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现有林改培作业设计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现有林改培作业设计设计说明(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现有林改培作业设计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现有林改培作业设计设计说明第一章 总论1.1工程名称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植物生态修复工程。1.2建设单位1.3建设内容和规模工程建设内容为现有林改培(及改造低质低效林),总规模为1700亩。1.4建设地点1.5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85.16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69.49万元,占总投资的81.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58万元,占总投资的13.6%;预备费4.08万元,占总投资的4.8%。1.6资金来源工程总投资85.16万元,其中40资金为业主自筹,另一部分60由中央预算资金拨款。ii第二章
2、 工程区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2.2自然地理概况忠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2020年,全县平均气温为18.1,接近常年(18.0); 年极端最高气温39.6(8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2.5(12月22日);年降水量1402.6毫米,较常年(1199.4毫米)偏多17.0%,大雨开始期在3月下旬,较常年偏早16天;年降水日数169天,与常年相比偏少29天;年日照时数1016.0小时,较常年(1204.7小时)偏少15.7%。2020年,忠县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暴雨:全县出现7次区域暴雨过程,其中,“72”为年内最强区域暴雨过程。高温:2020年全县35高温日数29天,较常年同期(30.3天
3、)偏少1.3天;极端最高气温39.6(8月29日);年内高温开始期较早,阶段性高温集中在7月24日至8月31日。气象干旱:全县出现气象干旱过程1次,强度为重度,时间为7月27日至9月10日。连阴雨:全县出现3段区域连阴雨过程,分别为1月18日至26日、10月1日至6日、11月21日至28日。强降温:全县出现特强降温1次,出现在3月26日至29日,过程最大降温幅度为13.1。汝溪镇地处忠县北部,东邻野鹤镇,南接涂井乡,西连金声乡,北靠万州石安镇,距忠县政府驻地22千米,1区域总面积95平方千米。坡度等级有斜坡、陡坡急坡和险坡,以险坡为主。工程区土壤多为黄壤、黄棕壤等。其中尤以黄壤面积最大,成土母
4、质多为石灰岩,土壤总体较为瘠薄,土层厚度一般在20-45厘米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情况。汝溪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汝溪河,从梁平县盘龙洞至双河口,流经境内团堡、白庙、锁口、镇江、溪沟,长12千米,流域面积0.96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七树河、龙湾河、溪沟河等。2.3交通状况汝溪镇有S103省道过境,境内长20千米,双向车道,通往野鹤、黄金。2011年末,汝溪镇有县乡(镇)级公路3条,总长26千米。2.4作业区劳动力情况作业区附近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老弱妇孺,劳动力略显不足,本项目建议由项目业主聘请专业作业队伍进行施工,以保障有足够的劳动力完成项目施工。第
5、三章 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及依据3.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把重庆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为目标,坚持把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和效益“三增长”作为主要任务,把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作为根本宗旨,以综合经营利用为主要手段,通过集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改善林分质量,建设巫溪县国家储备林基地,切实增强木材自给能力和基地综合利用水平,维护全市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3.2设计原则3.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各项林分因子的调查、林地的区划、方法的选用、措施的选择均要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标准、规程、规
6、定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灵活运用。3.2.2 相对集中,因地施策根据项目区自然地理条件,对涉及地块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森林资源现状采取合适的方法选择培育措施,不搞“一刀切”。为便于经营管理和工程实施,尽量做到实施地块的相对集中连片。3.2.3 深入实际,保障实施对全部作业设计地块必须逐一实地调查,严禁“闭门造车”。重点核实林地地类、林分起源、林种、森林类别、优势树种等,确保所设计地块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将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林地类别纳入设计范围;避免将危、陡坡林地纳入设计范畴,造成无法施工。3.2.4 适地适树,注重实效在补植树种的选择上,参照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既要遵从林分的培育目标,又要
7、坚持适地适树,选择一批符合规程规定、符合当地实际且能发挥一定效益的树种进行种植,以期达到实际成效。3.2.5 优化结构,综合提升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现有林改培,首先清除枯死树、病老树和生长不良的树木,改善作业小班的林分卫生状况。然后通过补植阔叶树种和其他造林树种,使林分逐渐转变成为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林,达到既优化林分结构、又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的目的。使林分既在木材储备功能上发挥重大作用,也使林分更加显现在生态功能方面的综合效益,同时为后期林地综合利用开好局,打下坚实基础。3.3设计依据3.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
