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各章节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 1 章 开 启 化 学 之 门第 1 节认识化学科学-有趣而神奇的化学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属于自然科学化学常通过实验来探究和揭示自然界的规律,有着独特的魅力序号装置现象结论实验工AnA甲溶液变成红色酚献溶液能和浓氨水发生反应实 验 2比杯B优杯(:平速法I I 1氨水过一会儿,烧杯B 中溶液变成红色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构成氨气的微观粒子不停地运动,进入甲溶液,使溶液变红二历史悠久的化学1.中国古代化学工艺:火药2 .近代化学发展阶段: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 其 著 作 怀疑的化学家中 提 出:化学需要通过实验收集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从而认识物质的本性2)1775年前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了关于燃烧的氧化学说,运用定量实验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第 1页 共 5 4 页18八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奠定了近代原子分子论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提 出(元)周期律6)清代著名学者徐寿参与翻译 化学鉴原,并编写了多部化学著作。
三促进社会发展的化学 化学促进粮食增产,保证粮食安全2.化学促进能源开发利用3.化学为环境保护开辟新路径4.化学加快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安全5 .用化学方法进行新材料研制6.化学促进医学发展第2节化学研究什么第1课时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变化1.活动与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第 2 页 共 5 4 页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一段蜡烛,观察外观特征白色、固体,多呈圆柱状点燃蜡烛,观察现象石蜡慢慢熔化,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迅速向上述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一小段粗玻璃管,按如图方式置于火焰中,观察 一 粗 坡 璃 管发生的现象玻璃管管口有白烟产生吹灭蜡烛有白烟冒出点燃白烟白 烟 燃 烧().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D物 理 变 化:像石蜡遇热熔化,冷却后又凝固,只发生了状态或形状的改变,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生)的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2)化 学 变 化:像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举例铁丝弯曲、矿石粉碎、雪融化、酒精挥发木条燃烧、铁矿石炼成钢铁、铁生锈、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腐烂定义和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本质区别是 否 有 新 物 质 生 成 唯一的判断依据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现象形状改变、状态变化有此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注 意: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
4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有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形式释放能量而有些化学变化需要外界提供一定的能量才能发生二物质的性质第 3 页 共 5 4 页碳酸氢铁J蒸发皿 三脚架 酒精灯sr 物 理 性 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等2.化 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稳定性、毒性等3.化(帮)我们认识物质性质加热碳酸氢镂(1)实验现象:固 体(末)渐减少,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 验 结 论:碳酸氢镶受热 易 分 解;碳 酸 氢 镁 受 菸 分 解 生 成 氨 气.、.水 和 二 氧 化 碳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碳酸氢镂的保存:密封放置于阴凉处第 2 课时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途与制法-化学研究物质的元素组成 人们不断地探索物质的组成,发现世间万物仅由90多种元素组成不同物质可能含有(同)素,例 如:加热葡萄糖、砂糖、(粉)实验实 验 现 象:有黑色固体生成2)实验结论:葡萄糖、砂糖、面粉中都含有碳元素。
2.少数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例 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多数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例 如:二氧化碳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等3.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例 如:点石不能成金的道理就在于石头中不含金元素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用途 因为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因而被用于制造钻石;因为金刚石硬度大,因此常用于切割玻璃第 4 页 共 5 4 页2.因为石墨为灰黑色质软的固体,因此可用于生产铅笔芯和润滑剂;因为石墨是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因此常用作电池的电极三化学研究物质的制法人们以地壳中蕴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为原料,通过化学工艺,制造出药物、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产品,满足人类的需求第 3 节怎样学习化学第 1 课时 常见的化学仪器和实验规则-化学实验规则及事故处理1.实 验 室“三不”原 则:不用嘴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不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2.剩 余 药 品“三不”原 则:不要放回原试剂瓶;不要带出实验室;不要随意丢弃,应该放在指定容器中3 .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提倡使用防护眼镜,一(眼睛里溅入药液(尤其是具有腐)性或有毒的药液),不要用手揉眼睛,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不断眨眼,必 要(请)生处理。
1)如(慎将)多量的酸(或碱)液洒到实验台上,应 立 即 用 适(的碳酸氢)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干如只是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应用湿抹布擦净,再(水)洗抹布2)如将少量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要 立(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速用大量水冲洗),再(上碳酸氢钠溶液(3%5%)若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第 5 页 共 5 4 页二认识常见仪器类别常见仪器可以直接(热口试管 蒸发皿 燃烧匙反应仪器间接加热(需垫陶土网)烧杯 锥形瓶 圆底烧瓶计量和用于加热的仪器量筒天平酒精灯存放药品仪器广口瓶(固)!k J _ J细口瓶 集气瓶 滴瓶(液)(气)(少量液体)取用、夹持和固定仪器n/A银子 药匙11试管夹 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出堵钳分离和加液体仪器 0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胶头 滴管其他仪器玻璃棒水槽 试专i刷 陶土网第 2 课时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和称量第 6 页 共 5 4 页取用粉末状药品: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一 二:-一斜二送三直立、_一横二放三慢竖注 意:防止药品沾在试管口和试管壁上称量称量前后游码归零,称量时,要 注 意“左物右码”。
