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发展方案与实施细则第1章 总则 41.1 基层政权建设目标 41.1.1 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体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41.1.2 优化基层政权治理结构,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基层政权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法治化水平 41.1.3 加强基层政权能力建设,提高村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1.1.4 强化基层政权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41.2 发展战略与原则 41.2.1 发展战略 41.2.2 发展原则 4第2章 农村组织与管理体制 52.1 农村基层组织架构 52.1.1 村组织 52.1.2 村民委员会 52.1.3 村务监督委员会 52.1.4 农村经济组织 52.2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定位 52.2.1 政治功能 52.2.2 经济功能 52.2.3 社会功能 52.2.4 文化功能 52.3 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62.3.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62.3.2 优化村组织设置 62.3.3 创新基层管理体制 62.3.4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62.3.5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6第3章 农村经济发展 63.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63.1.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63.1.2 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63.2 农村经济组织发展 63.2.1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发展 63.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 73.3 农村金融支持政策 73.3.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73.3.2 农村金融政策扶持 73.3.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7第4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74.1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74.1.1 目标与原则 74.1.2 主要任务 74.1.3 政策措施 84.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84.2.1 目标与原则 84.2.2 主要任务 84.2.3 政策措施 84.3 农村能源与信息化建设 84.3.1 目标与原则 84.3.2 主要任务 84.3.3 政策措施 9第5章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95.1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95.1.1 基础设施建设 95.1.2 师资队伍建设 95.1.3 教育资源整合 95.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95.2.1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95.2.2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95.2.3 医疗保障制度 95.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95.3.1 养老保险制度 105.3.2 失业保险制度 105.3.3 社会救助制度 105.3.4 社会福利制度 10第6章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06.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06.1.1 生态保护目标 106.1.2 生态功能区划 106.1.3 生态保护措施 106.2 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106.2.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06.2.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06.2.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116.2.4 农村生态环境监管 116.3 生态农业发展 116.3.1 生态农业模式推广 116.3.2 农业资源利用优化 116.3.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16.3.4 生态农业产业链构建 11第7章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117.1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117.1.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117.1.2 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 117.1.3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监督 117.2 农村风廉政建设 127.2.1 加强风廉政教育 127.2.2 规范农村员干部行为 127.2.3 推进农村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27.3 农村法治建设 127.3.1 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127.3.2 完善农村法治体系 127.3.3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12第8章 人才与科技支撑 128.1 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 128.1.1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 138.1.2 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发展 138.1.3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138.2 农村科技创新与应用 138.2.1 加强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38.2.2 推广农村实用技术 138.2.3 促进农村科技产业发展 138.3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38.3.1 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138.3.2 加强农村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148.3.3 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效能 14第9章 文化传承与繁荣 149.1 农村文化遗产保护 149.1.1 加强农村文化遗产普查与登记 149.1.2 制定农村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49.1.3 实施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49.2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149.2.1 优化农村文化产业布局 149.2.2 支持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149.2.3 培育农村文化产业市场 159.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59.3.1 深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159.3.2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159.3.3 推进农村文化教育普及 15第10章 实施与监督 1510.1 政策措施与实施步骤 1510.1.1 制定具体政策措施 1510.1.2 实施步骤 1510.2 资金投入与监管 1510.2.1 资金投入 1510.2.2 资金监管 1510.3 绩效考核与评估 1610.3.1 绩效考核 1610.3.2 评估 1610.4 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 1610.4.1 风险防范 1610.4.2 应对措施 16第1章 总则1.1 基层政权建设目标1.1.1 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体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1.1.2 优化基层政权治理结构,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基层政权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法治化水平1.1.3 加强基层政权能力建设,提高村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1.4 强化基层政权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农村全面发展1.2 发展战略与原则1.2.1 发展战略(1)坚持的全面领导,保证基层政权建设的正确方向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3)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4)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效能1.2.2 发展原则(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权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坚持依法治理,保证基层政权建设和发展的合法性和合规性3)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基层政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4)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摸索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基层政权建设新模式5)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和发展第2章 农村组织与管理体制2.1 农村基层组织架构2.1.1 村组织村组织是农村基层政权的核心,负责领导和协调本村各项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的方针政策,领导村级其他组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2.1.2 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向人民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2.1.3 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村民自治活动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检查财务收支情况,维护村民合法权益2.1.4 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主要职责是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2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定位2.2.1 政治功能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宣传的政策、组织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等政治功能通过发挥政治功能,保证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2.2.2 经济功能农村基层组织具有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经济功能通过发挥经济功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2.2.3 社会功能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办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调解民间纠纷等社会功能通过发挥社会功能,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2.4 文化功能农村基层组织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素质等文化功能。
通过发挥文化功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3 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2.3.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保障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3.2 优化村组织设置根据农村发展需要,调整村组织设置,实现组织在农村基层的全面覆盖2.3.3 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摸索“一肩挑”、“两委交叉任职”等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2.3.4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基层组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2.3.5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3章 农村经济发展3.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3.1.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3)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1.2 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1)加大农村第二产业投入,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2)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如乡村旅游、电商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加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
3.2 农村经济组织发展3.2.1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发展(1)鼓励家庭农场发展,提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2)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3)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参与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业务领域3.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1)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2)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3)支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3 农村金融支持政策3.3.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1)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2)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3)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3.3.2 农村金融政策扶持(1)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2)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政策,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3)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3.3.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1)加强农村金融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2)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提高风险抵御能力;(3)加强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农村金融秩序第4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1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4.1.1 目标与原则(1)目标:提高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农村交通网络,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2)原则:以人为本,优化布局;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主导,社会参与4.1.2 主要任务(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覆盖率、硬化率和等级水平;(2)完善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提高农村交通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