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广安遂宁资阳等七市2025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泽玥15****2海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7KB
约13页
文档ID:594000984
四川省广安遂宁资阳等七市2025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3

四川省广安遂宁资阳等七市2025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块,两侧用大小均为F的力水平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3块砖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0 B. C. D.2、由于微小形变不易直接观察,某探究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玻璃瓶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微小形变,该实验体现了(  )A.控制变量法 B.放大的思想 C.比较的方法 D.等效的方法3、下述各力中按力的性质命名的有( ).A.阻力 B.支持力 C.拉力 D.弹力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当传送带分别以v1、 v2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C. = D.=mg5、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B.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C.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D.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6、下列说法中哪个说的是时间 ( )A.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B.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播放约30min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00开播D.某学校上早自习从6点55开始7、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A、C间距离x1,C、D间距离x,D、F间距离x2,实验时小车加速度为a,打B点时小车速度为vB,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有(  )A. B.C. D.以上均不对8、如图,质量为m=2kg的物块A停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它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已知外力F随时间t(单位为s)的变化关系为F=(24−8t)N,则( )A.在t=3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B.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8m/sC.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于54mD.在0∼6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等于9m/s9、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4N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可能不为0B.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为0C.若撤去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可能不为0D.若撤去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为010、如图所示,固定斜面C上有质量均为m的A、B两个物体一起相对静止地沿倾角为 的斜面匀速下滑,B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A和B间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A. B.C. D.011、如图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橡皮筋M、N将两个质量均为m=1 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拴接在一起,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在小球A上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橡皮筋M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假设两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均为k=5 N/cm,且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内,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则(  )A.橡皮筋M的伸长量为4 cmB.橡皮筋N的伸长量为2 cmC.水平恒力的大小为D.如果将水平恒力撤去,则小球B的瞬时加速度为零12、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行驶,甲乙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假设两车相遇时会错车而过,不会相撞,并且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关于两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一次B.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不相遇C.若乙车在前,且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相遇一次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在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都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并打出纸带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 A.实验中需用秒表记下运动的时间B.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电火花计时器C.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1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F、G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照情况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1)由图可以知道,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 s,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D点到G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小数点后保留2位)(2)通过测量不难发现,(xBC-xAB)与(xCD-xBC)、(xDE-xCD)、…基本相等.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运动;(3)经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后,可以求得加速度a=______ m/s2 ;(小数点后保留3位)(4)还可以求出,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 m/s.(小数点后保留3位)15、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从所打的几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纸带上选定的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出点没有画出.(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s;(1)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1.(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22分)16、(12分)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向右做直线运动,它的v-t图像如下图所示。

1)在下图中画出a-t图像2)计算前6秒内的位移17、(10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 ~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⑴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⑵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A【解析】考查受力分析的整体法隔离法详解】以砖块1、2、3、4整体为研究对象,其竖直方向的受力如图甲所示,由于重力作用,整体相对于木板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木板对整体有向上的静摩擦力,左右两块木板对整体左右两面都有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即:且,则:再以砖块1、2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的受力如图乙所示,1、2整体受的重力为,左侧木板对砖块1、2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知砖块2与砖块3之间的接触面处没有静摩擦力,A正确2、B【解析】图是演示玻璃瓶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装置中,用力挤压玻璃瓶,玻璃瓶发生形变,细管中水柱上升,由于管子较细,上升的高度较大,将玻璃瓶微小的形变放大,能直观的观察到形变,体现了放大的思想,故选项B正确.点睛: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物理学上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基础题.3、D【解析】A.阻力是效果力,故A错误;B.支持力是按效果来分的,故B错误;C.拉力是效果力,故C错误;D.弹力是按性质来分的,故D正确.4、C【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受重力G、支持力N、拉力T、滑动摩擦力f,由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速度无关,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必然有,,根据摩擦力的性质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根据摩擦力公式可知,摩擦力f=μN;因支持力小于重力,故摩擦力一定小于μmg,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关键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同时掌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的关系5、C【解析】A.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B.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C.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初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D.由可知,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6、B【解析】试题分析: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表示时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播放约30min,表示时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00开播,表示时刻;某学校上早自习从6点55开始,表示时刻.选项B正确.考点:时间和时刻.7、AC【解析】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B点的速度为故A正确;B.根据逐差法可知当x1和x2相邻时才有故B错误;C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8、B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与时间的表达式,结合a-t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得出最大速度的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结合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详解】在F方向变化前,即F为负前,物块在外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随着时间的变化F减小,加速度减小,即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t=3s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A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t图线如图所示,a-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可知最大速度变化量为,可知物体向右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8m/s,B正确;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位移,则平均速度,C正确D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作出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线,知道a-t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v-t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9、B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F1=10N、F2=4N,可判断出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为6N,方向向右;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F2=4N的向右的力,此时的静摩擦力变为4N,因为4N<6N,故这个静摩擦力是可能的,它与F2相平衡,故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0,选项A错误,B正确;若撤去F2,则木块受到F1=10N水平向左的力,此时的静摩擦力可能达不到10N,因为10N>6N,故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可能不为0,选项C正确,D错误。

考点:力的平衡,静摩擦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