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万里一线牵》教学设计

工****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02KB
约12页
文档ID:593849905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万里一线牵》教学设计_第1页
1/12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万里一线牵》教学设计 磨课心得   通过磨课,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做到准确定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最开始到现在的教学设计,内容修改了多次,走了很多弯路回头看看,都源于自己对单元目标和本课目标的模糊,缺乏主题单元教学的意识,就容易把单元内的几课内容上混淆最后,在自己对教材的反复理解下,才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通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知道现代通信方式及特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树立主题单元教学意识,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学情分析  对于现代通信方式,小学生使用的已经很广泛了,但是小学生真正运用现代通信方式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不足、缺乏体验,对本知识点的了解很少因此,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利用课程资源,使教学与学生生活贴得更近,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现代通信的迅猛发展,以及给生活带来的无限便捷,体验通信愉悦,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合理运用通信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当下和未来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通信的种类和方式  2.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  3.感受现代通信的迅猛发展,以及给生活带来的无限便捷,体验通信愉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现代社会通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难点:了解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学会正确选择通信方式  教具准备  通信方式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播放视频)这是主席与宇航员天地对话的视频虽然,宇航员在遥远的太空,与地面的主席天各一方,但是,现代技术却依然能让他们方便地通话真可谓是万里一线牵板书课题:万里一线牵)  像天地对话这样,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就是“通信”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看主席与宇航员天地对话的视频,让学生深切体验现代通信的神通广大,激发学生对通信的探究兴趣)】  二、联系生活认识通信  刚才我们很兴地看到了天地对话场面,但有位李红同学,她却在为一件事苦恼  1.出示情境题:李红的爸爸在外地工作,眼看就要过生日了,李红可以用什么方式给爸爸送上祝福呢?请同学们帮他想想办法  全班交流,预设:  可以给爸爸写一封信师:是啊,亲笔书写的信,会让爸爸感觉情意绵绵  可以发电子邮件因为电子邮件方便快捷  可以用打一个给爸爸  可以用给爸爸送上祝福  可以用跟爸爸通话,给爸爸送上祝福。

可以随时随地的与爸爸沟通  ……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这些方法虽然不同,但都帮助李红  把祝福送给了爸爸  2.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中,通信联系着千家万户,你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通信方式吗?(贴板书:打、发短信、、网上交流、发电子邮件、寄包裹、寄信、明信片、特快专递)  3.说说“我与通信”体验最深刻的一件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我与通信”体验最深刻的一件事,既激发了学生享受现代通信的愉悦之情和会用现代通信的自豪之情,又使学生感悟到现代通信应因人、因时、因地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模拟情境尝试选择,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使学生的通信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4.深入学习,现代通信方式的种类:  (1)了解信件的传递途径出示:一封信  师:如果选择写信给李红的爸爸,你知道这封信是怎么到爸爸的手里吗?  师:(课件出示信件的传递线路图)我们邮寄的信函、包裹,通过火车、飞机、邮递员等看得见的“信使”,到达亲朋好友的手中,通过这种看得见的信使传递信息就是“邮政通信”师贴邮政通信图)  (2)了解的传递途径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打,是不是也是请邮递员把话送到爸爸哪的?那它又是怎么传送的。

  学生尝试说  师:像网络这样通过电波、光波等看不见的信使传递信息,就是“电信通信”师贴电信通信图)  (3)分析归类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帮这些通信方式分分类请一名学生上台分类,师相机点拨  师小结:电信和邮政这两大通信方式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它们虽然传递的方式不同,但是目的却相同,都是把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正所谓:通信连着你我他  5.了解特点,选择通信  下面,让们一起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下面所描述的是哪一种通信方式?  可以随时随地通话,还可以发短信打移动)  邮寄又快又保险,可是价格贵一些寄特快专递)  邮寄安全可靠,价格便宜,可是时间长一点寄挂号信)  又快又便宜,文字、图像都可以传递,可是保密性差一点  发送信件即刻就可以在网上收到,快捷、方便发电子邮件)  看到同学们对现代通信方式这么了解,徐老师想请大家当她去新疆旅游的通信小顾问看看谁是通信小行家  情景1:出发前,我想请朋友提前帮我预订酒店,并且到火车站来接我我怎么通知她呢?  情景2:一路上,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火车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向他们汇报一下  情景3:旅途中,我用相机拍摄了许多照片,晚上回到酒店,想发给家人分享。

