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度单位”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长度单位”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长度单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这些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操作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厘
2、米长度的正确表象。能力目标: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并会以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厘米的认识。会以厘米为单位,用厘米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难点:通过实际活动建立厘米的表象。五、教法、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让他们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识,此外还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激发学生好奇心。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测量单位。2、师生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学生量出有5拃长,而老师量出有3拃长,为什么不同呢?引起学生思考,因为学生和老师的手大小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最后得出结论: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同一样物品的长度不一样。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4、。(二)探索新知(这里我设计了5个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1、比一比谁观察的仔细。观察厘米尺,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全班交流。 0刻度:表示起点。cm(厘米):长度单位。活动2、让学生找1厘米。学生继续观察厘米尺,谁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你能告诉老师彩色粉笔长多少厘米吗?活动3、用尺子量纸条。每个小组发一张小纸条,小组合作探索,说一说怎样测量纸条的长度?它有多长?这活动主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活动4、量一量图钉的长度。这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建立1厘米有多长。活动5、找一找我们哪个手指最接近1厘米呢?学生自主探索,找到食指宽约1厘米,
5、学生加深了对1厘米长度的认识。(三)巩固新知首先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比划一下。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1厘米。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深入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接着我又设计2道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厘米的认识。1、长方体的长是多少?2厘米。2、圆柱体高多少厘米?5厘米。3、小组量一量你们各种学习用具有多长?(四)课堂总结练习结束后,让学生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一想: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出新的要求,这能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强调测量物体的左端要和0刻度线对齐,右边所指的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五)拓展新知再次激发学生探索厘米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1、这种测量方法对不对?纸条长多少厘米?2、谁能告诉我怎么测量眼睛片的长度?(六)、板书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测量工具:尺子长度单位:厘米七、课堂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以动手实践为主线,遵循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了质疑探究释疑的过程。教学中不仅关注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到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