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5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泽玥15****2海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8.50KB
约13页
文档ID:593987632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5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3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5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Fe3++2I-=2Fe2++I2,2Fe2++Cl2=2Fe3++2Cl-,则有关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A.C1->Fe2+>I- B.Fe2+>I->Cl- C.I->Fe2+>Cl- D.Fe2+>Cl->I-2、在4 mol/L的硫酸和2 mol/L的硝酸混合溶液10mL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mL B.112mLC.168mL D.224m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溶液<胶体<浊液C.氯化铁溶液加入到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4、某元素一价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8,其原子的质量数是35,则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 ( )A.1 B.0 C.35 D.175、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B.转移溶液时,溶液应先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C.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浓硫酸,再加水稀释D.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直接放在托盘上的纸上进行称量6、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气体具有相同的( )A.氧原子数 B.原子数 C.质量 D.体积7、下列物质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A.碳酸钠 B.碳酸氢钠 C.氯化钠 D.硫酸铜8、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Na2CO3溶液100 mL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在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待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B.在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以及瓶塞处是否漏水C.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出多余部分D.定容时,若仰视,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高9、下列各组中各有两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酒精和水B.1,1-二溴乙烷和水,硝基苯和水C.汽油和水,乙酸和乙醇D.乙酸和水,植物油和水10、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萃取 B.蒸馏 C.过滤 D.丁达尔效应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 B.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C.1 mol OH—的质量是17g D.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1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SO3 B.Al2O3固体 C.氨水 D.NaCl溶液13、在配制 100 mL 1.0 mol·L-1 的 NaCl 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低的是(1)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1g 以下使用游码(2)溶解 NaCl 固体的烧杯上挂着水珠,直接使用(3)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5)定容时仰视刻度线(6)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A.(1)(3)(5) B.(1)(3)(4)C.(2)(4)(6) D.(2)(3)(4)14、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豆浆 B.淀粉溶液 C.烟、云、雾 D.蔗糖溶液15、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CH4;②3.01x1023个HCl;③13.6gH2S;④0.2molNH3。

下列对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A.体积:④<①<②<③B.密度:①<④<③<②C.质量:④<①<③<②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16、某溶液经分析,其中只含有Na+、K+、Ca2+、Cl-、NO3-,已知其中Na+、K+、Ca2+、NO的浓度均为0.1 mol·L-1,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1 B.0.3mol·L-1 C.0.2mol·L-1 D.0.4mol·L-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甲溶液可能含有K+、Ca2+、NH4+、Cu2+、NO3-、Cl-、SO42-、CO32-八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为确定甲溶液的组成,将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BaCl2溶液500mL,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③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一定量的沉淀X④向上述滤液中加入1 mol/L AgNO3溶液650 mL,恰好可完全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⑴上述实验③中得到沉淀X的质量为______;生成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⑵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⑶甲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中,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______,此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其物质的量为______。

18、某溶液中只含有Ba2+ Mg2+ Ag+三种阳离子,现用适量的NaOH溶液、稀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1)沉淀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若试剂B为Na2SO4溶液,则沉淀2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3)若试剂B为NaOH溶液,则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4)如果原溶液中Ba2+ Mg2+ Ag+的浓度均为0.1 mol·L-1,且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只有NO3-,则溶液中NO3- 浓度为_______mol·L-119、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1)试剂a是_________,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2)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_____(若能,此问不用回答)3)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___的质量。

4)用所(3)所制备的KCl固体配制0.1mol/LKCl溶液450mL,回答下列问题:(i)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ii)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________gKCl固体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反应剧烈,产生黄绿色气体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的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 (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2)装置C的作用是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

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① ② 4)实验证明,Na2O2能与干燥的HCl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 (要求答出一个要点即可)21、某小组研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Ⅰ实验Ⅱ请回答:(1)实验Ⅰ中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实验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3)甲同学观察到实验Ⅰ中持续产生肥皂泡,实验Ⅱ中溶液B呈现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___________4)乙同学观察到实验Ⅰ中持续产生肥皂泡,但实验Ⅱ中溶液B未呈现红色溶液B未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从反应2Fe3++2I-=2Fe2++I2可知I-的还原性强于Fe2+,从反应2Fe2++Cl2=2Fe3++2Cl-可知Fe2+的还原性强于Cl-,故还原性:I->Fe2+>Cl-,故答案为:C。

2、D【解析】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3Cu+8H++2NO3-=3Cu2++2NO↑+4H2O,在溶液中每3molCu与8molH+完全反应生成2molNO气体混合溶液中含H+物质的量=0.02mol×2+0.02mol=0.06molH+,0.96g铜的物质的量=0.96g÷64g/mol=0.015mol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3Cu~8H+~2NO,因此氢离子过量,铜离子完全反应,则生成的NO气体的物质的量=0.0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L,答案选D3、B【解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能区别胶体和溶液,但是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丁达尔效应,而在于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故A错误;B、溶液的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微粒直径在1nm与100nm之间,而浊液的微粒直径大于100nm ,因此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故B正确;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先把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故C错误;D、胶体的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因此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4、A【解析】分析:先根据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核外电子数-电荷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然后求出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详解: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核外电子数-电荷数,所以阴离子核内质子数=18-1=17,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5-17=18,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8-17=1,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5、B【解析】A.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若用酒精萃取溴水,酒精与溴水会混溶到一起,无法萃取出溴单质,故A错误;B. 转移溶液时,溶液应先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故B正确;C.配制稀硫酸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