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

上传人:s****1 文档编号:595229233 上传时间:2024-10-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第1章 总论31.1 农作物种植概述31.2 我国农作物种植区域分布41.3 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趋势4第2章 耕地准备与土壤改良42.1 耕地整理52.1.1 清理杂物52.1.2 土壤翻耕52.1.3 土壤破碎52.1.4 平整土地52.2 土壤改良52.2.1 土壤酸碱度调整52.2.2 有机物料施用52.2.3 土壤结构改善52.3 土壤肥力提升52.3.1 氮磷钾肥施用62.3.2 微量元素补充62.3.3 深耕深松62.3.4 轮作和间作6第3章 水稻种植技术63.1 水稻品种选择63.2 育秧技术63.3 水稻移栽63.4 水稻田间管理7第4章 小麦种植技术74

2、.1 小麦品种选择74.2 播种技术74.3 小麦越冬管理84.4 小麦生育期管理8第5章 玉米种植技术85.1 玉米品种选择85.2 播种技术85.3 玉米田间管理95.4 玉米病虫害防治9第6章 经济作物种植技术96.1 棉花种植技术96.1.1 土地选择96.1.2 整地与施肥96.1.3 播种106.1.4 田间管理106.1.5 收获106.2 大豆种植技术106.2.1 土地选择106.2.2 整地与施肥106.2.3 播种106.2.4 田间管理106.2.5 收获106.3 花生种植技术106.3.1 土地选择106.3.2 整地与施肥106.3.3 播种116.3.4 田间管

3、理116.3.5 收获11第7章 蔬菜种植技术117.1 叶菜类蔬菜种植技术117.1.1 选地与整地117.1.2 品种选择117.1.3 播种117.1.4 田间管理117.1.5 采收117.2 根茎类蔬菜种植技术117.2.1 选地与整地117.2.2 品种选择117.2.3 播种与育苗127.2.4 田间管理127.2.5 采收127.3 花果类蔬菜种植技术127.3.1 选地与整地127.3.2 品种选择127.3.3 播种与育苗127.3.4 田间管理127.3.5 采收12第8章 水果种植技术128.1 苹果种植技术128.1.1 品种选择128.1.2 土地整理128.1.3

4、 栽植技术138.1.4 管理技术138.2 桃树种植技术138.2.1 品种选择138.2.2 土地整理138.2.3 栽植技术138.2.4 管理技术138.3 柑橘种植技术148.3.1 品种选择148.3.2 土地整理148.3.3 栽植技术148.3.4 管理技术14第9章 热带作物种植技术149.1 橡胶种植技术149.1.1 品种选择149.1.2 种植地选择与准备149.1.3 种植时间149.1.4 种植方法149.1.5 田间管理159.2 咖啡种植技术159.2.1 品种选择159.2.2 种植地选择与准备159.2.3 种植时间159.2.4 种植方法159.2.5 田

5、间管理159.3 可可种植技术159.3.1 品种选择159.3.2 种植地选择与准备159.3.3 种植时间169.3.4 种植方法169.3.5 田间管理16第10章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农药使用1610.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原理1610.1.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610.1.2 防治方法1610.2 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1710.2.1 常见病虫害识别1710.2.2 防治方法1710.3 农药的安全使用1710.3.1 农药的选择1710.3.2 农药的使用1710.4 农药残留与农产品质量安全1710.4.1 农药残留危害1710.4.2 农药残留检测1810.4.3 农药残留控制1

6、8第1章 总论1.1 农作物种植概述农作物种植是人类为了获取食物、纤维和能源等生活必需品,通过耕作、播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手段,在土地上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是支撑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1.2 我国农作物种植区域分布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农作物种植区域分布广泛。根据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我国农作物种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区域:(1)北方平原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薯类等作物为主。(2)南方丘陵区:主要包括江南、西南等地区,以水稻、茶叶、柑

