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课件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595184436 上传时间:2024-10-24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会记事,学会记事,就是学会记录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当记忆淡去,记事就像一本旧日记,留住了我们的过往回忆,每个字句都承载了我们的青涩年华。人的记忆力就像一杯渐渐变淡的咖啡,随着岁月的冲洗而离去。但是,学会记事,就可以让每一刻的美好永远留存下来,不再被遗忘。,学习导入,学习目标,一、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三、进行适当的,细节描写,;抒发,真情实感,。,四、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根本原因:,为写作而写作,把写作等同于写作文,写作前没有理清事件的过程,缺少细致的观察,没有清晰的认

2、识,未动真情或不会抒情。,写作误区,写作目的不清:,没有中心,不知道什么是中心。,记事不清楚:,记叙顺序混乱;凑字数,不会详略;前后联系不紧密。,记事不具体:,不会描写,记流水账,缺少细节。,没有真情实感:,事件基本都是编的,缺乏真情实感。,技法指导,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才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1,)要看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

3、情感发展等。(,2,)要看是否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3,)要看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4,)要看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一、写作“六要素”一定要齐全,二、记事顺序一定要掌握,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文章中最突出的那一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时间节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过渡句。,技法指导,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它像沟通两岸的桥梁,起着

4、承前启后、贯通全文的作用。,照应:,是指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前边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楚、结构严谨。,三、叙事一定要完整具体,技法指导,大胆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才能做到有“真情实感”。,选好“动情点”,,生活是琐碎的,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或者阅卷老师的动情点,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人心的事情。,四、写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技法指导,“文似看山不喜平”,,无论侧重写人的记叙文,还是侧重写事的记叙文,如果写的作文就像流水账,平

5、淡无奇、直来直去,读者就会失去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写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环境的矛盾、人与自己内心的矛盾来使故事情节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思考交流,思考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刚刚学习了,秋天的怀念,和,散步,,这两篇课文都写了与亲人之间的感情,情真意切、令人感动,今天,让我再次回头看看这两篇文章的精彩之处,一起从中学习如何,通过人物和事情的矛盾冲突,凸显真情。,文段一: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第一次:残缺的自己与美好环境之间的矛盾,第二次:我的悲观消极拒

6、绝看花与母亲坚强之间的矛盾,文段二:“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思考交流,文段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7、,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第三次:我的敷衍、不耐烦与母亲的憧憬、小心翼翼之间的矛盾,思考交流,第一次:残缺与美好的对比,,突出我双腿瘫痪后的难受。,第二次:同是面临人生绝境,,突出母亲的坚忍。,第三次:“我,”,学会了,迁就,,母亲的内心的,痛苦,。,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母爱的伟大。,这三次矛盾的价值何在?,思考交流,散步中发生了三次矛盾,同学们还记得哪三次吗?,第一次:我想母亲出来散步,妈妈不愿。,第二次:母亲

8、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第三次:小路崎岖难行,母亲老迈,儿子弱小。,第一次:母亲信服,听我的话。,第二次:我决定委屈儿子,但母亲改变了注意。,第三次: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这三次矛盾怎么解决的呢?,思考交流,第一次:“我”孝顺母亲,母亲信服“我”。,第二次:母亲慈爱,儿子孝顺。,第三次:“我”和妻子担当了承继血脉,赡养老人和抚育幼子的责任。,这三次矛盾的价值何在?,思考交流,“我”的真情流露,汽车和“我”的矛盾,心理细节描写,汽车和小孩的矛盾,小孩跑出来和妈妈追赶的“矛盾”,上学路上,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

9、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品读,好文,学习小结,二、说真话,诉真情。,说真话,:,留心捕捉生活瞬间,诉真情:倾情表达真情实感,一、抓矛盾,写具体。,1,、故事扣人心弦,

10、2,、描写细致入微,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请你帮忙给本文段“添枝加叶”,把这件事写得丰满、生动一些,,不少于,300,字,。,课后演练,一、增加细节。,如“我”是怎样“不小心”才摔跤的?是踢到了 石子什么的,还是一路上有心事、在走神?“我”摔倒时有多狼狈?手哪里受了伤?伤得如何?回到家里,长辈们说了什么?他们说话 时的语气和表情是怎样的?他们心疼“我”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如有没有观察“我”的伤情,有没有给“我”处理伤口?等等。,二、融入感情。,如“我”摔倒后,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发现自己

11、受伤后,是沮丧害怕,还是在自我安慰?回到家里,在长辈的关爱和心疼面前,“我”又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在记事的基础恰当抒情,才 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感人。,思路点拨,那天放学回家,没有看到路上的小坑,结果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妈呀,摔得可真疼呀,我四肢着地,书包被甩到一边,膝盖和手掌火辣辣的疼真是既丢脸又受伤。等我缓过神来仔细查看自己的伤势,才发现,竟然连校服也被磕破了,透过校服的口子,看到我的伤口渗出的鲜血,我突然觉得手软脚软。,还能更倒霉一点吗?,我磨磨蹭蹭回到家,爸爸,一眼就看到了我的狼狈样儿,在他的惊呼之下,这下好,妈妈、爷爷、奶奶都围了上来。他们七嘴八舌地询问我,,奶奶,很快就拿来了消毒水给我清

12、理伤口,爷爷,气势汹汹地出了门说是要把那个小坑铲平。,妈妈,则蹲在我的旁边轻柔地给我吹着伤口,希望可以让我舒服一点。爸爸看着我呲牙咧嘴的样子,教训我以后走路要看着点不然都懒得同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觉得,摔这一跤,挺好的。,范文点评,优点,1,:细节描写很多,优点,2,:写出了一家人对“,我,”的爱,思考交流,同学们,这两篇文章你们更喜欢哪一篇?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说一说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你能简单的给我们讲一讲吗?,请你说一说最近自己家庭发生的令你难忘的事,要求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内容充实,,生动形象,感情饱满,不少于,500,字。,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