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第十五章电功与电热 电能表与电功说课稿夹河中学本说课稿共包括r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个部分一、教材分析(一)、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电功和电功率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如本节中的功);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乂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所讲的电功,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是对初二功的知识的延续,而且也是后面继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广义的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所以无论从大纲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二)教 学 目 标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2)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及做功的实质(3)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4)知道电功的单位一焦耳和生活中的常用单位一 度1 2.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计算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三)、重点与难点重 点:掌握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变形难 点: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电功计算四)教 具:多媒体课件,电能表,电池,开关,导线,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二、学情分析经过之前一年的物理学习,初三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掌握了一定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之后,学生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我面对的是农村初中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知识信息不丰富,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高科技、较前沿的东西,激发其求知欲三、教法和学法教 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体生间相互反馈的层次教学法和传统的五环教学法学 法 是:讨论归纳法,感知探索法四、教学程序设计 1、电能的来源 2、电能的利用 3、电功 4、电功的测量五板书设计1、电能的来源 2、电能的利用 3、电功 4、电功的测量六、教学反思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先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的教育。
2、这节课的内容,表面上看较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备课时我发现了两个疑点:一个是从力学的功过渡到电功;另一个是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这两点都不能用扩展知识的办法来解决,所以我便着重从现象的分析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扩展知识的外延,至于其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细、过深15.3 电功率说课稿一.体验课堂的教材背景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功率是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第三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体验的深化和具体化,让学生体验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乂为本章第三节体 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体 验 第 五 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作理论上的准备,而且它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今后体验生活意义重大二)体验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2.能解释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过程和方法:1.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2.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3.体验观察用电器铭牌并交流对其意义理解的活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物理与生活时刻相联系的习惯,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三)体验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体验电功率概念但电能的消耗不比喝水,不是可以看见的实物,所以电功率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将消耗电能的多少和消耗电能的快慢区别开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对体验电功率物理意义确定为本节课的学生体验学习的难点四)体验课堂的技术准备:运用多媒体辅助体验二.体验课堂学情分析:根据我校的教学具体情况,也为了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源,乂使学生顺利完成体验过程,本节内容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安排体验电功率概念和千瓦时的来历,第二课时安排体验额定功率和电功率的测量三.体验课堂的教学用具:教 师: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电 炉(lOOOw),电 熨 斗(500w)、两个功率不同的灯泡、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仪学 生: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四.体验课堂的教学流程:体验的准备一引入新课、实验演示一资料阅读,理解概念一单位比较,明确概念一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电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测量?一例题讲解,巩固概念一学生小结一布置作业、解读铭牌,应用概念-课堂反馈五.体验课堂的教法学法分析:教 法: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辅之以演示法。
学 法:观察法,谈话法,练习法六、体验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体验课堂的教学准备提前一个星期布置学生双休日到家电电城或家电维修部去认识各种家电,并观察和记录各种家电的铭牌,对不了解其意义的参数请教家电销售人员和维修人员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通过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第二环节:体验课堂的新课引入,实验演示1.从生活情景的体验引入课题学生之间交流自己体验到的有关电器的知识让学生交流,给学生一个将自己的见解公开的平台,从同学们对铭牌上部分参数不同见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错误观点的精神,同时学到新的物理知识,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也为下面埋下伏笔教师陈述:大家都对加电有了一定的了解,炎热的夏天很快就要到了,老师准备买一台空调,可是到了家电城后,各种型号的空调琳琅满目,不知买哪一个好,同学们能给老师一些建议吗?(由学生的各种建议引入要得到这些信息,我们就要看家用电器上的铭牌,尤其要关注名牌上的电功率一项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买常见的家用电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
