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 .历史试卷满分7 0 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 20 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答题过程中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 0 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卷”相应的表格内1.说 苑 政理记载李悝答魏文侯时认为“食有劳而禄有功史 记 商君列传记 载 商 鞅 倡 导“有军 功 者,各以率受爵”据此可知,两者都()A.维护贵族特权 B.提倡重农抑商 C.主张奖励军功 D.赞成改革变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食有劳而禄有功意思是按照劳动的多少来给予食物,按照功劳的大小来给予俸禄,这明确表达了按劳分配和按功行赏的原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意思是有军功的人,按照他们军功的大小来授予爵位,强调了按功行赏的原则,特别是在军事方面两段材料都明确提到了按照功劳大小给予相应的回报或奖励,特别是第二段材料直接涉及到了军功,C项正确;两段材料强调了按功行赏的原则,这与维护贵族特权是相悖的,排除A项;两段材料中均未提及关于农业和商业的政策,因此无法判断两者是否都提倡重农抑商,排除B项;李悝的材料中并没有直接提到改革变法,因此不能断定两者都赞成改革变法,排除D项。
故选C项2.下图分别是秦和西汉的形势示意图对比两幅图可知()驻啕部界城级22权国城都郡前政今长二A.秦朝并没有完成全国统一B.西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C.与台湾地区联系不断加强D,西汉放弃了秦朝的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B 项正确;秦朝完成了全国统一,排除A 项;两幅图关于台湾地区并没有变化,不能体现出加强与台湾的联系,排除C 项;西汉继承秦朝的郡县制,郡国并行,排除D 项故选B项3.宋朝益州知府薛田在 成都书事百韵中描述:“货出军储推赈济,转行交子颂轻便”该诗()A,反映了南宋四川纸币的流行 B.说明纸币成为当地唯一货币C.佐证了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D.表明商业突破了空间的限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转行交子颂轻便”可知,薛田诗中描述的是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便利了商业贸易,佐证了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c 项正确;“交子”是北宋四川地区流行的纸币,南宋流行的纸币是“会子”,排除A项;纸币出现后,形成了纸币、金属货币兼行局面,排除B项;宋朝商业突破了市、坊空间的限制,但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C项4.观察下图,陆上丝绸之路几次重大变化的原因在于()-清前期明代中后期明初元南宋北宋唐代中后期唐初(魏晋南北朝.汉朝陆上丝绸之 海上丝绸之A,航海技术的发展 B.经济重心的南移C.朝贡贸易的需要 D.政治局势的变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主要原因受到政治局势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如魏晋时期、两宋时期,社会环境动荡,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较快,明清时期,受到海禁政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受阻,D项正确,航海技术发展是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朝,无法解释宋以后的发展,排除B项;朝贡贸易是指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与周边及海外各国建立起来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对外政策,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便 于“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同时也使“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 供 帐,饥渴则有饮食元朝采取的措施是()A.设置市舶机构 B.推行行省制度 C.各地建立驿站 D.修建交通网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便于“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同时也使“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 供帐,饥渴则有饮食。
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C项正确;市舶司是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排 除A项;推行行省制度是对地方管理的制度,与“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 则 有 供 帐,饥渴则有饮食不符,排 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元朝为了加强各地联系建立驿站,驿站可供四方往里的人休息、饮食等,而不是修建交通网络排 除D项故 选C项6.1862年恭亲王奕沂创办京师同文馆,1876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创办福州电气学塾,1880年天津电报学堂创办,1887年广州水陆师学堂创办这些新式学堂()A.终结了科举选才制度 B.类型单一很难实现预期C.立足培养实用性人才 D.实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62年恭亲王奕沂创办京师同文馆,1876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创办福州电气学塾,1880年天津电报学堂创办,1887年广州水陆师学堂创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堂主要是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培养人才,C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排 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新式学堂类型较多,而非单一,排 除B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但没有实现教育的近代化,排 除D项。
故 选C项7.晚清时期,新 文 学品种“理想小说”出现下表两部作品共同()作品及成书时间对未来社会的描述(片段)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1962年,“中华民主国”举行盛大的开国五十年纪念庆典新 纪 元(1908 年)1999年,所有沿海、沿江从前被各国恃强租借去的地方,早已一概收回A.反映国人对民主的追求C.体现了反帝的强烈愿望B.带有强烈的政治关怀D.引领先进的思想潮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 信 息“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和“新纪元(1908年)”对对未来社会的描述(片段)可知,当时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晚清时局动荡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展开了对未来中国的想象,契合了近代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寄托了对独立强大和先进发达的新中国的美好期望,带有强烈的政治关怀,B 项正确;当时国人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独裁,而题干未体现出民主的相关信息,排除A 项,题干体现的是对祖国强大的希冀,而非反帝,排除C 项;民主共和是当时先进的思想潮流,但与题干反映的对祖国未来的希冀不符,排除D 项故选B 项8.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上海个别学生自发响应5 月 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5 月 2 6 日,上海学生联合罢课,6 月 5 口,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
