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初中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22MB
约13页
文档ID:595088018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初中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3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初中名校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试题留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 分 12 0分,考试时间12 0分钟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留意事项的要求,干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 2 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供应/供奉 砂敌/刚劲有力 息事了人/宇缺毋滥B.鹿护/驻邻 兴奋/即物超兴 含辛茹苦/莘莘学子C.期年/期限 静口/超然开朗 锋芒毕露/崭窿头角D.孱弱/潺潺 笨拙/盛气凌人 识文断字/博闻强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商酌金友关连词因地制宜水乳交融B.松驰严峻莫须有泾渭分明贻笑大方C.辐射囊括顶梁柱骇人听闻苦心孤诣D.烦躁崩溃门外汉俗不行耐严惩不怠3.古诗文默写8分)(1)海内存知己,一(2),西北望,-O(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射天狼苏 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刚下吩咐时收到的效果是:(4)山川湖海,易引诗人之豪情高大雄伟的泰山,激起杜甫“,”(观沧海)以吞吐日月的雄伟气象引发了曹操气壮山河的豪情4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孤岛上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其一,简述其主要故事情节解救星期五 解救西班牙人及葡萄牙人(2)水浒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形象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其一,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人物宋江 吴用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1在没有现代科技传播手段的时代,老百姓就是靠上书场听书和到戏园子看或得到历史学问,评书因此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四大名著,其他三部都是先有说书,后有作品但是 水浒”“三国”故事却依托纸张流传数百年,并将永久流传下去,它们是中国文化经典,是评书艺术的富矿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8分)材料一近日,一篇 题 为 请留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网文列举了教材和字典中一些常见字的读音变更并引发争议例如: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诗中本读x i d,教科书注音却是x i 6;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诗中本读j i,教科书注音却是q i;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野”诗歌中本读同,教科书注音却是这材 料 二 对 此,许多专家、老师等表示不希望轻易更改。

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表示:“因为问题困难,说不清,需冷一冷再请专家来说明主管汉字读音审定的教化部有关部门回应称,读音变更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也考虑了多数人的看法,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正式公布,对于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为准至于新版教材和字典运用调整后的读音,可能是人民教化出版社了解得早,领先改革了材料三 漫 画(见下图,沈海涛图)(1)请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提炼出不少于一条信息4分)(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结合前两则材料就此现象给出两点自己的评论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 2 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 1 0 题共 1 6 分)大陈的风风儿吹来,吹起我和家乡的对白冬日,历山白雪皑皑,北风从珠坑口吹过来但童年的我望着院子天井上空成堆成堆2的鹅毛大雪压下来,却丝毫不觉冷,因为脚底下有母亲早己生好的炭火盆母亲边哼歌谣边纳鞋底鞋底是用一层层旧衣料沾上汤糊贴叠的,很厚,须要拿锥子用力穿孔后穿针引线线是用菜园野生的针麻脱干制成,很坚固母亲说:“冬闲田里没活,开春就有新布鞋穿啦此时,母亲满是老茧的手已冻得通红!那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寒夜里的一束光上小学了,母亲说:“在学校就要听老师的话,今日的功课今日做掉,明朝还有新功课。

离家时,先把尿留在家中,放学后也要把尿憋回家因为那时没氨水、肥田粉之类拾粪上学”是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冬日的早晨特殊冷,母亲早早打算好畚箕锄头,叮嘱我:“路旁草丛中人不太走踏的地方狗粪多,运气好还有牛粪寒风吹来,“拾粪上学”“憋尿回家”“作业日清”“尊师崇学”的家教是母亲树立的最早“家风”,也是母亲对儿子一生的告诫夏日,后珑地塔的番薯田表土如粉,龙前山田的水渠已泛白泥少年的我,从上桥头跑到下桥头,口干舌燥风神好像停止了脚步只见岩泉溪小站鱼在游晃,却不见溪两旁柳树动母亲说:“树头果子莫仰头,菱角塘莫洗手仰头以为你想偷水果,洗 手 以为你想偷菱角那时放学拔猪草是“家庭作业”小伙伴们经常玩“丢杀铜”(丢小镰刀)嬉戏到快天黑竹篮没盛满,我怕母亲责骂就结伴到生产队的花草田里割一些放在篮底”填充”母亲发觉后连竹篮一起踩扁,拿起杉树刺的荆条一顿痛打母亲的脸从未有的肃穆,母亲的骂从未有的严厉十二三岁,我已随母亲上山砍柴麻索如何捆柴、担柱如何换肩母亲边示范边说:“内家烧柴大板艮(大把添柴),老公挑柴抖抖震母亲虽然说不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却让我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双抢”(抢收抢种)的时候,生产队二十多个属兔的同龄人竞赛割稻谷,其次天起不来,母亲一边拉我一边说:“后生侬力气不能晒干,睡一觉又有力气了。

