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五十五中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圆与圆外切,则()A. B.C. D.2.下列通项公式中,对应数列是递增数列的是()A B.C. D.3.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最小值为()A.-2 B.-1C.1 D.24.椭圆与(0 13.总书记在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为了解某地农村经济情况,工作人员对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进行抽样调查,将农户家庭年收入的调查数据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此频率分布直方图,下列结论中所存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①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低于4.5万元的农户比率估计为6%;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不低于10.5万元的农户比率估计为10%;③估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不超过6.5万元;④估计该地有一半以上农户,其家庭年收入介于4.5万元至8.5万元之间14.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M,N,若满足,则________15.已知函数,则________.16.已知数列满足,,则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平面,点为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大小;(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18.(12分)如图,在三棱锥中,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O是BC的中点,(1)证明:平面平面BCD;(2)若三棱锥的体积为,E是棱AC上的一点,当时,二面角E-BD-C大小为60°,求t的值19.(12分)已知某中学高二物化生组合学生的数学与物理的水平测试成绩抽样统计如下表:若抽取了名学生,成绩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三个等级,设,分别表示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例如:表中物理成绩为A等级的共有(人),数学成绩为B等级且物理成绩为C等级的共有8人,已知与均为A等级的概率是0.07(1)设在该样本中,数学成绩的优秀率是30%,求,的值;(2)已知,,求数学成绩为A等级的人数比C等级的人数多的概率20.(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右焦点为,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以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顶点为.(1)求椭圆的方程;(2)求的面积.21.(12分)已知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1)当时,求;(2)是否存在实数,使以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10分)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确定了劳动教育内容要求,要求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我市某中学鼓励学生暑假期间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实践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为了调查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学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经统计得到他们参加公益劳动的总时间均在15~65小时内,其数据分组依次为:,,,,,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1)求,的值,估计这1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总时间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每一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2)学校要在参加公益劳动总时间在、这两组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5人进行感受交流,再从这5人中随机抽取2人进行感受分享,求这2人来自不同组的概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根据两圆外切关系,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和列方程求参数.【详解】由题设,两圆圆心分别为、,半径分别为1、r,∴由外切关系知:,可得.故选:D.2、C【解析】根据数列单调性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详解】对于A,B选项对应数列是递减数列.对于C选项,,故数列是递增数列.对于D选项,由于.所以数列不是递增数列故选:C.3、B【解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详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联立,解得,由,得,由图可知,当直线过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小,有最小值为故选:B4、D【解析】根据椭圆方程求得两个椭圆的,由此确定正确选项.【详解】椭圆与 (0 13、①②④【解析】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的求解方法,通过求解频率即可判断选项①,②,④,利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即可判断选项③【详解】解:对于①,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低于4.5万元的农户比率为,故选项①正确;对于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不低于10.5万元的农户比率为,故选项②正确;对于③,估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为万元,故选项③错误;对于④,家庭年收入介于4.5万元至8.5万元之间的频率为,故估计该地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其家庭年收入介于4.5万元至8.5万元之间,故选项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14、【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已知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由圆的弦长公式可得,然后可解.【详解】因为,所以,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因为,所以,所以故答案为:15、2【解析】根据导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故答案为:2.16、【解析】由已知可知即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进而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详解】由题意知:,即,而,∴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有,∴,则.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进而得到的通项公式写出项.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证明见解析;(2);(3).【解析】(1)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AD所在的直线为y轴,以AP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CD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即得证;(2)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利用向量法求解;(3)利用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小问1详解】证明:PA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AD所在的直线为y轴,以AP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可得A(0,0,0),B(1,0,0),C(1,1,0),D(0,1,0),P(0,0,1)M为PD的中点,,所以,,,所以,又PDAM,,平面PCDAM 平面PCD. 平面PCD的法向量为.设平面的法向量为,,令,则,..平面MAC平面PCD.【小问2详解】解: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由(1)可得:平面PCD的法向量为,,,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大小.【小问3详解】解:,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点到平面的距。