7、橘、甘蔗等作物为主。(3)西北干旱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以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作物为主。(4)青藏高原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等地区,以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为主。1.3 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标准化种植:通过规范化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风险能力,降低生产成本。(2)绿色种植: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3)精准种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农作物种植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生态种植:注重农作物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农田生态

8、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5)智能化种植:发展智能农业,利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提高农作物种植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6)多元化种植: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第2章 耕地准备与土壤改良2.1 耕地整理耕地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和品质。耕地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清理杂物在播种前,应将耕地中的石头、杂草、作物残体等杂物清除干净,以保证耕作层平整、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2.1.2 土壤翻耕翻耕是指将耕作层土壤翻转,以利于土壤气体交换、水分渗透和根系扩展。翻耕深度应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特性确定,一般为1525厘米。2.1.3 土壤

9、破碎翻耕后,应对土壤进行破碎处理,使土壤颗粒大小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破碎方法有机械破碎、人工破碎等。2.1.4 平整土地平整土地是保证水分均匀分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通过平整土地,可以消除地势高低差异,降低水土流失风险。2.2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2.2.1 土壤酸碱度调整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调整土壤酸碱度。对于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熟石灰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对于碱性土壤,可施用硫酸亚铁、硫磺粉等酸性物质进行中和。2.2.2 有机物料施用有机物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合理施用有机肥料

10、,如农家肥、绿肥、堆肥等,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2.2.3 土壤结构改善针对粘性土壤,可通过加入沙子、炉渣等粗颗粒物质,改善土壤透气性和渗透性;针对沙性土壤,可加入有机物料、泥炭等,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2.3 土壤肥力提升2.3.1 氮磷钾肥施用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氮、磷、钾化肥,以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2.3.2 微量元素补充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如锌、硼、铁等,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2.3.3 深耕深松深耕深松可以改善土壤层次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肥力。2.3.4 轮作和间作合理轮作和间作,可以降低土壤

11、病虫害发生率,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第3章 水稻种植技术3.1 水稻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基础。品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1)熟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早、中、晚熟品种;(2)抗性:选择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品种;(3)产量:选择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品种;(4)品质: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质食用、加工或专用品种。3.2 育秧技术育秧是水稻种植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1)秧田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秧田,翻耕、碎土、施肥,为育秧创造良好环境;(2)播种:按照适宜的播种量,将种子均匀撒播在

12、秧田上,然后用细土覆盖;(3)秧田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及时防治病虫害,培育壮秧。3.3 水稻移栽水稻移栽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移栽质量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1)移栽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秧苗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2)移栽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移栽密度;(3)移栽方法:采用浅插、匀插的方式,保证秧苗直立、根系展开;(4)移栽后管理: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3.4 水稻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1)水分管理:根据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需要,合理调控田间水分;(2)肥料管理: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原则,合理施

13、用基肥、追肥和叶面肥;(3)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4)田间除草:采用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田间杂草;(5)其他管理: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生长状况,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如晒田、搁田等。第4章 小麦种植技术4.1 小麦品种选择小麦品种的选择是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具体原则如下:1)抗逆性:选择抗寒、抗旱、抗病、抗倒伏等功能较强的品种。2)丰产性:选择产量高、稳产功能好的品种。3)品质: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质优良、符合加工要求的品种。4)生育期: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生育期

14、适中的品种。4.2 播种技术播种技术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操作如下: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北方地区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为宜。2)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播种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在1015公斤。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发芽和生长。4)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撒播、点播等方式,以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4.3 小麦越冬管理小麦越冬期间的管理对小麦安全越冬。主要措施如下:1)浇水:越冬前应浇透水,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2)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追施磷、钾肥,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3)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病虫害,减轻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4.4 小麦生育期管理小麦生育期管理是保证小麦高产、优质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如下:1)春季管理:春季应及时中耕、施肥、浇水,促进小麦生长。2)起身期管理:起身期应注意防治病虫害,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小麦倒伏。3)抽穗至成熟期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4)收获: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减少损失。收获后及时晾晒、储存,防止霉变。第5章 玉米种植技术5.1 玉米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