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1.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一 一、焦耳定律 1、定义: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二、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方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三、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对气体不适用)适用于纯电阻电路2.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二 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3.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三 电势高低的判断 1、根据电场线的方向判断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也可以说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2、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 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若电场力做正功,则说明正电荷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若电场力做负功时,正电荷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 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若电场力做正功,则说明负电荷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若电场力做负功,则说明负电荷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移动 3、根据点电荷电场中的场源电荷的电性判断 若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位置,则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势永远为正值,离点电荷越远的地方,电势越低;在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势永远为负值,离点电荷越近的地方,电势越低 4、利用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小;负电荷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小 5、利用电势的定义式判断 利用公式q=EP/q计算时,将EP、q的正负号--起代人,通过的正负,比较该点和零电势位置间电势的相对高低4.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四 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5.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五 电势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 5、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6、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7、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6.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六 起电的方法 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 (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7.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七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4、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三、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8.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八 (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 (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 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 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 (五)平抛运动 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 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 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9.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九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10.高二物理科目知识点下册笔记 篇十 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3、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 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气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4、防止静电的主要途径: (1)避免产生静电如在可能情况下选用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2)避免静电的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