法码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镒子夹取干燥的固体药品放在洁净的纸片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放在表面皿、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称量托盘天平注 意:称量值一般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将硅码放在左盘,未使用游码时,则实际称取的质量不 变;使用游码时,则实际称取的质量偏小2.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里时倾倒法彼管口与位剂瓶瓶口紧挨,号签号向手心,防止残留液体防止倒洒 j-一看 一 一-腐 蚀 标 签彼管倾斜,便于倾倒液体/_ _ _ _ _.瓶塞倒放,防止污染瓶塞一定量时-用量筒和胶头滴曾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在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注 意:a.所选取量筒的量程要略大于或等于要量取的 液体 体 积;b.量筒不能加热,不能用于稀释或配制溶 液,也不能作反应容器;C.分析量筒,数误差时,可记)“仰小俯大”(如图)8 0 祺 数 时 量 简 应|M,7 0 二甥力普7 0 ;x 7俯 视(读数)大6 0 体 凹 液 面 的 最 扇 二,E(平视)读数正确50 低 处 保 持 水 平1 50 心(仰视)读数偏小少量时用胶头滴管竖直悬空注 意:a.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以防试剂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b.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沾 污 滴 管(C.滴管用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的滴管是配套使用的,不用清洗)二药品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第 7 页 共 5 4 页外焰国 内 焰善、焰心焰 的温度最高,加热时使用外焰部分。
酒精灯使用示例:添加酒糖爆天将抬灯2.物质的加热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给试管内固体加热外壁干燥外焰加热塾祺管口略向下倾斜央在诙管中上部固体的加热上-幺 14 H 诙 管0不能朝向有人的方向夹在中上部,持饭管与水平 八 一 面成45角 t 一一工 、拇指不能想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在短柄上外焰加热/W外9干燥液体的加热三玻璃仪器的洗涤1 .洗涤方法:刷洗时应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2.洗净的判断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四仪器的连接第 8 页 共 5 4 页图示操作及注意事项先将玻璃管管口用水润湿,再稍用力转动,使其插入,以免折断玻璃管伤手左手拿橡胶管,右手拿玻璃管,将玻璃管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胶管弟二塞左进手橡拿皮容塞器,以右免手压将破橡容皮器塞慢慢旋转塞进容器口,切不可将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五“铜绿”的性质实验1 .外观特征及主要成分:绿色粉末,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2.加热“铜绿”: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管壁有水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碱式碳酸铜吸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3.“铜绿”与稀盐酸反应:固体逐渐消失,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蓝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碱式碳酸铜+盐 酸 一 氯 化 铜+水+二氧化碳第3课时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使用化学符号-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I昨 出 假 设I闹 订 计 划 快 施 计 划|一|得出结论I-萩 与 交 流二探究金属镁的性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与解释L从一卷镁带上折下一段,用砂纸打磨后观察镁带表面由灰白色变为银白色且具有金属光泽镁硬度小,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2.将打磨好的镁带连接一节干电池和小灯泡灯泡发光镁能导电3.取一段打磨好的镁带,用地堪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带开始燃烧时,立即移到陶土网上方,让 它(续 燃 烧,观察(象)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镁具有可燃性表 达 式:镁(Mg)+氧气()直 鼠 氧 化 镁(MgO)4.取另一段打磨好的镁带镁带逐渐溶解,产生大量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气第 9 页 共 5 4 页放在试管中,加入白醋气泡,试管外壁发热体,同时放热三化学符号1 .(素符号(目前已经涉及的)素符号):元素氧氮碳氢铁磷镁氯铜符号0NCHFePMgCICu2.认识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物质氧气金刚石镁带铜丝红磷氮气氢气氨气化学符02CMgCuPMHzNH3物质水二氧化碳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铜碳酸氢钱铁化学符H2Oco2MgOP2O5CuONH4HC03Fe3.文字表(式)定义:用物质的中文名称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子)书写:在“一”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名称,在其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名称,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中间用“+”连接;在 一”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件)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如:碳酸氢镂理数氨气+水+二氧化碳表 示:碳酸氢镂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 1 0 页 共 5 4 页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如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口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拓 展:检验装置气密性主要利用的是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容器受热后,容器内的气体膨胀,容器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所以在右端导管口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