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15篇) 医患沟通 1 医患沟通是现代医院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在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尤其在医患双方医疗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服务是医疗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尊重、沟通就是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制度可以缓解医患关系,增加医患间的信任、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增加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这次观看医患沟通的视频,我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首先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不可缺少的交流,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其次医方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到与疾病有关的全部信息,才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还可以减少不当医疗行为的发生例如患者体质上的特殊情况,只有患者自己最清楚,而有些特殊情况医务人员可能检查不出来如患者药物过敏情况,如果医务人员在询问病史时没有深入地了解,而使用了不应该使用的药物而发生了过敏反应,则会发生不当的医疗行为 同时由于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不平等性,医务人员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患者相对于医务人员来讲,缺少医学知识,主要是在医务人员的安排下接受治疗,解除自身的病痛,所以处于一定的`被动和服从地位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 当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应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同时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当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困难时,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患方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时,可以换一位知识层面高一点的患者家属沟通,让这位家属去说服其他家属 总之,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掌握沟通的艺术,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自信的环境同时对患者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应该耐心解释,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患沟通 2 1、排除外界干扰:在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必须专心专意地听患者讲话,排除所有来自外界的干扰,比如治疗室应该是封闭式的、预约安排的时间应该保留足够的余地、不接听、不接待访客、预先准备好与接待患者有关的所有资料和器械…… 2、集中注意力:在和患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和动作,要注视患者的眼神,不要有小动作。
3、多角度思考:有时患者说他想选择“便宜的治疗方案”,很有可能是一种博弈方式,并非其最后的决定;有的患者似乎对牙银疾病的预防并不热衷,医生也许可以从美容牙科的角度来改变他的观念 4、注意潜台词:很多医生在听患者讲话的时候,多有明显的.倾向性,即只听得进与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事实,忽略了他们讲话的中心意思、潜台词、牙科问题的优先排序等等而这些重要的线索往往是医生了解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中所不可或缺的 5、不轻易打断:我们在和患者对话时,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打断患者讲话或阻止他们继续讲下去有时候是原定的预约时间安排,有时候是怕自己的思路受到影响但更多的是不耐烦,嫌患者啰嗦这种种都表明我们还没有理解听的真谛,没有意识到听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与患者对话中要尽量做到“多听少讲”,尽量不要打断患者的讲话 6、把握沟通主题:不打断患者的讲话,不等于让患者主导讲话的进程医患沟通时整个医疗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患者也是医疗行为的重要参与者,但医生毕竟是医疗行为的主导者所以在和患者交谈过程中,我们有责任把患者引向和围绕与其疾病和需求相关的主题 医患沟通 3 1、内心要充分尊重患者 人生而平等,医护人员首先要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生命。
另外,也要尊重患者对疾病和诊疗的认识观点,即使这种认识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也不要强行要求患者去改变,而是要适当适时的进行引导、解释、建议,给患者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2、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患者是最了解自己病情的人,患者的倾诉是医生采集病情信息的`重要手段,而病情信息采集是否全面准确也直接关乎着诊疗的效果一个不能耐心听取患者诉说的医生,是无法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的,其疗效很难说是会好的 3、关注患者医疗费用开支 医生除了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外,还要十分关注患者可能承受的医疗费用开支,考虑患者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过度医疗”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徒增医疗资源耗费 4、客观如实反映治疗效果 人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迄今还有许多疾病难以攻克,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医生应向患者客观如实地反映当前的治疗现状,避免夸大自己的诊疗效果,所谓“神医”是不存在的 5、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 不少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的困扰,心理精神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要多一些安慰、疏导,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必要时,多和家属沟通,取得理解和帮助。
