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地区2025年高三“零诊”(4月)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g 46%甘油水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1.5NA B.1.7g由NH3与13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质子总数为NA C.0.1mol∙L-1的Al2(SO4)3溶液中含Al3+的数目小于0.2 NAD.反应CH4 + 2NO + O2 = CO2 + N2 + 2H2O,每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 N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 N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己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苯的密度比水小,但由苯反应制得的溴苯、硝基苯的密度都比水大C.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D.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3、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聚酯纤维、光电陶瓷都属于有机高分子B.从石油和煤焦油中可以获得苯等基本化工原料C.生活污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D.为汽车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4、己知通常情况下溶液中不同离子的电导率不同现将相同浓度(1.5mol·L-1)NH3·H2O和KOH溶液分别滴入21mL1.12mol·L-1 A1C13溶液中,随溶液加入测得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常温时,若上述氨水pH=11,则Kb≈2×11-6mol·L-1B.b、c两点对应溶液导电能力差异主要与离子电导率有关C.cd段发生的反应是Al(OH)3+OH-=[Al(OH)4]-D.e、f溶液中离子浓度:c(NH4+)>c(K+)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 L 1.0 mol/L的Na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B.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与1 mol CH4中所含共价键数目相等C.1 mol NaClO中所有ClO-的电子总数为26 NA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6、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NO2,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NO2、NH4+之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上述历程的总反应可以为:2NH3+NO+NO22N2+3H2OC.X是HNO2,是还原产物D.[(NH4)(HNO2)]+是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7、对利用甲烷消除NO2污染进行研究,CH4+2NO2N2+CO2+2H2O。
在1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入0.50molCH4和1.2mol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组别温度n/mol时间/min010204050①T1n(CH4)0.500.350.250.100.10②T2n(CH4)0.500.300.18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别①中,0~20min内,NO2的降解速率为 0.0125 mol·Lˉ1·minˉ1B.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1<T2C.40min时,表格中T2对应的数据为0.18D.0~10min内,CH4的降解速率①>②8、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C.NaHX溶液中c(H+)>c(OH-)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9、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x mL,俯视时读数为y mL,若X>n>y,则所用的仪器可能为A.滴定管 B.量筒 C.容量瓶 D.以上均不对10、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实验 现象结论A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入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得的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B向足量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溶液变蓝还原性:I- > Fe2+C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液体FeCl2溶液部分变质D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了吸水性和脱水性A.A B.B C.C D.D11、已知在100 ℃、1.01×105 Pa下,1 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 H2O(g)分解为2 mol H与1 mol O时吸收930 kJ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 ΔH=-490 kJ·mol-1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 kJ12、运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分析,不合理的是A.从健康的角度考虑臭氧比氯气更适合作自来水的消毒剂B.在“新冠肺炎战疫”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熔喷布口罩,其主要生产原料聚丙烯是混合物C.“一带一路”是现代丝调之路。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水墨山水画不易褪色的原因是墨汁中的炭黑具有吸附性13、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A.Na2SO3晶体 B.乙醇 C.C6H6 D.Fe14、工业上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反应混合物均呈气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3OH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反应至10分钟,ʋ(CO) = 0.075 mol/L·min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15、化合物如图的分子式均为C7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M、N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W、M、N的一氯代物数目相等C.W、M、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 D.W、M、N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1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分子中含有1.9NA对共用电子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经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 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机物J是合成抗炎药洛索洛芬钠的关键中间体,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J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2)不用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B物质的原因是______3)根据流程中的信息,在反应⑥的条件下,CH2(COOC2H5)2与足量CH3CH2CH2I充分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结构简式为______4)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产物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I的同分异构体______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②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6)根据流程中的信息,写出以、CH3OH为有机原料合成的合成路线18、 “达芦那韦”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用药,化合物M是它的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1CHO 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反应②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2)物质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3)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F中有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4)请写出反应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5)物质N是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①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氨基,氨基与苯环直接相连;②能使溴水褪色;③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3∶2∶2∶1∶1。
6)设计由苯甲醇和CH3NH2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19、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1)打开K1关闭K2,可制取某些气体甲同学认为装置Ⅰ可用于制取H2、NH3、O2,但装置Ⅱ只能收集H2、NH3,不能收集O2其理由是_____乙同学认为在不改动装置Ⅱ仪器的前提下,对装置Ⅱ进行适当改进,也可收集O2你认为他的改进方法是_____2)打开K2关闭K1,能比较一些物质的性质丙同学设计实验比较氧化性:KClO3>Cl2>Br2在A中加浓盐酸后一段时间,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______;仪器D在该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在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丁同学用石灰石、醋酸、苯酚钠等药品设计了另一实验他的实验目的是_____3)实验室常用浓H2SO4与硝酸钠反应制取HNO3下列装置中最适合制取HNO3的是_____实验室里贮存浓硝酸的方法是_______a b c d 20、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化合价为+2价和+3价,其中CoC12易溶于水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取(CH3COO)2Co(乙酸钴)并验证其分解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Co2O3与盐酸反应制备CoC12•4H2O,其实验装置如下:①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②由烧瓶中的溶液制取干燥的CoC12•4H2O,还需经过的操作有蒸发浓缩、______、洗涤、干燥等2)乙同学利用甲同学制得的CoC12•4H2O在醋酸氛围中制得无水(CH3COO)2Co,并利用下列装置检验(CH3COO)2Co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产物已知PdC1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①装置E、F是用于检验CO和CO2的,其中盛放PdC12溶液的是装置______(填“E”或“F”)②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E、F、G中的试剂均足量,观察到I中氧化铜变红,J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K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③通氮气的作用是______④实验结束时,先熄灭D和I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关闭弹簧夹,其目的是______⑤若乙酸钴最终分解生成固态氧化物X、CO、CO2、C2H6,且n(X):n(CO):n(CO2):n(C2H6)=1:4:2:3(空气中的成分不参与反应),则乙酸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