3.3 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基层政权对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监管,提高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85.3.4 强化法治保障深入推进基层政权法治建设,提高基层干部法治素养,保证基层政权依法履行职责 85.3.5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强化信用监管,促进农村诚信社会建设 8第6章 建引领与基层政权建设 86.1 建工作与基层政权建设融合 96.1.1 加强组织建设 96.1.2 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 96.1.3 完善建工作机制 96.2 建促脱贫攻坚 96.2.1 强化组织对脱贫攻坚的领导 96.2.2 发挥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96.2.3 完善建扶贫机制 96.3 建促乡村振兴 96.3.1 强化组织对乡村振兴的领导 96.3.2 发挥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106.3.3 推动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10第7章 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107.1 乡村治理体系构建 107.1.1 组织架构优化 107.1.2 制度设计创新 107.1.3 人才队伍建设 107.2 治理能力提升路径 117.2.1 政策执行能力提升 117.2.2 服务能力提升 117.2.3 监督机制完善 117.3 治理手段创新 117.3.1 信息化技术应用 117.3.2 社会力量参与 117.3.3 文化引领与乡风文明建设 12第8章 政策支持与法治保障 128.1 政策支持体系 128.1.1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政策支持 128.1.2 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政策支持 128.2 法治建设与保障 128.2.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28.2.2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138.2.3 强化法治监督与保障 138.3 政策与法治的协同推进 138.3.1 建立政策与法治的衔接机制 138.3.2 推动政策与法治的互动发展 138.3.3 加强政策与法治的宣传与普及 13第9章 社会参与与多元共治 139.1 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 139.1.1 完善政策环境 139.1.2 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149.1.3 促进社会组织合作与交流 149.2 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149.2.1 企业参与基层治理 149.2.2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 149.2.3 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 149.3 多元共治格局构建 149.3.1 主导与多元参与 149.3.2 制度创新与政策保障 159.3.3 激发村民自治活力 15第10章 实施策略与评估体系 1510.1 实施策略与步骤 1510.1.1 总体策略 1510.1.2 实施步骤 1510.2 评估体系构建 1510.2.1 评估目标 1510.2.2 评估指标 1510.2.3 评估方法 1610.2.4 评估周期 1610.3 持续改进与优化建议 1610.3.1 政策调整 1610.3.2 能力提升 1610.3.3 机制创新 1610.3.4 资源整合 1610.3.5 群众参与 1610.3.6 监督与问责 16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问题,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意义①有助于深化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的认识,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②有助于优化农村基层政权治理结构,提高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③有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提升乡村治理水平④有助于丰富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治理的理论体系,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第2章 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现状分析2.1 三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结构三农村基层政权在我国政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村级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村级组织是在基层的工作核心,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级事务进行监督。
还包括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共同构成三农村基层政权的组织架构2.2 三农村基层政权职能与作用三农村基层政权在乡村治理中具有以下职能与作用:(1)政策宣传与贯彻基层政权负责传达、宣传国家政策法规,保证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实施2)社会管理与服务基层政权负责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3)经济发展与指导基层政权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4)民主监督与自治基层政权保障村民民主权利,推进基层民主监督与自治,促进乡村和谐稳定2.3 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三农村基层政权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组织力量薄弱部分村级组织领导力不足,员队伍老龄化,缺乏年轻力量2)职能发挥不充分部分基层政权在政策执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乡村治理效果3)干部队伍素质不高部分基层干部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较低,难以适应乡村治理需求4)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基层民主监督渠道不畅,部分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影响村民民主权利的行使5)资源保障不足部分农村地区财政困难,基层政权运转经费紧张,影响基层政权建设和发展。
6)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政策在基层落实过程中存在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现象,导致政策效果打折第3章 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基础3.1 现代治理理论现代治理理论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治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主张通过多元化、网络化、合作化的方式,构建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协同关系,以提高公共事务的治理效能现代治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核心观点:1)治理主体多元化:强调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共同参与治理,形成多元化治理格局2)治理机制网络化:认为治理过程应充分利用网络化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责任共担3)治理目标协同化:注重治理目标的多元化,强调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市场和社会的协同发展4)治理手段多样化:倡导运用多种治理手段,如法律、经济、行政、道德等,提高治理效果3.2 基层政权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基层政权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治理能力建设:治理能力是基层政权有效履行职责的基础,包括制度设计能力、政策执行能力、服务提供能力和矛盾化解能力等2)治理结构优化:优化基层政权治理结构,实现市场和社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提高治理效率3)治理机制创新:创新基层政权治理机制,如民主决策、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等,提升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治理资源整合:整合基层政权治理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治理环境改善:优化基层政权治理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为治理能力提升创造有利条件6)治理效能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效能评价体系,对基层政权治理能力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为持续改进治理能力提供依据通过以上理论框架,可以系统分析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和路径,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导第4章 三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架构优化4.1 组织结构改革为提高三农村基层政权的服务效能与管理水平,优化组织架构是关键一环应梳理和明确各部门职能,实现职能归口管理,避免职能交叉和职责不清精简管理层级,压缩冗余机构,提升组织运作效率具体措施如下:4.1.1 梳理部门职能,明确责任边界,保证各部门协同高效运作4.1.2 精简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4.1.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体系,提高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4.1.4 推进基层政权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4.2 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干部队伍是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加强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