6、应用通俗易懂语言 医生要注意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尽可能避免使用患者不懂的专业术语,讲解病情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医患沟通 4 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以医疗为中心,以维护患者健康为目的医患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医生以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帮助患者摆脱疾病、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医患关系还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一切医疗过程和医患交往过程都要作用于患者,并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目的听了韩晶教授的讲座,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关于医患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首先要有合适的言谈举止,在跟病人交谈时应吐词清晰,语调亲切,用语文明,倾听认真,谈吐高雅,热情耐心在诊室就坐应端庄大方,站立仪态高雅,行走稳健轻盈;病人来时有迎声,走时有送声,应该站立迎送多使用礼貌用语,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做到在接诊每一位病人时主动问候,微笑服务,用规范的仪表、言谈、行为进行沟通 要注意我们最初和病人接触时候的神情,每个人在别人心里总是会有第一印象,决定性的7秒钟就是最初接触的那一刻,可以让认识你的人马上做出反应病人来医院是抱着期盼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是带着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此时来到医生面前最希望看到的是适度的热情迎接,自然轻松的真诚神情,最忌讳医生对病人的全身打量表情淡漠或者是蔑视的神情,此时应该多一些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关心和问候,以及一些对病人的关注,给病人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让病人在与你接触的`一瞬间对你产生信任和好感,我们应该时刻想着:病人也是充满感情的人物,对于最初诊断的病人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也许这个病人下次再来医院复诊时还是会找到你,因为你上次给予了他一份安全。
要学会微笑,嘴角上扬是全世界最美的弧度,可见,医疗服务中的微笑是一种多么积极的态度,它源于医务者健康积极的心态,源于医者认真负责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笑容可以照亮所有见到他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微笑的魅力可见一斑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同时还可以保障医疗管理,为医院带来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点微笑的面容,一丝关注的神情,几句问候的话语,会让一切工作变得自然和顺畅 医患沟通 5 医患沟通原则 1.换位原则 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应该尽量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应该避免只把自己认为重要或有必要的信息,达给患者及其家属在进行沟通之前,不妨先站在患者一方的立场去思考 2.真诚原则 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医务人员在沟通时所表现的态度医务人员的谈吐、口才等沟通的技巧,固然关系着医务人员的理念是否能充分表达,然而医务人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否真诚地关心患者,对于接受沟通的另一方更具有影响力 3.详尽原则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要把医疗行为的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医疗措施的局限性、疾病转归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等等,详细地告诉患者及其家属。
告知的内容要尽量详尽,把可能告知的内容都要详细告知给患者及其家属 4.医方主动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行为的主动实施者,是医患关系中的主角,积极的医务行为会营造积极的医患关系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摒弃“求我看病”、“医院不愁没病人”的心理,实现由“恩赐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换 医患沟通技巧 1.倾听 医生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述,并有所反应,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嗯、嗯”声,或简单地插一句“我听清楚了”等等总之,医生不要干扰病人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尤其不可唐突地打断病人的谈话 2.接受 医生要无条件的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也就是说,医生要努力营造一种气氛,使病人感到自在和安全,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3.肯定 医生要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医生必须承认,时至今日,医学对病人的多种奇异的感受仍然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和说明至于病人的想法,即使明显地是病态的,也不可采取否定态度,更不要与病人争论 4.澄清 澄清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实际经过,以及事件整个过程中病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尤其是病人感到受了刺激的事,澄清十分必要,否则,就很难有真正的沟通。
5.善于提问 尽可能不按教科书的检查表和病史采取格式化的固定顺序提问,尤其要避免连珠炮式的“审问”方式提问大体上有两种:“封闭式”和“开放式” “封闭式”提问只允许病人回答“是”或“否”,或者在两三个答案中选一个这样的提问容易使病人陷入“受审”地位而感到不自在 “开放式”提问使病人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可能,这既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独立自主精神的尊重,也为全面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6.重构 把病人说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但不改变病人说话的意图和目的 7.代述 有些想法和感受病人不好意思说出来,至少不便明说,然而憋在心里却是一种不快对此,医生可以代述这当然要求医生有足够的敏感(所谓善解人意),揣摩出弦外之音 8.对焦 这是一种多少带有心理治疗专门性的技术病人的心里可能有多个问题,医生一般应该选择一个作为“焦点”选择什么问题作焦点,要求医生对病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也许要进行一番思考 医患沟通 6 和病人打交道近三十年,几乎各种脾气秉性的人都接触过,也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了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收获了一些心得,愿意和大家分享、交流 首先,站在患者或家属面前的医护人员,应该是不卑不亢、言行谨慎的。
此时的我们,就是权威,必要的庄重和严谨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是值得尊重和信赖的,从而产生更好的医从性,使诊治过程顺畅和谐反之,如果一个医护人员在病患面前过于随意、谦卑,往往会让对方怀疑我们的执业水准或敬业精神,容易对我们的医疗行为产生质疑,造成医患之间的矛盾当然,所谓的不卑不亢,不是表现出居高临下,冷酷无情的距离感,而是建立在对病患尊重、关怀的基础上,是具有亲和力的 其次,我们的诚恳,要让对方看得见我们的医护人员,都经过了数年的专业教育、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且有各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工作中应该可以做到精准无误的,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医患矛盾呢!?根源其实就是态度问题我们的诚恳,一定要让他看得见,感知到,他才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