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595278043 上传时间:2024-11-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9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部编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A 卷人教部编版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共 9 小题,共 27 分。)1.用楷书将下面短语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分)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答案】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规范书写。注意将汉字以及标点符号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不要写错别字。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酝酿(ning)澄清(chng)黄晕(yn)窠巢(k)B济南(j)应和(h)萧瑟(s)枯涸(h)C贮蓄(ch)响晴(xing)抖擞(su)肥硕(shu)D发髻(j)竦峙(sng)栖息(x)咄咄逼人(du)【答案】A【解析】B 选项:应和(h),C 选项贮蓄(

2、zh),D 选项栖息(q)。故本题选 A。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萌发 骄媚 伦敦 镶嵌 B.宽敝 浇灌 化妆 铃铛C.忙碌 草垛 莅临 吝啬D.干涩 淅沥 粗旷 屋檐 【答案】C【解析】A 选项(骄)媚(娇)媚;B 选项宽(敝)宽(敞);D 选项粗(旷)粗(犷)。故本题选 C4.(2021青海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B.惊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寄托哀 1 思。C.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D.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

3、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有误,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该在后半句的“形成”前面加“能否”。B.正确。C.有误,有歧义。应该改成“学校的许多学生”。D.有误,搭配不当,“增强”和“方式”搭配不当,应该把“增强”改成“改变”。故本题选 B。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B.运动会迎面接力比赛

4、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正所谓: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新生。官鹅沟的山水、峨眉山的云海,真是巧夺天工。【答案】C【解析】A 项,“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或者多次重复,后面通常跟动词。B 项,“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D 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故本题选 C。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春通过盼春、绘春、赞春,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态度。

5、B.济南的冬天抓住了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C.雨的四季中表达了对四季的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中调,作者仅用 28 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刻画了一个奔波在外的游子形象,表达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故本题选 D。7.按照要求用原句填空。(8 分)(1)潮平两岸阔,_。(2)_,闻道龙标过五溪。(3)水何澹澹,_。(4)_,小桥流水人家。(5)闻 王 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一 诗 中 表 达 诗 人 对 友 人 关 心 的 句 子 是:_,_。(6)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名句是:_,_。【答案】(1)风正一帆悬。(2)杨花落尽子规啼。(3)山岛竦峙。(4)枯藤老树昏鸦。(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8.椰海中学团委决定举办板报评比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5 分)(1)张华同学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了一则通知,请仔细阅读,按要求作答。(3 分)通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甲】引导中学生树立为

7、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乙】校团委决定于 6 月 29 日下午 16:00 开始进行“追忆红色故事 弘扬红色精神”评比。请各班认真准备,按时完成板报制作,迎接评比。9月 21 日这则通知中的【甲】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 分)_这则通知中的【乙】句内容不完整,请写出修改意见。(1 分)_这则通知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 分)_(2)请用四字短语为本班的板报再设计两个栏目。(2 分)栏目一:党史介绍栏目二:红色之旅栏目三:_ 栏目四:_ 【答案】(1)在“奋斗”的后面加上“的理想”或删去“树立”。在“评比”前加上“主题板报”。在正文的右下角、日期的正上方署名“椰海中学团委”。(

8、2)示例:英雄事迹;红色寄语;红歌专栏;领袖故事【解析】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二、阅读理解(本部分共 3 篇,共 40 分。)(一)观沧海(10 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本诗以“_”字统领全篇,先写_景,再写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_。(4 分)10.

9、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1 分)11.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写的是动景;“_”写的是静景。动静结合,既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也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2 分)1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理解。(3 分)_【答案】9.观;实;虚;宽广胸怀、豪迈气概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10.苍凉慷慨11.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12.这句诗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气势雄浑,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涉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基

10、本手法的运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诗歌常见情感基调的判断;对诗歌表达情感的理解。在作答理解题时,注意先分析诗句含义,再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或哲理。(二)秋天的黄昏(15 分)丁立梅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

11、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

12、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多幸福的一个世界!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

13、,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

14、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13.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填空。(2 分)(1)_:指演变而产生。(2)_: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14.本文写景以_为序;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有:(河堤)(从河堤往下看)()(村庄在田野尽头)。(2 分)15.说说文章第段画线句子中“吞”字的含义。(3 分)_16.文章第段写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记叙顺序是_,其作用是:_。(3 分)17.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 分)_18.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

15、第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B.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C.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D.有令人难忘的美好回忆。【答案】13.衍生 惆怅 14.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上)15.15.“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得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16.16.插叙;作用: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17.17.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

16、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18.18.D【解析】13.本题考查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可从第段和第段找出相应词语:衍生、惆怅。14.本题考查写景顺序和体现写景顺序的标志词。第段“选一处河堤,坐下吧”,第段“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第段“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第段“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由此可见,本文采用空间方位为写景的顺序。15.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不仅要考虑字词的本意,也要结合语境揣摩其具体含义。“吞”字本义为“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在文中指城市灯光亮的早,让黄昏的变化不明显,与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16.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第段回忆的是童年在故乡晒棉花活人母亲去棉花籽的事,表达的是对美好童年、对故乡和母亲的怀念,表达收获棉花带给家庭的快乐。17.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这句话将在棉花上的孩子比作驾着白云朵的鸟儿,是比喻,效果是生动形象,写出了棉花的柔软洁白、童年的欢乐。1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归纳。第段是一个过渡段,是对下文描写乡村秋天黄昏的总起,所以答案就是在下文的写景段中寻找,下文写道:“这是草的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