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居民健康保障,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和政府的主导职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统筹布局,优化资源,促进医疗服务均衡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分层定位,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全面重塑,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县级引领”,强化县级医院龙头地位。不断提升县级医院建设水平,新建某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启动某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某县人民医院已建成胸痛、卒中、创伤、肿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七大中心”,现代化医学检验、影像、心
2、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六大共享中心”。某县中医院被纳入第二批省级中医药特色专科集群建设,针灸推拿科成为省级示范专科。促进“乡级活跃”,用好乡镇卫生院的桥梁作用。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提升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目前,全县1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其中6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9家乡镇卫生院达成“一级甲等”,24个专科被评为“市级基层特色医疗专科”,建设欢城中心卫生院、两城中心卫生院2个县级医疗服务次中心。实现“村级稳固”,夯实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基础。科学规划村卫生室布局,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建设“五有三提升”,加速推进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化,优化村居医疗
3、条件和就诊环境。通过乡镇卫生院开设医疗服务点等形式,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提高乡村医生防治和健康管理能力。414个家庭医生团队定期深入村(社区)开展义诊随访,发挥“健康守卫”作用。畅通“上下联动”,拓展连续性医疗服务渠道。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建立医联体,设立名医工作室,打通双向转诊渠道,为湖区群众提供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某县人民医院已设立名医工作室6个、泰山学者工作站3个,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省医学院附属医院及省立医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挂牌成立省立医院集团某医院。某县中医院与省中医院组建医联体,与城市立医院达成合作共识。二、强化医共体机制,提升医疗协同效能。坚持以紧密型县域
4、医共体建设为重点,促进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共用,构建协同联动、连续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统一管理布局,推进协作联动高效。组建以某县人民医院为核心的县域医共体,涵盖2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县妇幼保健院。设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和理事会,构建财政结算中心、中央药房、病理中心等功能平台,实行行政管理、绩效考核、医疗业务、药品耗材、信息系统、医保基金、人事与财务“八个一”统筹管理。驻点帮扶机制,加强资源下沉和对接。某县人民医院派出20位“业务院长”及62位专家深入22家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一年期的驻点帮扶,在基层卫生院设立“专家工作室”,为乡镇卫生院提供医疗和教学指导,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大幅提
5、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自2024年以来,已累计派遣2220人次下沉。“互联网”平台,推动智慧诊疗共享。建立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以某县人民医院为中心,与各成员单位实现“互联互通、强基固本、整体提升、统筹管理”目标,展开预约治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区域检验、远程影像、区域心电和慢病管理等协同服务,实现“基层检验、网上预约、上级诊疗、结果共享”。在2024年18月间,医共体远程服务累计达4.6万例,真正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三、xx实际引领,创新急救模式保障民生。惠民急救服务,打通急救“最后一公里”。将“每镇街配备一辆救护车”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投入450万元为16个镇街购置急救车辆,
6、配备高标准急救设施。推出救护车免费接诊政策,凡本县居民因急症拨打120来院均免收出车费用。特别针对孕产妇,开设“健康巴士”绿色通道,为赴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孕产妇提供全天候免费接送服务,广受群众好评。水陆急救通道,打造“15分钟急救圈”。在湖区实际背景下,科学设计院前急救网络,优化陆上急救站点布局,在张楼镇、韩庄镇、留庄镇、昭阳街道等地设急救点,补足县域急救“空白点”。配备“急救先锋”湖上120救护船,装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和无线电通信系统,实现疑难病症的远程技术指导,水陆急救实现有效衔接,开辟水上急救绿色通道。此举获得媒体如省新闻联播等报道。构建“心电一网”,优化心肌梗死救治。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救难题,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为核心,推进县域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为1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及45个村卫生室配备远程心电设备,率先实现胸痛单元全覆盖,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居民可在“家门口”做心电图,县医院即时出报告,紧急情况迅速转诊,形成县域“救心”快车道。每年实现急性心梗救治逾110例,成功率达98.5。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