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外力作用与地貌(浙江专用)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1.68MB
约31页
文档ID:595098893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外力作用与地貌(浙江专用)_第1页
1/31

考点0 8外力作用与地貌【考 点 解 读】核心考点浙江高考地理真题考点分布考点预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21年浙江选考真题(风化作用)1.以景观图、示意图、剖面图、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为选择题2.以景观图、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某地地质构造类型、构造地貌及其成因选择题与综合题均可出现2020年浙江选考真题(谷地的成因)2019年浙江选考真题(斧辟石)2019年浙江选考真题(湖盆成因)2019年浙江选考真题(峡湾地貌)2019年浙江选考真题(沉积作用)2019年浙江选考真题(地表形态的塑造)【考 向 梳 理】考向一: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典型景观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风蚀洼地、沟谷、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等干旱、半干旱地区1风蚀蘑菇1第1页,总31页流水冲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型谷,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FJ流水溶蚀形成石林、溶洞及地下暗河、漏斗等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石 文 岩饰1)、不o溶洞内口*力勺钟乳计 上 1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型谷、峡湾高山和高纬度冰川地区蹩冰 蚀 地1貌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举海 蚀 地Jg猊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典型景观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第2页,总31页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1、冲积平原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冰川沉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磺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3海浪沉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考向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

人类对地表既有有利的改造,也有不利的影响能根据具体情况作辩证分析)难点突破】难点一: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磺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典例引领】(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3页,总3 1页1.甲、乙两时期形成的沙坝上的细沙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涨潮时海水沉积、退潮时海水沉积C.河流沉积、涨潮时海水侵蚀2.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海平面A.上升 B.下降B.D.C.退潮时海水沉积、退潮时海水沉积、先升后降涨潮时海水沉积海浪侵蚀D.先降后升【答案】1.B 2.A【分析】1.注意题目强调“细沙,为沉积作用形成,故排除CD选项再根据图示,甲时期细沙在面向外海一侧,乙时期细沙在背向外海一侧,则可以推断乙时期细沙堆积形成时为涨潮时,此时海水上涨,可以把泥沙携带至沙坝的背水侧,流速减慢堆积下来;甲时期细沙为海水退潮时,细沙被海水携带至沙坝向海一侧,流速减慢堆积下来。

故答案选B2.甲时期,沙坝位置更靠近海洋,乙时期,沙坝向陆地一侧推移;可以推测相比较于甲时期,乙时期海水作用更强,海平面上升,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解答要注意观察图示中的 细泥沙 粗泥沙,甲乙时期的沙坝位置以及粗细泥沙分布的位置的差异第 4 页,总 31页难点二: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I、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一冰磺丘陵、冰磺湖等风力作用:在 风 源 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典例引领】(2021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题甲乙3.图示甲地貌()为风蚀柱下部宽大,上部窄小为风蚀蘑菇上部宽大,下部窄小A.B.C.4.乙 地 貌()D.为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为海岸沙坝迎风坡陡,背风坡缓A.B.5.图示甲、乙地貌的共性是都是(A.河流地貌 B.海岸地貌C.D.C.喀斯特地貌D.风沙地貌第5页,总31页【答案】3.B 4.A 5.D【分析】3.甲地貌上部宽、底部窄,为风蚀蘑菇,不是风蚀柱,正 确,错 误。