8、(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修订);(4)森林防火条例(2008年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7年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2021年3月)。3.3.2技术规范(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2)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3)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23);(4)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17);(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6)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LY/T 2787-2017);(7)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导则(L
9、Y/T2118-2013);(8)马尾松抚育经营技术规程(LY/T 26972016);(9)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10)西南西北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LY/T1174-95);(11)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LY/T 2908-2017);(12)重庆市森林抚育技术实施细则(试行)(渝林造201714号);(13)重庆市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渝林资202026号);(14)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经营技术导则(重庆 2021);(15)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2019 年修订版)。3.3.3其他(1)工程区最新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2)忠县专项调查数据(3)工程区
10、历年营造林资料;(4)忠县国储林收储范围。第四章 小班区划与调查4.1作业区确定以林业局提供的国家储备林收储范围和忠县2020年森林资源一张图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巫溪县专项调查成果数据,根据突出重点、规模推进、集中连片原则确定踏查范围。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根据森林抚育规程和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合理确定现有林改培作业区,选择符合现有林改培条件的地块开展现有林改培设计外业调查。4.2小班区划区划系统采用乡镇村作业小班三级区划。小班区划以经营主体为单位,依据不同树种、林分状况、经营水平、立地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区划。作业小班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按照森林抚育的要求,区划作业小班面
11、积宜小于300.0亩。4.3现状调查4.3.1调查内容(1) 作业小班因子调查内容:优势树种及树种组成、林分起源、森林类别、林种、郁闭度、年龄(龄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株数、森林健康及灾害情况、地形地貌、海拔、坡度、坡位、坡向、土壤类型、土层厚度、需保护对象等现状因子以及确定改培类型、培育方式、采伐强度及割灌强度等。(2)样地调查内容:对胸径5厘米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测定胸径(1.3米处),按树种分别记载。在每木检尺同时,对每株检尺木进行林木分类,并确定采伐木,在调查表中分别记载。林木分类划分为目标树(属于目的树种,树冠发育正常,生长旺盛,干形良好,价值较高,为长期保留达到目标直径
12、才能采伐的树木,经营活动围绕目标树进行)、辅助树(能够促进目标树自然整枝,或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或对林地土壤具有保护与改良作用,或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林木)、干扰树(妨碍目标树生长,或显著影响林分卫生条件,或对林下幼树幼苗生长具有严重影响的林木)、其他树(对目标树生长和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无利害关系的林木个体,或林分中除目标树、辅助树、干扰树以外的林木)。4.3.2调查方法小班调查采取外业对坡调绘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坡调绘主要调查小班边界及面积,样地主要调查小班林分因子。样地调查根据作业小班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典型或机械布设样地,每个小班的样地面积一般不小于小班面积的
13、1%。其中,样地面积1亩的小班,样地按照1亩进行调查;样地面积1亩的小班,样地按照不小于小班面积的1%进行调查。样地林分要能代表作业小班林分的平均水平。对样地内的胸径5厘米的林木,实测胸径和树高,记录小班优势树种或目的树种更新情况、健康状况、下木资源状况等,并对检尺木按目标树、辅助树、干扰树和其他树进行分类。本次调查共布设样地136个,样地面积共125.0亩。4.3.3调查结果(1)立地条件现状根据调查,工程区现有林改培总面积10000.0亩,坡度大部分在26度以上。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土层厚度30-60厘米,海拔845至1810米,立地条件一般。(2)交通及水源条件现状交通现状:
14、工程区约有57.4%的小班紧邻现有公路(100米范围内),交通较为便利;约有22.1%的小班距离公路不远(100米至500米),且有一些人行小路通往小班内,交通条件一般;约有20.5%的小班离公路较远(500米以上),交通条件差。水源现状:汝溪镇水源状况良好,拥有多个水源地,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3)林分现状工程区内林地起源均为人工林,森林类别为商品林和地方公益林(商品林2945.3亩,地方公益林7054.7亩),优势树种主要为马尾松、栎类、柳杉、落叶松、油松、杉木、化香等,龄组为中龄林和近熟林(中龄林8828.2亩,近熟林1171.8亩)。郁闭度在0.50-0.85之间,每亩株数在45
15、-187株之间,每亩蓄积量在3.0-30.5立方米之间。小班内由于多年未进行抚育,林下灌木杂草较多,林分卫生条件较差,天然更新能力较差。根据样地调查结果计算,作业区有检尺木923389株(其中目标树719034株,辅助树2482株,干扰树201873株),林木总蓄积量64253.3立方米(其中目标树56792.0立方米,辅助树277.5立方米,干扰树7183.8立方米)404.4立地类型划分4.4.1划分原则(1)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原则。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现代林业以生态学为基础已被人们共识,只有把立地分类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才可能认识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效益。(2)动态与稳定相结合的原则。组成立地单元的立地条件随着时间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有其演化和演替规律。但某一个阶段也是相对稳定的,只有掌握动态与稳定的辩证统一规律,才能对立地分类有本质的认识。(3)主导因素原则。在众多的自然因素中,综合分析确定各级立地单元的主导因素,用主导因素进行各级分类。(4)自然性与适用性原则。立地分类以相对稳定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立地分类应适用于生产经营水平的需要,分类因