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训练茹志娟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三 走 严 庄(节选)茹志娟去年,正是高粱红的时候,我和军区民运部的老马同志第一次来到了严庄严庄这地区地方武装力量不够强,还残留了一部分政治土匪,他们勾结地主,经常有活动因此这地区的土改工作就有些特殊,农民一方面迫切地要求土地,另一方面又有顾虑,不敢要土地我和老马去严庄的任务,就是发动群众进行土改严庄是个好地方,庄前庄后一抹平地,只在地平线上,淡淡地勾出一些高山的轮廓我们由区队员带领进庄的时候,虽然是大白天,但是庄里肃静无声,静得叫人不安我们首先来到农会长严来全的家里窗前的炕头上,端端正正坐着一个妇女,有二十多岁,这大概是来全嫂了她低眉垂眼地在做针线,好像根本没看见她家来了两个陌生的客人我当时想,这个来全嫂恐怕属于那种不问外事,安分淑静的妇道人家老马和来全谈着如何串联群众,培养积极分子,怎么开齐心会搞土改不知什么时候,那位宁静的妇女已悄悄地下了炕,靠在房门框上听我们谈话我一回头看她,她还大大方方地朝我笑了笑当晚我就睡在来全家,和来全嫂睡通铺女同志,你没睡着吧!”来全嫂轻轻地说话了,并且还朝我身边挨了挨,“你说,我们分地主的地,那红契呢?”这可能是她考虑了好久的一个问题,我连忙跟她说:“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政府搞的,都不能算数,拿来一把火烧掉,人民政府重新另发土地证。
对!”她似乎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疑难,缓缓地吐了一口气不响了看得出来,这个妇人绝不是一个榆木脑袋,我对她产生了兴趣,于是我问:“大嫂子,你叫什么名字?”“咱没念过书,没名字小名呢?”“小名难听死了我在家顶小,我娘就叫我收黎子收黎子,收黎子,这天晚上,我怀着这极动听的名字睡着了转天晚上,她拉住我膀子又问了:“昨黑,你说把地主的红契都拿来烧了,要是地主把它藏了呢?”又是一个意外的问题,我只得说:“藏了?那还能找不到?”我忽然觉得,这位淑静而又有点封建的收黎子是多么关心土改,她关心红契,更可贵的是,她在言语之间,对反动势力没有丝毫的畏怯这才是土改中真正的骨干分子我兴奋起来,一把抓着她的胳膊说:“收黎子,你敢不敢分地主的地?”她却仍是那样安静,笑了笑说:“这我不当家我对这位端坐炕上的收黎子不禁又气又爱只得说:“嫂子,现在男的女的都一样了我把灯吹熄,躺下不响一会儿,她倒又在我耳边轻轻地说话了:“我说,地主把地契藏起来也不要紧,要是咱的政府占住这里,他拿着也是白拿;要是反动派过来了,反正没咱的日子过,他有没有地契总是个财主,你说是不是?”“是,你说得很是我十分赞同她的确,她想得非常透彻,可她就是把这些道理收在肚里,不敢开口,不敢往外拿。
唉!收黎子,收黎子贫雇农齐心大会第二天就在来全家的堂屋里召开了,二十多个给地主、反动派压榨得黄了脸、弯了腰的穷爷们,从天傍黑起,就一个一个地溜进来全家里收黎子出来给灯里添了油,加了两根灯草,就走进里屋,一直没露脸会议一开始,来全说了几句团结起来斗争地主的话大家都没开口他等了一会,看看大家只是抽烟咳嗽,不知怎么就来了火,红了脖子,猛地一拍桌子,粗了喉咙喊道:“要地的留下,豁出来干;不要她的出去!”他这一拍桌子一喊,把来开会的人都吓得怔住了老马连忙站起来,但还没开口,我身边的房门帘子一动,收黎子垂着眼皮,站在房门里,怯怯地说道:“老少爷们,我说,咱们还是要地她轻声细语的一句话,那些站起的,要走的,都一齐停了下来虽然收黎子的嘴唇微微有点哆嗦,但是话却说得很稳很清楚咱们祖祖辈辈从没说要分地主的地,结果也没个好日子像我娘,本庄的爷们都知道的,她给地主害死了,还给地主的狗拖我说,倒不如分,闯个活路收黎子说完了,才抬起眼,迅速地向大伙扫了 一眼,就立即隐到房里去了屋子里肃静无声,也没任何的动作来全张开嘴巴,似乎也给自己媳妇的这番话镇住了小屋里给她这几句热血沸腾的话一喊,气氛立刻激烈起来,当即有两个青年热气腾腾地站起来说话。
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忽然从人丛中走过来,一手拿着一只咯咯叫的雄鸡,一手拿着一把刀,准备给大众滴血起誓会一散,我们就连夜组织了看家队,并立刻派出岗哨,监视恶霸地主独眼狼严庄苏醒了,严庄的人民,再也不贴着墙根走路,而且有了笑语,有了歌声,他们双手举起压了他们几千年的大山,把它摔得粉碎有删改)三走严庄以淮海战役为背景,写“我”三次到严庄的见闻选文讲述的是第一次到严庄的事,是“我”在淮海前线的回忆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介绍严庄的基本情况,表现当地反动势力猖獗,突出了土改工作的艰难,为后文故事的开展提供了社会背景B.