  情景4:旅途快结束了,我买了不少土特产,携带这么多东西很不方便,我该怎么把这些土特产带回家呢?  情景5:我一回到家,不仅收到了特产,还收到了女儿大学入取通知书你知道通知书是用什么通信方式送来的吗?  学生表演情景5请学生表演展示  教师评价:同学们真棒!能熟练的运用现代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我与通信”体验最深刻的一件事,既激发了学生享受现代通信的愉悦之情和会用现代通信的自豪之情,又使学生感悟到现代通信应因人、因时、因地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模拟情境尝试选择,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使学生的通信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三、了解历史上的通信  1.教师引导:可是,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些通讯方式吗?让我们一起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古代人信息传递播放视频)  孩子们,点起烽火,燃起燃烟,是我们祖先在当时的社会,所创造的最为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课前,孩子们也收集了一些古代通信方式,请各组的代表上来汇报  生1:邮驿传信:古人在邮驿大道上每隔一段路就设立一个驿站,并备有马匹和驿夫,遇到紧急通知情况,只能马不停蹄地传递信息  生2:飞鸽传信:古时人们也用信鸽传递消息,将信件包好,系在信鸽子的脚上传递给对方。

  师:我们的古人,真是很聪明,他们利用鸽子能飞翔,能辨别方向的特点传递信息  生3:风筝通信  生4:马拉松传递  3.教师小结:古代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不可思议,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能利用人力、畜力、声音、火光等方式实现沟通,真的非常了不起但这些通信方式仍无法满足人们需求让我们通过“阅读角”一起来感受一下  4.学生朗读“阅读角”的两篇小短文《日夜兼程也嫌迟》《古代报火警有多难》  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听两则小故事  5.引导学生交流:  (1)叛乱的消息唐玄宗应该要第一时间知道,如果在今天可以用什么方式让唐玄宗得到消息?古代通信难在哪里?  (2)你觉得古代的人报火警难在哪里?  宋代的诗人陆游曾在他的作品《渔家傲》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课件:(古诗《渔家傲》)  指名朗读  师:这首诗里最能反映当时信息传递的是哪句话?  师小结:这一封信从寄出到回信,需要多长的时间呀?我们现在寄一封信会到明年才收到吗?  师适时小结:  烽火狼烟:一旦有军情就点燃一个一个烽火台上的狼粪,用烟和火来传递信息可是,它的速度有点?板贴:速度慢  飞鸽传书:鸽子有时会因为下雨而迷失方向,导致信件无法按时的送到。

所以说,这种通信方式?板贴:安全性低古人还会借助哪种动物帮助自己传递信息呢?  驿马传信:板贴:驿马传信由专人驾驶快马帮助人们通信,确实比飞鸽传书要可靠得多,但比较耗费?人力、物力  而我们现在的通信则是速度快,安全性高,耗费低  【设计意图:通过古、今的通信对比,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现代通信的迅猛发展,以及给生活带来的无限便捷,从而让学生从心底里滋生对现代通信的喜爱,对现代生活的热爱  四、展望未来课堂总结  同学们,是什么让通信有了这样的发展呢?是呀,是科技的发展,是一代代人的努力使行我们拥有现代发达的通信你想对通信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说什么呢?希望同学们长大后,沿着前人的脚步,断续为通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我们来畅想一下未来会有哪些通信方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其他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和我继续交流,这是老师的联系方式(课件出示联系方式),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和老师联系  师:(点击相关的联系方式:号码、号码、电子信箱、家庭住址等)好!这是王老师的联系方式我期待着和大家的通信之约!  现场作别约通信  师: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就要结束了,课后如果在通信时间中遇到了问题或者有了其他感兴趣的通信问题,可以和我继续交流,除了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我们还可以用——通信的方式,这是老师的联系方式,(课件出示联系方式),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和联系和老师联系,让我们用通信叫起沟通的桥梁吧!(出示电子名片)  【设计意图】: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环节设计立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自身资源力争为教学服务。

独具匠心地利用“现场作别”这一方式,再次引导学生根据情感需要,以通信为媒介,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在课的尾声进一步激发师生间的情感,让学生在掌握和感悟现代通信的便捷的同时深化情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图构建一个生活化、活动化、开放化的品德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体现主题单元教学意识  我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有很大的弹性空间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灵活的再创造围绕本单元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板块:“引出通信”“了解通信”“选择通信”“古代通信”  课前,我根据教学的需要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前调查活动:了解现代通信方式有哪些?了解家人常用的通信方式及具体的通信事例这个调查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们对所关注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进一步关注现代通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面对自己熟悉的生活,言之有物  二、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还学生一个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  课前布置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通信方式,并通过谈谈“你和家人  曾用过哪些通信方式,给你们带来哪些方便?”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调查的生活信息,教师与学生一道谈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通信事例、故事,学生在饶有兴趣的交谈中认识到了一些通信方式的独有特点,这也为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奠定了基础。

这些来源于孩子们家庭的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也让学生充分了解了通信方便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  三、构建活动化的品德课堂,还学生一个体验成长的活动舞台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  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通信方式是用不同的信使来传递的,不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区分,而是设计了“给不同的通信方式找到自己的家”环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动起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