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在上海的特点是()A,从农村走向城市 B.从启蒙走向革命 C.从分散走向联合 D.从理论走向实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5 月 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5 月 2 6 日,上海学生联合罢课,6 月 5 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的学生先是“个别学生自发响应”,然后成立了“上海学生联合会”,并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这明确表明,上海的行动从最初的学生个别行动,发展到了学生和工人、商人的联合行动,体现了从分散到联合的过程,C 项正确;五四运动最初在北京爆发,随后在上海等地得到响应,并没有提及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排除A 项;材料并没有明确提到这种转变,而是主要描述了上海学生和工人的行动,排除B 项;材料并没有特别强调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而是更侧重于描述行动的组织和规模,排除D 项故选C 项9.如图是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大会席位的投票情况数据可以用来佐证()A.“求同存异”方针获得普遍赞誉 B.中美之间关系实现了正常化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走出新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大会席位的投票情况”可知,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说明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赢得更多国家的认可,c项正确;1 9 5 5 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获得普遍赞誉”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1 9 7 9年,中美正式建交,标志着中美之间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2 0 1 4年 1 1月,中国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排除D项。
故选C项1 0 .中国经济2 0 2 2 年度报告中指出:中国民营企业已从2 0 1 2 年 的 1 0 8 6 万家增长到了 2 0 2 2 年的47 0 0多万家;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达2 1.4 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 0.9%,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8 0.8%;税收占比也由2 0 1 2 年的49.7%增至2 0 2 2 年的5 9.6 0 虬 这些数据可用于说明()A.非公有制经济已取得社会主体地位 B.新时期经济建设在全面探索中前进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时期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社会经济活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报告中提到的民营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进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税收占比的提高,都直接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经济活力的激发,D项正确;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项;报告中的数据更直接地指向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而非全面探索的进展,排除B项;1 9 7 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 1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被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然而历史并没有列入古代希腊作为第五大文明古国。
这可能由于古希腊()A,不是一个国家 B.历史影响有限 C.文明程度较低 D.不处于大河流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都是基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和黄河-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这些大河流域为古代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交通,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而古希腊则是基于地中海沿岸的半岛和岛屿发展起来的,并不直接依赖于大河流域,D 项正确;“古国”的界定往往并不严格基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排除A 项;古希腊文明对欧洲乃至全球的文化、哲学、科学、艺术、政治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排除B 项;古希腊的文明程度是非常高的,其哲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至今仍被世人所称赞,排除C 项故选D 项1 2 .直 到 1 2 世纪前后,中世纪所有的肖像画僵硬呆板,画中儿童看起来更像是缩小版的成人1 5、1 6 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在于A.启蒙主义思想的传播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绘画理念技巧的进步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中世纪所有的肖像画僵硬呆板,画中儿童看起来更像是缩小版的成人。
15、16世 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正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审美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种社会经济的变革为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促进了新的艺术风格和题材的出现儿童肖像画的变化,从僵硬呆板到表现天真可爱,正是这种社会变革在艺术领域的一个反映,B项正确;启蒙主义思想主要兴起于18世纪的欧洲强调理性、科学和对传统权威的批判,排除A项;绘画理念和技巧的进步确实为儿童肖像画的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它们是结果而非根源,排除C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在15、16世纪,它尚未在欧洲广泛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13.18701913年间,德国的钢产量从17万吨猛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德国电站装机容量3.9 万千瓦,增长到360万千瓦,德国酸、碱等化学原料的产量增长了 7 倍,染料的产量增加了 3 倍,均已跃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