故选B4.乙为新月形沙丘,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较陡,正 确;海岸沙坝多为狭长型,错 误5.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地貌,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都是风沙地貌,D 正确;河流地貌包括河谷、三角洲等,A 错误;海岸地貌包括海蚀柱、海蚀陡崖等,B 错误;喀斯特地貌包括石林、溶洞等,C 错误故 选 D点睛】风蚀蘑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难点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人类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地表形态和地貌过程,从而克服不利地形条件,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例如,平整田地、修筑梯田,可使土地利于耕作,减少地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海塘可起到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的作用;填海造陆、开山筑路、挖河修渠、建造水库、植树绿化等活动,都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产生着各种明显的效益但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常会产生消极有害的作用例如,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自然植被,促使地表加速侵蚀,加重水土流失,从而加速河床、湖泊和水库的泥沙淤积,并使沿岸港口发生淤塞;在山区还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我国黄土高原地表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就与几千年来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的破坏有密切关系再如,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不合理的垦殖和过度放牧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据估计,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在过去数十年间吞没了大约65万 km2宜农宜牧的土地因此,人类必须很好地认识自然,了解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使地表形态的改变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典例引领】6.(2020口浙江高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第6页,总31页云南元阳哈尼族居民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在梯田上方拦腰筑沟,通过引水、冲肥至梯田,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梯田最高级数达3 0 0 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2 0 1 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元阳梯田生态游成了旅游热点图1示意云南元阳的位置,图2为元阳梯田景观ra 1(1)简述元阳梯田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2)简析元阳梯田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大规模修建梯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4)有人建议当地应大力发展梯田生态旅游你觉得是否合理,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地形崎岖,海拔高;纬度低,降水较丰富,立体气候突出(或气候垂直变化大)。

2)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地形崎岖,修筑梯田,平整土地,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达到蓄水、保土、增产的作用;修建沟渠,引山水入田;地少人多,劳动力丰富任答3点)(3)利:防止山区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农业生产弊:陡坡开垦梯田成本较高;修筑过程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暴雨情况下,田境容易发生崩塌,产生次生灾害,影响坡下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坡度大的山区开垦梯田破坏自然植被也会造成水土流失任答3点)(4)合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帮助当地脱贫致富,有利于民第7页,总31页族团结梯田弃耕造成景观质量下降;(旅游开发与梯田耕种争夺劳动力)劳动力流失,梯田维护差;用水矛盾突出,梯田旱化;环境污染,影响农业生产任答3点)【分析】本题考查元阳梯田的形成区位条件和开发旨在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详解】(1)从图可知,该地地形崎岖,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大;纬度低,降水较丰富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地形崎岖,开辟梯田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又可保持水土;修建沟渠,引山水入田。

社会经济原因:地少人多,耕地不足;利用禽畜粪便,肥料充足3)大规模修建梯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有利:有利于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农业生产不利:修筑过程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梯田开发,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植被减少;暴雨情况下,田域容易发生崩塌,产生次生灾害等4)本题开放性题目,从合理和不合理两个方面回答梯田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旅游业可以帮助当地脱贫致富,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开发旅游导致劳动力不足,梯田弃耕,造成景观质量下降;旅游业的发展会导致用水量大增,用水矛盾突出,梯田旱化;过度开发旅游,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真题回顾】(2021浙江高考真题)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第8页,总31页图 例固 石 棉o水 域 .沙 漠河 流,嘴口年等降水量线1.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2.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2020,浙江IWJ考真题)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

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 8八 等 高 段 A37672山峰及片程&河 源O水域图一3.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图二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图二谷地的成因是()第 9 页,总 31页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2019浙江高考真题)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读华山斧劈石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5.斧劈石属于A.玄武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6.导致斧劈石破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2019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完成下列各题7.该湖湖盆形成主要因()A.风化侵蚀B.搬运沉积C.构造抬升第10页,总31页D.断裂下陷8.在外力作用下,该湖盆区的湖泊最容易形成陆地的是(A.甲 B.乙 C.丙 D.T(2019浙江高考真题)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晋陕间黄河峡谷某地段观察地质地貌景观下图为黄河峡谷地貌景观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观察由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构成的地层剖面。

在峡谷东侧的峭壁上观察到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完成下列问题A.B.C.D.10.此地地层与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有关的是()A.B.C.D.11.(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第11页,总31页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 3 0 0 米、宽3 0 0 0 米、深 70 0 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1 2.(2 0 1 9,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