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 1 力学综合(压轴题)命题趋势i_|-_ -在探讨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压轴题)”的命题趋势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力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其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动量、能量守恒等核心概念因此,在中考中,力学综合题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深度,旨在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从历年的中考物理试卷来看,力学综合题的命题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力学综合题中,通常会涉及到多个力学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效果这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问题二是强调理解和分析能力力学综合题往往涉及到复杂的物理过程和现象,需要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这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记忆,还要培养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三是注重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和探究能力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力学综合题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题目,这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压轴题)”的命题趋势可能会继续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提升,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力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重难通关练(限时:20分钟)一、单选题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图 中 段 的 路 程SAB=45.0cm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hc=2.5s,则 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C.在测量小车到达B 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8 点才停止计时,测 得 段 的 平 均 速 度 V4B会偏大D.为了测量小车在B C 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 点静止释放【答案】B【解析】A.由图知,图 中 段 的 路 程5AB=80.0cm-40.0cm=40.0cm故 A 错误;B.已知测得AC段的时间fAc=2.5s,由图可知s4c=80.0cm,则 AC段的平均速度VACsAC _ 80.0cmAC 2.5s=32.0cm/s故 B 正确;c.如果让小车过了 8 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 丫 =上知,测得4 8 段的平均速度VABt会偏小,故 C 错误;D.如果将小车从3 点静止释放,则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通过A C 段的时间与A3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8 C 段的时间,因此测量小车在8 c 段的平均速度VBC,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故 D 错误。
故选B2.如图,小车从处于轻质杠杆3 的A 点开始匀速向右运动,在 2端竖直向上方向系一根不可伸缩的细绳使杠杆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下列表示A 8 间的距离s和细绳的拉力厂随时间f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二 F4 iA B【答案】D【解析】AB.A 3间的距离s 为s=OB-OA=OB-vt由 于 是 一 个 定 值,速度不变,则 s 随 f 的增大而减小,且是一条直线,故 AB错误;C D.杠杆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FxOB=Gx(OA+vt)则有“.G x(O A+-)GxOA Gv OB-OB+砺 厂和t 符合一次函数关系,故 C 错误,D 正确3.如图所示,现将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杠杆的B 端悬挂乙物体,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甲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6xlO5Pa,甲物体的底面积为1.5xl(y4m2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 2kg,AO:OB=:3 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O B甲A.甲物体的重力为150NB.杠杆B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增加1.5kg,甲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C.移动支点0 的位置,使 A0B=2:7 时,甲物体恰好被拉离地面D.若图中甲竖直切割g 并拿走,其余条件不变,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切割前的0.5倍【答案】A【解析】A.乙物体重力G乙=mg=2kg x ION/kg=20N对杠杆A O B,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知FALOA=FRLOB=G乙 LB则杠杆A 端受到的拉力为F.=.LCH=4X3=3G/=3X20N=60NA j OD 乙LOA 1对甲物体,根据G持=4 =7?S=6xlO5Paxl.5xlOm2=90N甲物体的重力为Gp=己 +七 持=60N+90N=150N故 A 正确;B.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增加1.5kg时,杠杆B 端受到的拉力为FB=m乙 g=(2kg+1.5kg)xlON/kg=35N杠杆A端所受拉力为=丁 4乙UD=M x 3 =3G=3x35N=105Nc_iLOA 1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它受到的支持力F&=/持=G甲-耳=150N-105N=45N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今=1.5浣二=3 1 通故 B 错误;C.移动支点。
