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024秋)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595043300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02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02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02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024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024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02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024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1.春 朱自清【思考探究积累】一 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参考答案】课文描绘了五幅春日图景。1.春草图(草报春),2.春花图(花争春),3.春风图(风唱春),4.春雨图(雨润春),5.迎春图(人迎春)。二 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韵味,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与同学分享你的体会。【参考答案】参考“课文研读”的相关内容,可以欣赏课文中的一处描写,也可以欣赏一个段落。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创见。三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

2、“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参考答案】第一问参见“问题探究”3中的分析(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二问,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可以写一个比喻句,也可以写多个比喻句。四 朗读下列语句,注意重音和停连,并想象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1.两个“盼望着”,语气应该是递进的,表达一种急切而欣喜的“盼望”心情。“春天”本无脚步,是作者想象有的。没说“来了”,只说“近了”,是从春天刚起步说起。这是课文的开头,一上来就传达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

3、来,嫩嫩的,绿绿的。2.“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有个性。“嫩嫩的,绿绿的”是定语后置,本来应该放在“小草”前面。后置之后,改变了正常的语序,造成语言的抑扬顿挫效果,而且句子变短了,也造成一种短而快的语流节奏。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3.这一长串短句,有一种鲜明的语言节奏。“像眼睛”“像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是拟人,用想象的笔法写出野草的情态。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4.这里连用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印象的叠

4、加,强化了表达效果。五 背诵全文。【参考答案】关于重音和停连,参考“资料链接”中的相关内容。2.济南的冬天 老舍【思考探究积累】一 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情”,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参考答案】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二 认真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用自己的话概括相关内容,将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三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5、,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1.“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2.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3.写雪后夕晖,非常美。最生动

6、的是把“薄雪”,比成人,有感情,会害羞,比单统读、散读等。在阅读时可国其的客观写景要好。四 借鉴课文描写景物的手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段文字。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参考答案】略。3.雨的四季 刘湛秋【阅读提示】优美的写景散文常常用饱含感情的、细腻生动的笔墨,把景物描写得分外美丽,分外灵动。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全面感受这四季之雨,让我们亲近雨,体会雨的不同情致与风韵。例如: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

7、惑着鼻子和嘴唇。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课文中这样的精彩语句还有很多,再找出一些来,朗读并细细体味。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思考探究积累】一 反复诵读观沧海,边读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参考答案】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二 朗读次北固山下

8、,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参考答案】这一联千古名句,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认真品味。首先要理解字面的意思。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可见船在江正中,而写景的观察视点又是在船上,所以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这样的诗句。这两句还有更深远的象征意义,即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两岸阔”“一帆悬”是精整的对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这道题提示学生发挥想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既指明时令,又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结合诗句试加分析。【参考答案】诗人

9、选取这两个景物, 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沙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四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参考答案】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处在于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五 古诗词中

10、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朗读下列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课外再搜集一些。1.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参考答案】略。六 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参考答案】略。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思考探究积累】一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包含着怎样的意味。【参考答案】本文的感情有一个统一的基调,但各个段落也有节奏的变化。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忧伤的;叙述的语气平静而内敛。作者在追悔往事的悲痛情绪中,又有

11、一份领悟生命意义的豁然达观。第1段,要读出“我”与母亲对话时的激动语气;第2段,语气陡然低沉;第3段,略有一点儿轻松愉快的语气;第4段又陡然低沉,这是独句段,要读得特别缓慢、沉重;第5、6段,也要读得沉重、痛心。读第7段之前,要停顿较长时间,拉开回忆的时空;第7段要读得沉着、淡定,读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感觉。总之,本文的感情一张一弛、一高一低,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起伏变化,不能把全文读成一种语速、一个腔调。题目的表层意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深层意义是,“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

12、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如果说,题目中的“怀念”直接指向母亲,那么“秋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二 课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可以参考下列细节,也可以自己再找一些。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1.当“我”脾气暴怒、砸碎玻璃、猛摔东西时,母亲并没有马上劝说、安慰、制止“我”,而是“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和“偷偷”的细节,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深深地理解儿子的

13、痛苦需要发泄,甚至需要一个人发泄,她用宽厚的母爱容忍着儿子的暴怒,同时又担忧着儿子,怕他有什么过激行为伤害了自己,所以还要“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躲出去了,她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儿子。“悄悄”和“偷偷”的无声动作背后,是她疼痛不已的揪心;下文写“她又悄悄地进来”时,“眼边儿红红的”的细节,正是这种心情的流露。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2.当“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此时的母亲是怎样的痛心焦急!她多么想立刻扑灭儿子轻生的念头,立刻阻止他的自暴自弃!儿子的痛苦在母亲心中已经加倍,

14、母亲却没有跟儿子一起抱头痛哭,而是“忍着哭声”,她是以怎样强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悲情,怎样努力地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啊!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3.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要“挡在窗前”,这位细心的母亲,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她那憔悴的面容,既显示着绝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又显示着儿子残疾又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理的折磨;那央求的神色,表现出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读来令人心酸不已。三 课文中反复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

15、好好儿活”,一句朴素至极的话语,寄予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当“我”在命运的重创中痛苦绝望甚至要轻生时,母亲没有给“我”讲什么人生道理,她也来不及想什么道理,只是近乎本能地急切说出:“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她是在恳求着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母亲离世后,“我”和妹妹领悟到母亲临终前没有说完的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母亲临终前,还没有看到儿子蹚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没有看到女儿的成年,她那没有说完的话,是满怀的牵挂和揪心,也是对儿女未来生活的期望期望儿女们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从课文中母亲对儿子期望的“好好儿活”,还可进一步想想:身体健康的我们,又该怎样“好好儿活”?四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1.“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2.“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的心情。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3.“绝”和“竟”,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五 课文第1段与第3段两次写到“我”与母亲的对话。小组合作,揣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