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滨河中考七模化学试卷

大**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2.75KB
约7页
文档ID:595215348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滨河中考七模化学试卷_第1页
1/7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滨河中考七模化学试卷一、选择题(★★) 1. 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18K金、水银——混合物B.水、干冰——氧化物C.苛性钠、天然气——化合物D.碳酸钠、蛋白质——有机物 (★★) 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铁B.硫酸:C.氢氧化铝:D.水: (★★) 3. 2024年是喜庆、祥和的甲辰龙年下列陕西的非遗、民俗都与“龙”有关,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华县皮影“龙”B.安康烧火龙C.汉中龙江舞“龙”D.韩城剪纸“龙” (★★) 4.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pHB.配制溶液C.称量固体质量D.稀释浓硫酸 (★★★) 5. 清明时节,人们常常用艾草汁和糯米制作青团,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其中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其化学式为 ,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质分类上看:属于混合物B.从微观结构上看:中含有1个氧分子C.从宏观组成上看: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从元素的质量比上看:黄酮素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6.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物理变化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单质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7.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错误 的是 A.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B.实验室制取O2C.比较温度对H2O2分解制O2速率的影响D.探究CO2能与水反应 A.AB.BC.CD.D (★★★) 8. 下列有关分离、除杂、提纯、检验等的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实验内容实验设计A分离、CO混合物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分离出CO,再向溶液加足量稀硫酸释放出B分离铁粉和铜粉加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C除去CaO固体中的杂质加水溶解、过滤、蒸发D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A.AB.BC.CD.D (★★★) 9.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类别相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任意一种)。

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A.甲可以是硫酸B.甲可以是氢氧化钙C.①②③都可以是分解反应D.①②③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诗句和典籍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 (1)“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描述的蚕丝属于 ___________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烈火焚烧”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___________ 操作 (4)四大发明的黑火药爆炸可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 11. 化学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_____ (2)⑥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离子结构示意图,则x= ___________ ; (3)②和③表示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 12. 生活中含碳物质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与金刚石、石墨不同是因为 ___________ 。

(2)请写出图二中⑦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 (3)图二中物质转化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的是 ___________ (填序号) (★★★) 13. 从古至今,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1)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___________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如下图,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一段时间后过滤,同学们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 (★★★) 14. 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50608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037.338.413.331.663.985.5110169 (1)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___________ 。

(2)20℃时,将20g NaCl加入50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 ___________ (填最简比) (3)t℃时,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溶剂,蒸发溶剂质量与析出晶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根据图2和溶解度表格信息,可知t= ___________ ; ②欲使A中溶液达到饱和,则应向A中再加 ___________ g硝酸钾 三、实验题(★★★) 15.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将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入稀盐酸中,测得滴加过程中的电导率如图所示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2)写出N点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内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___________ (★★★) 16. 某学习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化学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2)小滨用B装置制取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3)小龙将小滨制取的 ,依次通入C、D装置中,可观察到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 和水反应生成了 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D中观察到气球 ___________ (填“上浮”或“下沉”),说明 密度比空气大 (4)根据如下图,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若选择甲装置制取,X可以为稀硫酸B.若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也可收集C.若选择乙装置干燥,瓶内可盛放半瓶稀硫酸,则气流方向为b进a出 四、科学探究题(★★★) 17. 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实验 (1)整个实验过程验证了稀盐酸的 ___________ 条化学性质 (2)烧杯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3)探究实验结束后,用长滴管吸取C中的溶液逐滴加入烧杯B中,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红褐色沉淀,则滴加前烧杯B中 ___________ (填化学式)有剩余 (4)继续将(3)中烧杯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FeCl 3 猜想三:NaCl和NaOH 猜想四:NaCl、NaOH和FeCl 3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___________ 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观察滤液颜色溶液为无色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_____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猜想三成立【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还想验证烧杯D中的稀盐酸有剩余可选择的方案是 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向D中反应后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②向D中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③向D中反应后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五、计算题(★★★) 18. 工业上,常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为原料来炼铁,用100t赤铁矿石可以冶炼出含铁56t的生铁,请计算 (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 (2)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