当我们进庄时,虽是大白天,庄里却肃静无声,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严庄地理位置的偏僻以及此地封闭保守的环境特点C.文章描写“我”初见收黎子端坐炕头情景时,用了“大概”“好像”恐怕”等表揣度的词语,这是以“我”的视角交代人物D.“我”在交谈中对收黎子的称呼有变化,称她“嫂子”是觉得她是一般百姓,称她“收黎子”是把她当作亲密的同志2.作品对收黎子这一人物的刻画采用了逐渐展现的方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茹志娟的小说在题材处理上善于以小见大,请以本文为例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路标茹志鹃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 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格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
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这如豆的一小点光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
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老乡!”却毫不理会,只 是“晤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撤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攀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木正福的一项是()A.本文叙述聋哑“老乡”为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伍原指路的故事,百合花叙述小通讯员和“我”向新媳妇借被子的故事,二者都刻画了小人物平凡而伟大的形象B.本文与 百合花的标题均有象征作用,本文绿豆般的灯光这一路标象征指引伍原前行的勇气和希望,百合花则象征军民纯洁的情谊和美好的人性C.本 文 与 百合花都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小通讯员“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D.本文与 百合花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均以故事情节取胜,笔调简明朴实,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现茹志娟小说散文化的创作风格5.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作用6.本文多次描写伍原流泪,作者为何要如此安排?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静静的产院茹志鹃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杜书记说要组织一个产院,拨给了三间房子谭婶婶在这房子里,自己做了一张办公桌,弄来了一张高脚产床,发展了五个床位这三间房子,再也不是普通的三间房子了,这是一所幽静整洁的产院如今村里张大嫂的二丫头荷妹,已在城里培训毕业,刚派到产院里工作此刻,谭婶婶正带荷妹参观产院:有橡皮手套,各种针药,补血的,止痛的,止血的,还有几针麻醉针剂,每一样东西,都标明着产院发展的各个阶段婶婶,我们在哪里洗手呢?”荷妹忽然问二丫头,这里不能和城里那些大医院比谭婶婶有些生气了,话也加重了分量婶婶,我们自己可以做土造自来水,人家托儿所都用自来水洗手了,我们产院里更需要这个我看过了,井不远,只要墙上打一个洞”“荷妹,你刚来,还是看看再说吧!谭婶婶心里有点不高兴可是第二天,谭婶婶回到产院,还没跨进屋子,就愣住了办公室那雪白的墙上,已打了水桶大的一个洞,荷妹在洞边接竹管,一见谭婶婶回来,她立即欢呼起来:“谭婶婶快来看自来水!”“自来水?对,自来水”谭婶婶扶起一张凳子坐下,她觉得向她涌来的东西太多,她累极了荷妹突击了半天,料想婶婶见了一定会又惊又喜她拭着汗,等了半天,婶婶却一声不响。
她迷惘了荷妹收敛起笑容,认真地说道,“婶婶,乡下不是永远都是乡下,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有自来水不去做,这可不是光荣,这是落后”,是啊!”谭婶婶答应着,心里猛地动了一下,这些话好熟啊!自己曾经说过的,三年前头,推广新法接生的时候,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