我 说,不是下雨吗?“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母亲没有商议余地母亲的话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她压担子的“绝情”能挑一百斤绝不挑九十九,捆柴捆足,珠坑水库大坝底挑砂石装满,挑稻谷,挑水,挑栏肥都是满满的母亲说:“出门就是一天,来回就是一趟,多挑一些合算或许我的腰肌劳损就从那时落下,但坚毅品行也从今生长忽如一夜春风来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到户后,家乡生活风生水起那时家里四个人口的四亩责任田分散在六七个地方母亲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忙得连口水也没工夫喝春天雨水充足,田野里总有我和母亲穿着蓑衣、戴着竹斗笠的身影小山村的春夜特殊宁静,而母亲却总在盘算其次天下雨是否修农具,晴的话去哪块田除草日晴夜雨,百姓 做 财 主 ,母亲风雨兼程,眼中总是丰收的憧憬邻居用稻谷换麦李、麻极、粉干的时候,母亲说:“煮(粥)饭要吃饱,野 衣 食(零食)不要吃因为母亲的勤俭,家里楼上大谷柜总是满满的,从来没有闹春荒断过粮,还时常借粮给邻居重阳节回家,走在老家后栋护村林的环村水泥路上,大陈的风从眼前拂过,凤告知我,3风筝再远,也断不了线!(作者:陈加斌有删改)7 .母亲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母亲所做之事简要分析4分)8 .请分别从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其次天起不来,母亲一边拉我一边说:“后生侬力气不能晒干,睡一觉又有力气了我说,不是下雨吗?“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母亲没有商议余地母亲的话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她压担子的“绝情”9 .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4分)1 0 .文 章 以“大陈的风”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文,完 成 1 1 1 3 题共 1 2 分)学习是最好的养老近期,各地老年高校接连开学,“一座难求”的火爆状况,让人深切感受到老年人高涨的学习热忱在合肥,为了进入老年高校,有老人凌晨4点就在校门口排队等待;在济南,一所老年学校半天时间迎来近3 0 0 名想要插班的银发学生;在武汉,某老年高校的热门课程名额一两个小时内就被一抢而空当下,学习正成为老年人们时尚的生活方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仍旧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欢乐的人生时期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渐渐充盈,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不少老年人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看法,带 着“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的精气神,或走进老年高校,或参与爱好小组,学舞蹈、声乐、摄影,练英语、书法、瑜伽老年教化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丰富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方式。

老年人通过学习,不仅为自己的生活增加色调,也向四周传递着主动的正能量苍老当然是不行逆的,而让自己的生活充溢起来,才是对自己负责的确,对不少老年人来说,接受老年教化,是一种精神上的寄予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逐步衰退、交际圈子有限,生活本就相对单调;再加上不少老人与子女分居两地,面 对“通讯录里的儿女”,老年人也更易因缺少陪伴而产生孤独感如今,一些老年人患上“依靠症”,各种养生骗局、传销骗局频频盯上老年人,某种程度上和老年人精神生活空虚有关老年人通过老年教化,以课会友,学习技能,不仅可以满意被陪伴的须要,也能充溢自己的生活,再次挖掘自己的价值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尤其是在今日,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学问更新迭代越来越快,互联网扩散到每一个角落,老年人假如不通过学习与社会接轨,就会渐渐“掉队”时代阔步向前,不行避开会让老年人陷入一些难以适应的生活场景对此,学习是有效的解决方法老年人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跟上时代脚步,体会到更多获得感面对加速到来的老龄社会,老年人如何才能实现从物质层面的老有所养,到精神层面4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毫无疑问,学习,是让他们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秘诀,是为人生增加晚晴的最好养老。

作者:张凡有删改)1 1 .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的?(4分)1 2 .请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1 3 .假如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前段时间,黑龙江鸡西一位老人因不会运用支付而与超市发生争吵,其中虽有误会,但“羞辱我老头不会用啊”的质问,依旧引人深思面对这种状况,学习能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时代三、古诗文阅读(共 1 4 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 成 1 4 1 7 题共 1 0 分)(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展阡陌交通,鸡犬相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审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 桃花源记(二)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化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乾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 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须推落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 为 讲 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跑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行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注:赍:携带事:侍奉选自载孚 广异记秦时妇人)1 4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5A.舍便舍船不舍昼夜B.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展忠之用也,可以一战C.闻阡陌交通,鸡犬相用不求呼达于诸侯D.出不复出焉水落而石出者1 5 .把 语 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 6 .语 段(一)中体现桃花源人热忱的句子有哪些?(2分)1 7 .语 段(一)(二)的主题及主题的表现形式相像又有所不同,请加以分析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 成 1 8 1 9 题共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