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机,铸就良好的开端本环节教学需要4分钟2.观察实验直观体验:把家庭电路示教板接入电路,接 通100w灯泡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是否转动并提问转动意味着什么?再分别接入500w电熨斗,lOOOw电炉,再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加快的情况问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再分别接入100w、25w的电灯,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减慢的情况及灯的亮度对比(为解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铺垫)提 问 题1: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不同反应了什么?(认识 意 义:强化电能消耗的快慢)实物投影两个电灯,电熨斗的电炉的铭牌,学生注 意 到25w、100w.500w、lOOOw的字样于是提问题2:这些量的意义和电能表显示的消电快慢有什么关系?(由于学生已经通过对家电的了解基本知道电功率这个名词,此刻很大程度上能知道电功率就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从而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同时顺带提问一个问题:灯的功率与他的亮度是什么关系?为下面的实验做准备在这个环节,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让学生对不同的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几个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与其各自铭牌的对比,弓I出课题从直观的情景中引出问题,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条件下教学活动的体验性乂体现了促进教学发展的问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本环节教学需要12分钟第三环节:资料阅读的体验,概念的体验让学生看书上的小资料,并读出某个用电器的功率,形成一般用电器电功率大小的直观印象然后回答:1.电功率数值的意义是什么?2.如果它工作1秒钟、10秒钟、1分钟、1小时会消耗多少电能?你能由此得出电功率与消耗电能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吗?3.比较两种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4.比较两个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公式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也是物理思维的培养过程,老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具体的现象中抽象并形成相应的公式第2个问题是一个简单的计算,从1秒到1分钟学生容易解决,到1小时学生就感到难,这为后面千瓦时的教学埋下伏笔,同时体现了物理研究中由特殊现象到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第3第4个问题是个陷井,初学者常常会认为电功率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定多,这样对比设计可让学生在纠错中深刻理解电功率概念本环节教学大约7分钟第四环节:单位比较的体验,以及概念的体验用前一个环节中某用电器在1小时内消耗的电能不好计算为例,提出如果电功率用千瓦做电位,时间用小时做单位,电能的单位该是什么?让学生进行推导因为学生具备基本的数理推导能力,容易推导出千瓦时和焦耳的关系,老师在请学生推导后强调在公式p=w/t中单位的对应关系。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来推导,一是上一环节的伏笔,让学生体会到焦耳作为电能的单位有时数值过大,不好记录,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上一节已经接触过千瓦时,很容易在推导中产生顿悟的喜悦,并体会物理量之间对应关系和物理表达的简洁奇妙本环节教学需要1 0分钟第五环节: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电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体验、并体验测量的过程?学生实验:教师要求学生以竞赛的方式连接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物电路,并测量小灯泡在较亮、较暗三种情况下的电压、电流值,投影出示实验表格:提示学生:将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中发光程度经过灯泡的电流(a)灯泡两端的电压(V)小 灯泡的功率(w)展较兄较暗正常分析、论证与评估:实验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同一盏灯在不同情况下的亮暗不同,这反映了各种情况下灯的功率不同,那么这盏灯功率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到生活与学习中不能泛泛的讲哪个电器的功率,应该指明相应的电压是多少,并进一步引出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概念.投 影:额 定 电 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 定 功 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告诉学生实验中所使用灯泡的电压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要求学生测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值。
将几组学生测出的数值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寻找正常工作时的电流、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值三者之间的数值关系,从而找出电功率的公式p=u io(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提示:现在请计算一下,正常发光电灯中的电流与所用的电压的乘积多大?对比该灯的额定功率你得到了什么关系式?)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表格填充完整在这个环节,用竞赛的方式教学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对相同的用电器在不同情况下的亮度不同的事实,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产生疑问,并从直观的情景中引出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体现了新课程条件下教学活动的体验性乂体现了促进教学发展的问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个环节是再次让学生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进行物理学习和研究埋下伏笔本环节教学需要1 5分钟.第六环节:习题讲解,巩固体验结果为了巩固电功率的概念,我设计了一组程序题,通过这组由浅入深的形成性练习,使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帮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