的位置,使 A2=2:7 时,杠杆A 端所受拉力为F;平心LOA五 r 20N r”2卫 义7=-X 7=70N2 2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它受到的支持力F&=&持=%以=150N-70N=80N故甲物体不可能被拉离地面,故 C 错误;D.若图中甲竖直切割g 并拿走,其余条件不变,则I 4 4G,G,=-G,=-xl50N =120N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G持-FA=120N-60N=60N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里=-.=5 xlO5PaS(l-)x l.5 x l0-4m25切割前甲对地面的压强4 150N-60N/5rp=-=6xl05PaS 1.5x10p w 0.5p故D错误故选A o二、多选题4.A、B、C 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叭b、c 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y c之间的距离为80m,a、6 之间的距离为30m其中B、C 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 向右运动,其运动的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 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 运动的V 7图如图丙所示,前 2s物体C 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 相距67m,A、B 相距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 向右运动,B.物体C 向右运动,速度为2m/s前 10s的平均速度为2.7m/sa b甲乙丙C.开始计时20s后,A、C 两物体相距57mD.开始计时10s后,B、C 两物体可能相距87m【答案】BD【解析】A B.乙图是A 物体的s-f图像,由图像可知,A 物体0-2s内没有运动,从第2 秒开始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A 物体2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SA 10m _.vA=-=-=5m/stA 4s-2s从开始计时10s后 A 物体运动路程为iA=VAM=5m/sx(10s-2s)=40m由丙图可知,前 2s物体C 通过的路程为3m,2s后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后 C 物体运动路程为5,c=3m+3m/sx(10s-2s)=27m因为a、c 之间的距离最开始为8 0 m,从开始计时10s后,A、C 相距6 7 m,可知物体C 往右运动,其 前 10s的平均速度为27 m 小 r /vr=-=-=2.7m/stc 10s由题可知,从开始计时10s后,物体A、B 相距2 0 m,因为10s后物体A 从。
点出发向右走的路程为40m,a、b 之间的距离为3 0 m,所以物体B 可能向左运动了 1 0 m,也可能向右移动了 3 0 m,若物体B 向左运动,速度为Xi 10m 1 .vBR11=-=lm/sZB1 10s若物体B 往右运动,速度为SR,30m _ .卫=-=3m/stB2 10s故 B 正确,A 错误;C.开始计时20s后,物体A 从点出发向右运动路程为5,A=VAA=5m/sx(20s-2s)=90m开始计时20s后,物体C 从点出发向右运动路程为sc=3m+yac=3m+3m/sx(20s-2s)二 57m因为开始时C之间的距离为8 0 m,所以计时20s后,C 距点距离为57m+80m=137m则开始计时20s后 A、C 两物体相距137 cm-90m=47 m故 C 错误;D.开始计时10s后,物体C 距点80m+27m=107m若物体B 往左运动,则开始计时10s后,物体B 向左运动10 m,距 a 点30m-10m=20m此时B、C 两物体相距107m-20m=87m若物体B 往右运动,则开始计时10s后,物体B 向右运动3 0 m,距点30m+30m=60m此时B、C 两物体相距107 m-60m=47 m故 D 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5.某同学在水平地面水平向右拉动木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木块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摩擦力方向是;此时木块受到 的 拉 力 与 摩 擦 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答案】3 水平向左 不是 2 6 s,拉力为3 N,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6 8 s,拉力为2 N,木块做减速运动12 6s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为3N;6 8s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仍为3 N,故第7s时,摩擦力为3 N,方向水平向左由图甲可知,拉力为2 N,物体做减速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拉力与摩擦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6.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车站乘坐复兴号列车,进入车厢时,发现旁边停着一列和谐号列车1)坐到座位上后,透过车窗只能看到和谐号列车,发现它动了,据此判断:;A.一定是和谐号运动了 B.一定是复兴号运动了 C.可能是两车都运动了(2)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向西行驶,小明发现桌上茶杯中的水面突然变为图示情形,此时茶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3)行驶过程中,复兴号列车以68m/s的速度驶入长1000m的平直隧道,复兴号在进入隧道时鸣笛5 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 So(空气中声速340m/s)【解析】(1)口 坐到座位上后,看到和谐号列车动了,说明和谐号和复兴号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有以下三种可能:复兴号列车运动了,而和谐号没动;复兴号列车没动,而和谐号运动了;两车都运动,但运动的速度不同。
故 C 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选Co(2)2 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向西行驶,小明发现桌上茶杯中的水面突然变为图示情形,故列车向西加速运动,此时茶杯相对于桌面有向东运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向西3)3 鸣笛开头的声音到达隧道另一头所用的时间为_ s _ 1000m _ 50+340m/s 17S5 s内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距离为S2=v 至 f2=68m/sx5s=340m鸣笛末尾的声音在隧道内传播的时间为t _s_ _1_0_0_0_m_-3_4_0_m _3_3s3 f 340m/s 17在隧道另一头的工人能听到鸣笛声的时间为33 u 50)%=人 +乙-=s+5s-s=4s3 2 1 17 177.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250N的拉力,使重为20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在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8 0 N,则工人师傅拉力的功率 为 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解析】口 由图可知,=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2x0.2m/s=0.4m/s工人师傅拉力的功率尸=:=T=外绳=250N x 0.4m/s=100W物体在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 =0.2G=0.2 x 2000N=400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