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知识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循环》知识清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知识点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和地下)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动力及原因: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水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态变化。3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为大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
2、要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四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看发生领域:海陆间循环的发生领域既有陆地又有海洋,陆地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陆地,海上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海洋。看过程和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蒸腾和降水,海上内循环只包含蒸发和降水。看参与水量: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少。4影响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下渗的因素(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4)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风带和季风)、距海远近、地形等。(5)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近海地区大气水汽含量丰富,降水较多)、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大气环流、下垫面(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降水多)、人类活动(人工降水、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等。(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知识点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大气水、海洋水与陆地水的相互转化),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水量总体上不增不减,但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可能发生变化)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1)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
4、无机盐类,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2)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知识点3:水资源短缺问题1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分析:供(少):水资源分布:降水,地表水(河流与湖泊),地下水。求(多):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留(少):陆地面积狭小,地表径流不易保留;土壤贫瘠,土壤保水能力弱;裂隙、漏斗、地下溶洞发育,水易渗漏。原因措施自然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气候干旱
5、,水资源总量较小节约用水人为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浪费严重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水资源污染严重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基本因素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客观因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主要因素由于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以及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2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类型原因及表现主要分布地区资源型缺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水质性缺水排放的废弃物增多,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可用水资
6、源逐渐减少我国南方地区3水资源短缺的应对措施:(1)开源措施(造水和储水):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问题。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增强涵养水源能力。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咸水湖淡化。人工降雨。调水(购买淡水)。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2)节流措施(利用率和再利用):农业:控制人口数量,限制农业种植面积;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喷灌、滴灌),降低灌水定额;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防治水污染,达标排放;发展节水型经济;实行污
7、水资源化;发展清洁生产。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如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减少生活垃圾进入水体。建地下管道引水,减少蒸发。制定水法,保护水源地,实施阶梯水价等。知识点4: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1沼泽湿地的形成(1)三江平原(东北沼泽湿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河流较多,有凌汛现象;地势低平,地表径流弱,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地下冻土层,不易下渗季风气候,降水多。(2)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表径流弱,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多;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不易下渗。(3)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地表径流弱,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4)鄱阳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势低洼,地表径流弱,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有众多河流汇入。2内流河断流内流河由于地处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流域内降水量小,河流流量普遍较小;河水流经沙漠地带时,下渗严重;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加之人类过度引用河水,使河流水量大大减少,以致出现断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