13.总书记在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为了解某地农村经济情况,工作人员对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进行抽样调查,将农户家庭年收入的调查数据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此频率分布直方图,下列结论中所存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①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低于4.5万元的农户比率估计为6%;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不低于10.5万元的农户比率估计为10%;③估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不超过6.5万元;④估计该地有一半以上农户,其家庭年收入介于4.5万元至8.5万元之间14.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M,N,若满足,则________15.已知函数,则________.16.已知数列满足,,则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平面,点为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大小;(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18.(12分)如图,在三棱锥中,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O是BC的中点,(1)证明:平面平面BCD;(2)若三棱锥的体积为,E是棱AC上的一点,当时,二面角E-BD-C大小为60°,求t的值19.(12分)已知某中学高二物化生组合学生的数学与物理的水平测试成绩抽样统计如下表:若抽取了名学生,成绩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三个等级,设,分别表示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例如:表中物理成绩为A等级的共有(人),数学成绩为B等级且物理成绩为C等级的共有8人,已知与均为A等级的概率是0.07(1)设在该样本中,数学成绩的优秀率是30%,求,的值;(2)已知,,求数学成绩为A等级的人数比C等级的人数多的概率20.(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右焦点为,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以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顶点为.(1)求椭圆的方程;(2)求的面积.21.(12分)已知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1)当时,求;(2)是否存在实数,使以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10分)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确定了劳动教育内容要求,要求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我市某中学鼓励学生暑假期间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实践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为了调查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学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经统计得到他们参加公益劳动的总时间均在15~65小时内,其数据分组依次为:,,,,,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1)求,的值,估计这1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总时间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每一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2)学校要在参加公益劳动总时间在、这两组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5人进行感受交流,再从这5人中随机抽取2人进行感受分享,求这2人来自不同组的概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根据两圆外切关系,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和列方程求参数.【详解】由题设,两圆圆心分别为、,半径分别为1、r,∴由外切关系知:,可得.故选:D.2、C【解析】根据数列单调性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详解】对于A,B选项对应数列是递减数列.对于C选项,,故数列是递增数列.对于D选项,由于.所以数列不是递增数列故选:C.3、B【解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详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联立,解得,由,得,由图可知,当直线过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小,有最小值为故选:B4、D【解析】根据椭圆方程求得两个椭圆的,由此确定正确选项.【详解】椭圆与 (0 13、①②④【解析】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的求解方法,通过求解频率即可判断选项①,②,④,利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即可判断选项③【详解】解:对于①,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低于4.5万元的农户比率为,故选项①正确;对于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不低于10.5万元的农户比率为,故选项②正确;对于③,估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为万元,故选项③错误;对于④,家庭年收入介于4.5万元至8.5万元之间的频率为,故估计该地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其家庭年收入介于4.5万元至8.5万元之间,故选项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14、【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已知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由圆的弦长公式可得,然后可解.【详解】因为,所以,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因为,所以,所以故答案为:15、2【解析】根据导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故答案为:2.16、【解析】由已知可知即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进而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详解】由题意知:,即,而,∴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有,∴,则.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进而得到的通项公式写出项.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证明见解析;(2);(3).【解析】(1)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AD所在的直线为y轴,以AP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CD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即得证;(2)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利用向量法求解;(3)利用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小问1详解】证明:PA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AD所在的直线为y轴,以AP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可得A(0,0,0),B(1,0,0),C(1,1,0),D(0,1,0),P(0,0,1)M为PD的中点,,所以,,,所以,又PDAM,,平面PCDAM 平面PCD. 平面PCD的法向量为.设平面的法向量为,,令,则,..平面MAC平面PCD.【小问2详解】解: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由(1)可得:平面PCD的法向量为,,,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大小.【小问3详解】解:,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点到平面的距。
13、①②④【解析】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的求解方法,通过求解频率即可判断选项①,②,④,利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即可判断选项③【详解】解:对于①,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低于4.5万元的农户比率为,故选项①正确;对于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不低于10.5万元的农户比率为,故选项②正确;对于③,估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为万元,故选项③错误;对于④,家庭年收入介于4.5万元至8.5万元之间的频率为,故估计该地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其家庭年收入介于4.5万元至8.5万元之间,故选项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14、【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已知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由圆的弦长公式可得,然后可解.【详解】因为,所以,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因为,所以,所以故答案为:15、2【解析】根据导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故答案为:2.16、【解析】由已知可知即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进而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详解】由题意知:,即,而,∴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有,∴,则.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进而得到的通项公式写出项.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证明见解析;(2);(3).【解析】(1)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AD所在的直线为y轴,以AP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CD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即得证;(2)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利用向量法求解;(3)利用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小问1详解】证明:PA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AD所在的直线为y轴,以AP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可得A(0,0,0),B(1,0,0),C(1,1,0),D(0,1,0),P(0,0,1)M为PD的中点,,所以,,,所以,又PDAM,,平面PCDAM 平面PCD. 平面PCD的法向量为.设平面的法向量为,,令,则,..平面MAC平面PCD.【小问2详解】解: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由(1)可得:平面PCD的法向量为,,,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大小.【小问3详解】解:,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点到平面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