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怜悯是人的天性》随堂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怜悯是人的天性》随堂练习(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层练习 (23-24高二上浙江绍兴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_,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_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牲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不是愿意踩着活着的一个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_它们死去的同类。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_的。(节选自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1填入文中横线处词语正
2、确的一组是()A秉性甚至掩藏身临其境B禀性甚至掩埋感同身受C秉性然而掩藏感同身受D禀性然而掩埋身临其境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语句。【答案】1B 2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处,禀性:人的本性。秉性:性情。语境强调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应具备的本性,故第一处填“禀性”。第二处,然而:连词,表转折。甚至:连词,表递进。第二处前后语境表示递进关系,故填“甚至”。第三处,掩埋:用泥土等盖在上面;埋葬。掩藏:隐藏、隐蔽。第三处强调把同类埋葬,故填“掩埋”。第四处,身临其境:亲自面
3、临那种境地。感同身受: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第四处语境强调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就同亲身经历一样,故填“感同身受”。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也不是愿意”错误,语序不当,“不”作为否定副词,修饰动词“愿意”,应放在“愿意”的前面。故句子应修改为: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3请对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不用具体数据,但须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练流畅,不超过60字。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非常坦白地向父母诉说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就这个问题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
4、。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调查显示,受访者中,00后占2.8%,90后占35.4%,80后占45.2%,70后占12.5%,60后占3.4%,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之间会报喜不报忧?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答案】遇到困难,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父母经常或偶尔报喜不报忧;80后、90后最普遍;原因大多是为对方考虑(或怕对方担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由材
5、料“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非常坦白地向父母诉说吗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可知,遇到困难,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父母经常或偶尔报喜不报忧;由材料“调查显示,受访者中,00后占2.8%,90后占35.4%,80后占45.2%,70后占12.5%,60后占3.4%”可知,这种现象80后、90后最普遍;由材料“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可知,原因大多是为对方考虑(或怕对
6、方担心)。综合以上几点可概括出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曼德维尔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终归会成为怪物。但是,曼德维尔没有看到的是,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曼德维尔否认人类有这种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的确,人们所说的慷慨、仁慈和人道,如果不是指对弱者、罪人和整个人类怀抱的怜悯心,又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从深层次的意义上看,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无非就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所抱有的持久的怜悯之心而已,因为我们希望某一个人不受苦,不是希望他幸福,又是希望他什么呢?即使说怜悯心真的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
7、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在野蛮人心中不明显,但甚强烈;而在文明人心中虽较明显,但很微弱)。这种说法,除了更加有力地证明我的论点符合真理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很显然,这种感同身受的程度,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得多。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哲学使人孤独,使他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竟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只有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惊醒哲学家的沉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即使有人明目张胆地在哲学家的窗前掐另一个人
8、的脖子,他也能若无其事地用手捂着他的耳朵,稍加思索之后,便不让他心中激动的天性使他对那个被杀害的人表示同情。野蛮人绝没有这么高超的本领;由于他缺乏智慧和理智,因此,他总是一往无前地发挥人类天然的感情。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在街头发生争吵时,奔赴现场的总是平民,而行事小心的人却往往避而远之;把打斗的双方拉开,挺身出来阻止诚实的人们互相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A曼德维尔和卢梭都认识到怜悯心的重要性,但曼德维尔对于社会美德和怜悯之心的关系认识存在不足。B作者认为怜悯心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这种情感在野蛮人心中更为强烈。C在街头争
9、吵中,来阻止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因为他们理智介入较少,且有着更多的天然的同情心。D作者连用三个反问句,语气强烈,强调了怜悯的品性对人的美德的影响,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入反思。5作者认为“怜悯”的品性与社会美德有何关系?结合文本具体阐发。6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同情心更为强烈?【答案】4B 5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人们所说的慷慨、仁慈和人道,是指对弱者、罪人和整个人类怀抱的怜悯心,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就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所抱有的持久的怜悯之心。 6在自然状态下,人缺乏智慧和理智,总是一往无前地发挥人类天然的感情。而理智会使人产生自爱心,自爱心使人汲汲
10、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作者认为怜悯心只不过是”错误。原文是“即使说怜悯心真的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在野蛮人心中不明显,但甚强烈;而在文明人心中虽较明显,但很微弱)”,“即使说”表明一种让步假设,并不代表作者赞同。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原文“但是,曼德维尔没有看到的是,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曼德维尔否认人类有这种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的确,人们所说的慷慨、仁慈和人道,如果不是指对弱者、罪人和整个人类怀抱的怜悯心,又
11、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从深层次的意义上看,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无非就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所抱有的持久的怜悯之心而已,因为我们希望某一个人不受苦,不是希望他幸福,又是希望他什么呢?”,作者认为: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怜悯”的品性是基础、前提。社会美德中的慷慨、仁慈、人道、善意、友谊,是一种怜悯之心。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原文“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很显然,这种感同身受的程度,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得多。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
12、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在自然状态下,人总是发挥着人类天然的感情。而理智会使人产生自爱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根据内容,回答问题。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例如:大前提: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是会死的。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有一个知县对两个妇女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大堂上,两个妇女就动手拉了起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其中甲妇女开始时还使劲
13、,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了。而另一个乙妇女则拿出吃奶的劲,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的甲妇女说:“她是真正的母亲。”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分析以上材料,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处不超过15个字)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答案】 亲生母亲都怕拉伤自己的孩子; 甲妇女怕拉伤孩子; 甲妇女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以三段论的推理方法和过程,也就是运用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来论证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该材料是县官断案,关于一真一假
14、两个母亲争夺孩子的事。由材料“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的甲妇女说:她是真正的母亲”可知,县官推断的结论是不使劲的女人是母亲;得出这一结论有两个前提,大前提是从母亲这一角度出发的,凡是亲生母亲都怕拉伤自己的孩子,小前提是从甲妇女的表现出发的,即甲妇女怕拉伤孩子所以不使劲,因为这两个前提,所以得出结论甲(妇女)是孩子的亲生母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修辞立其诚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进行(),就“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由修辞到为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 )。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批判和分析,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学习时应注意把握文章的观
15、点,思考其对我们()的启发意义。怜悯是人的天性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 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卢梭把怜悯心视为先于理性思考而存在的一种纯自然的人类天性和情感,这一观点很有启发性。但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其天性究竟是“自然本性”还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请在学习中认真探究“人的怜悯心从何而来”这一论题。“修辞立其诚”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 。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可见修辞立其诚关注的是“真”,而怜悯是人的天性关注的是“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